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诺亚配置策略研究
诺亚研究工作是诺亚集团的核心专业版块,以研究引领投资,为集团的产品研发、筛选、风控等环节保驾护航;研究范围覆盖国内外宏观策略、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类固定收益、房地产等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诺亚配置策略研究

如何促销费? “特朗普交易”将如何演绎?

诺亚配置策略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0-30 16:19

正文

欢迎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并 设为星标★ 。文末多多点击“在看”,我们就会经常出现你的订阅列表里了,谢谢。


近期宏观政策加大了对消费的关注,如何促消费?关键因素是什么?10年美债利率于10月29日盘中击破4.3%的关口,意味着特朗普交易的再度升温,年内美元资产怎么看?特朗普在总统大选中已呈现出一定优势,如果特朗普再度当选,大类资产走势将如何?我们来了解一下各家券商对以上问题的解读和看法。



01

方正证券:促消费政策要抓住“牛鼻子”



近期宏观政策加大了对消费的关注,我们认为促消费需要抓住“牛鼻子”,青年消费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 2020年前,青年家庭消费增速是整体消费的1.4倍,贡献了近六成的消费增长,是中国消费的“领头羊”;2020年后,“领头羊”减速,青年消费增速下降的幅度比其他群体更大(30岁以下家庭消费预期指数比高点下降6.6%,41-50岁家庭下降4.7%),使得整体消费难以维持此前增速。青年消费减速源于就业压力,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教育水平,而随着结构转型完成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创造更多知识密集型就业岗位,青年就业和消费未来都有望改善。
2020年前青年群体是消费的“领头羊”,贡献了近六成的消费增长。 从微观消费倾向来看,青年家庭更高。根据CFPS2020数据,18-34岁的青年家庭消费倾向为69%,而35-59岁家庭为64.4%。从宏观层面来看,2013-201年,中国家庭消费的复合增速是8.7%,其中20-40岁青年家庭消费的复合增速是12%,是整体增速的1.4倍左右。假设家庭结构在此期间维持稳定,可以计算出青年家庭对2013-2019年的消费增长的贡献是55%左右。
但2021年后,青年消费明显减速。 西南财大《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2024Q1》基于对近2万名消费者的线上调查,发现在2020年以来消费预期增速下行的过程中,青年消费增速下降的幅度要大于中年群体。具体而言2024年一季度,30岁以下的青年家庭消费预期指数相比高点下降了6.6%而41-50岁家庭的消费预期指数只下降了4.7%。
青年消费减速更多,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青年就业压力更大。 2020年之前,我国青年失业率是整体失业率的2.2倍左右,低于欧盟和韩国,与美国接近。2020年之后,我国青年失业率攀升至整体失业率的3倍,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而青年就业压力加大,既有经济的因素,但也不能忽视结构错配的影响 ,即:高等教育普及率在提高,但知识密集型行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增速可能在下降。
2020年之前的十年,高等教育普及率从30%提升到60%,同时信息技术、金融、教育等5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经济增速是所有行业中最快的。 经济结构转型使得就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可能,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岗位需求大幅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相适应。2010-202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及以下的行业,16-24岁青年就业人数减少了1991万;平均受教育12年以上的行业,青年就业增加了410万。
2020年之后,教育水平仍然在提高,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经济增速在下降。 高等教育普及率在2020年突破60%后,2023年已经达到65.8%。但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在受到疫情冲击后,修复速度慢于其他行业。按照前三季度累计增速来看,2020-2024年工业的复合增速为5.1%,是2020年前(5.7%的九成左右;而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高的服务业,复合增速约为4.7%,降至2020年前(8.1%)的六成左右。部分知识密集度更高的行业,如金融业增速是2020年前的65%、信息技术行业是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53%。
相比于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在2020年后明显下降。 2020年之前,上海第三产业长期占到用工需求的90%左右,但是2020-202年快速下降到80%左右。另一个指标是PMI的从业人员指数,在2020年之前,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平均比制造业高0.76个点;2020年之后,转变为服务业比制造业低1.6个点。而按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2020年制造业是10.3年,14个服务业平均是1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新增岗位的能力可能低于制造业。
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而经济和就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结构错配加大青年就业压力,即高学历人群就业压力更大。 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9年16-24岁失业人员中,高等教育群体占61.8(失业占比与就业占比基本匹配),到2022年,这一比例增长至76.4%。相比之下,青年失业人员中,中学学历的比重从37.2%降至22.9%。

因此,提振青年消费需求可能是促消费最有效的办法,而青年消费和就业的破解之道在于创造更多知识密集型的就业岗位。 青年消费减速源于就业压力,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教育水平。 一方面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完成,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创造更多知识密集型就业岗位,青年就业和消费未来都有望改善; 另一方面 ,在面临转型阵痛的当下,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创造更多知识密集型就业岗位。




02

国泰君安:美债徘徊4.3%,年内美元资产怎么看?



