专栏名称: 花儿街参考
这里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2 天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2 天前  
李楠或kkk  ·  其实,既然说 ai ... ·  3 天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  3 天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  3 天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3 天前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街参考

这么热的天,写篇军大衣的文章不过分吧

花儿街参考  · 公众号  ·  · 2024-08-06 18:00

正文

花儿街 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无论是朋友圈里意见夺么分裂的人,最近的日子里,大家对一件事的意见都是非常统一的,那就是,天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热了。


在这37度的高温下,我决定讲一个我记忆中最冷峻的存在,为大家降降温,那就是,军大衣。


妹有开玩笑。众所周知(不知道现在也知道了),我是一个东北人。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如何判断天气已经冷到极限了?


你不能从街面上穿貂裘的人判断,决定他们是否穿上貂裘的,不是天气的寒冷,而是他们想让大家知道他们有貂裘的火热的心。



但是,当街面上骑着车的打工人,齐齐地穿上军大衣,猫在家里靠着暖气片看窗外的孩子就知道,凛冬来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军大衣不是谁都有资格穿的。那时大家默认的规则,只有学校里学习最不好、打架最出众的坏孩子(二者缺一不可),才有殊荣穿一件军大衣在校园里横晃,带着一身的冷峻。同学们传说,他们的军大衣袖子里,藏着铁棍、菜刀,乃至青龙偃月刀。


那时候,我朴素的人生信条就是,千万不要惹穿军大衣的。连门口穿军大衣卖烤地瓜的大叔,疑似在秤上做了手脚,我都从来不敢吭声。


许多年后,我本以为这军大衣笼罩下的童年阴影已经离我远去了,直到有一天,我在短视频里刷到,当代的大学生成群结队地穿着绿色军大衣去上课的视频。那一刻,我瞬间对这个群体,萌生起了一丝敬畏+一丝恐惧。



我本来还怀疑这是摆拍的视频,直到东北老家亲戚告诉我,他家上大学的孩子给家里打电话,张嘴就问:“爸,我爷当年退伍带回来那件军大衣还找得到不?找不到了我就上拼多多买一件。”


童年阴影驱动着我,在拼多多上随手搜了一下,一家卖军大衣的商家“暖暖冬服饰”,粗看平平无奇,细看日销近2000单。


这家店的发货地河北藁城,是多年的军大衣产业带,店里卖得最好的,就是七十年代那种厚重的夹棉军大衣,有黑色灰色军绿色,最热卖的是军绿色。


在评价里热情晒单的,几乎清一色的大学生。



有的穿着军大衣骑摩托车耍酷,有的全宿舍穿着军大衣在校园合影,有的结伴穿着军大衣出去旅游,配个复古风滤镜,一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即视感。


在评价里晒聊天截图的,都是告诉大家下单之前要跟商家对暗号,以及来反馈对暗号真的有用的。


你发一句“不是羽绒服穿不起”,商家回一句“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附赠一个5元优惠券,你领取之后,商家就会说“公主/王子请下单”。


在评价里晒图问“潮不潮?”的,商家还会特别捧场地回:“真潮👍🏻”。


我很难体会,当代大学生买爆军大衣的心情是怎样的,但我能想象,拼多多上这个军大衣商家,一边线下哐哐打包,一边线上咔咔回复,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


甚至,因为最土的绿色军大衣卖得最好,评价里的大学生也说绿色才够土,一个宿舍全绿更土。这个商家还捎带地卖上了绿色雷锋帽、绿色毛巾被、绿色军训枕……


从前年冬天到今年夏天,从军大衣到军训毛巾被,拼多多上那个军大衣商家的总销量,已经100万+单了。



一个原本只属于严寒的生意,稳稳地穿越了四季。


我猜,这个商家自己从未想过,这些个过时老土的地方特产,也能乘着时尚轮回的东风,变成年轻人的心头好。


军大衣的命运,让我想到一条最近时不时冒出来一下的新闻——此前叮叮咣咣裁员的大厂们,又悄没声儿地往回淘35+的员工。理由就像大家今天又重新选择军大衣般分外实在——还是35+的人,好用、耐造。


做人啊,如果能做成一个军大衣般温暖朴实好用的人,就有理由相信叶答应的话——你的福气在后头。


你看,叶答应自己,也一直穿着超薄款的,军大衣。




2



军大衣的命运,并不是孤例。


如果你在35岁遭遇公司友好/不友好分手,退役年龄却在遥远的65岁,那请你坐稳了,这30年的人生,还有大把翻红的希望。


没逗你。只要认真观察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超长服役,一条通往翻红的必由之路。


此刻,你小学二年级玩剩下的小东西,已然成了当今互联网的顶流。


在外国的社交网站上,一个插着莲花蜡烛的生日蛋糕,已经超越了作为生日礼物的路易威登,成了新晋流量密码。



花瓣绽开的一刹那,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张大了嘴,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喊出了wow~


莲花蜡烛的东方魔法,统一了西方人的表情管理,也统一了看视频的中国人的心情:


一边嘴上笑这些歪果仁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边心里暗爽那些稀奇古怪的中国民间土特产又给世界带来了亿点点震撼。


斗转星移啊斗转星移,你在千禧年代之后就嫌弃的义乌小商品,如今已一跃成为了老外社交场的C位扛把子。


会唱歌的莲花蜡烛,本来是几近淘汰的夕阳商品,现在成了外网生日趴主角,还衍生出了一系列二创版本,LED版、奥特曼版、彩色火焰版……


彩色玻璃弹珠,本来是80后90后的童年过气小玩具,现在成了国外潮玩,甚至有人搭建了专业场景,拍摄玻璃弹珠的“越野拉力赛”。



当然,土特产翻红之后,身价也连连翻倍了。这些国内卖不了五块的小玩意儿,如今在海外五刀都买不到。


14.95美元一个的莲花蜡烛,折合人民币108元;14.99美元30颗的彩色玻璃弹珠,折合人民币109元。


即使溢价十几 倍,也阻挡不了人们买爆的热情,每条关于这些中国土味小玩意儿的视频里,每个人喜爱沉醉的表情都明明白白地写着:


快看这个小玩意儿,真的好~city~啊~



3



那么,面对可能出现的翻红,除了坐等,除了把自己变成军大衣那样踏实耐造的存在,还能干点儿啥?


答:还可以原地重塑自我,再创辉煌。


不信你去看,那些产自二狗翠花村里的土特产,只是原地重塑,就顺着拼多多的网线,成了大城市的黛西杰克最爱回购的时尚单品。


比如“禁止蕉绿”。


这是一种芭蕉,也是最近打工人的养成系工位绿植兼上班搭子。你可以在一根蕉上许愿早点下班,在另一根蕉上备忘几点抢票,每天给它浇水就像在洗涤自己灵魂,每天看着果实慢慢变黄,熟一根吃一根,感觉就像吃掉了“焦虑”。



事实上,这种产自广西南宁的芭蕉,因为易腐、不易催熟的特性,以前很少有人会通过电商购买,原本属于是“烂在地里都没人要”的土特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