10年美债利率昨日(10.29)盘中击破4.3%的关口,意味着特朗普交易的再度升温。从9月中美联储议息以来,美国10年国债利率超预期扶摇直上,一方面反映出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再度“错判”;另一方面也表明特朗普的选情仍然在不断升温——特朗普交易意味着高通胀、高利率以及强美元。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特朗普交易在大选结果出炉前仍将保持热度;如果特朗普当选,那么市场也会根据其言论来判断美元利率和汇率的下一步走势。而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那么中国的财政刺激规模可能会保持较大的灵活性,这指向通胀预期大概率会升温。因此,美元汇率和利率在这样的交易背景下就显得易上难下。对于美债而言,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季节性因素,由于年底将至,buyside 会考虑在年底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这在过去数年表现得也较为明显。


对于美股而言,特朗普交易似乎意味着明天会更好。 但伴随着10年国债利率上行,股票市场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眼下,10年美债利率再度徘徊在4.3%关口,到目前为止,美股的表现尚可,在科技股带动下,主要指数几乎都在历史高位附近徘徊。但留给市场的问题是,如果特朗普交易随着特朗普当选而持续升温,10年美债利率是否会再度上行,并最终威胁美股的走势?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厘清宏观因素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从今年整体 的美股和美债走势看,去年一度出现的股债跷跷板,在今年并未简单重演。美股在4月份美债利率上升过快时出现了较大幅度调整,这也表明 美债利率在一个阈值之下,股票市场对宏观因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免疫效应。 只有当利率大幅上行并反映中期通胀预期变化时,股票市场才会接受其负面信号。


因此, 短期而言,大选并不是美股的决定性因素,而大选之后市场是否继续持续交易“再通胀”,并带来长期利率的上升,才是美股在年内面临的最大考验之一。 如果哈里斯爆冷当选,那么美债利率和美元汇率大概率会出现回调,这看似对美股是好的消息,但如果没有特朗普财政刺激和特朗普冲击带来的中国经济正循环,美股反而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从这些因素而言,年底前美股仍然会面临一次重要的压力测试。




03

华西证券:大选前后,“特朗普交易”将如何演绎




当前美国大选的竞选态势分析


特朗普在总统大选中已呈现出一定优势。 最新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在平均支持率上已经反超哈里斯,目前领先0.2个百分点;Polymarket数据则显示,当前特朗普的胜选概率为65.9%,大幅领先于哈里斯的34.2%。

共和党在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中,同样处于领先地位。Polymarket数据显示,共和党同时赢下总统选举和参众两院的概率最高,达到约48%。


特朗普上一任期经济和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经济方面,特朗普上一任期内以“美国优先”为核心,主要政策涉及减税、贸易保护、移民限制、放松能源和金融监管等方面。 期间,美国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GDP环比年化增速达到2.84%,高于前后的奥巴马和拜登政府。


大类资产表现方面: 美股走出持续上涨行情;美元和黄金在2018年关税政策陆续落地后也转入上行区间。有色金属(除黄金)和新兴市场股指由于受到关税和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自2018年起开始回落。美国原油产量自2018年显著增加,油价达到高点(伊朗核问题)后持续回落。美债利率走势则更多跟随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先升后降。


如果特朗普再度当选,大类资产走势将如何?


10月份以来,特朗普支持率持续上升,市场“特朗普交易”情绪也随之升温。 从大类资产表现来看,整体呈现出美股、美债利率、美元和黄金价格齐涨的局面。

基于特朗普竞选政策主张,如果其当选,参考历史对未来资产做如下预判:


美债: 特朗普干预美联储政策的程度是关键。如果干预幅度较大,则会加快降息节奏;反之,财政扩张和减税下美国经济较强增长,以及关税和移民政策下通胀压力上升,制约美联储降息,美债利率下行将受限。
美股: 短期,大选后政治不确定性下降,有助于推动美股上涨。中期,减税下企业盈利前景乐观、叠加降息,美股有望持续上涨。
美元: 关税政策将是影响美元走势的主要因素。若关税政策推升通胀,减税下美国经济增长较强,将会推动美元指数上升。

黄金: 关税带来贸易摩擦、财政扩张带来债务膨胀,避险需求和财政赤字货币化将对黄金价格形成支撑。


原油: 特朗普政府将放宽对于化石能源生产的限制,美国原油供给上升,若中东局势不再进一步恶化,预期原油价格中枢将下移。


普通有色金属: 整体前景趋于平淡,关税上调将损害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相关金属商品需求将承压。


新兴市场: 贸易政策将对新兴市场表现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到已有应对特朗普上一任期关税冲突的经验,新兴市场政府可能会提前储备政策,一定程度上对冲关税的负面影响。









(本文结束)


往期推荐

中性策略分化加大,解码大浪淘沙背后的原因

走出误区系列:“保房价”和“保汇率”,真的不可兼得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