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测风暴羚羊
风暴羚羊,语速快,解题准,雷厉风行的行测大咖,【行测三板斧创始人】。每日分享公考在职备考建议、公考行测知识点、行测技巧。行测风暴羚羊,公考,公务员。【关注获得羚羊行测123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行测风暴羚羊

考公务员,我为什么劝你别大量刷题?

行测风暴羚羊  · 公众号  ·  · 2024-02-20 12: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01

于十年来行测教学生涯中,我提供过上万次咨询,接诊过各类疑难杂症。其中半数以上都有一个共性: 多年备考,100分决心,全部努力,却只收获50分成效。

其中缘由最致命的便是痴迷刷题。大量刷题,一直刷题,有的一天一套两套整卷直至无题可刷,更夸张的是,不用看题便能出答案。

晒出刷题记录,三万五万十万,惊呼天人。待考试出成绩,只能销声匿迹,不敢示人。

以他们的勤奋程度,原本能够一举上岸,却困于行测,不得脱身。我称之为被毁掉的公考人。

02

---是为本周分享主题。

按惯例,开始分享观点前,先和大家讲一个简单的飞轮原理:

一个轮子,起始转起来很慢,怎么费力也快不起来,但只要一直用力,便越转越快,越转越轻松。 这种累加原理就是微积分,飞轮速度来源于它的加速度。

这样的原理适用多种场景,可以说普遍存在,对行测备考同样如此,但很多人却不甚了了。

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强压着一批学员学123卷基础课。有些学员找我抱怨:老师什么时候可以让我刷题?我说:没学完,还不够,再等等

如果行测是一个飞轮,那么基础,便是加速度,是速度的来源。听课学习训练,则是力量来源。不是只要力量够大,也不是基础够扎实就好,它们组成的是一个确切的加速公式。

这个公式便是行测学习的底层思维,更是我认为普通人考公务员的上岸公式。 公式为几何?此前我在公众号有详细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扎实做好123卷,基础千疮百孔,没了加速度,刷再多题,学再多提速技巧,做再多真题整卷,花再多力气也枉然。

尤其对于在职考生,三天两天,断断续续,零碎时间做着零碎事,得到的也许只是心理宽慰。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的是:
我们要做的,不是单独的一道题或事情,是否可以成功。而是一种成功是否可以复制,一种失败可以如何避免。

做成一题做成一事不重要,掌握底层思维方法,不断做成事,一击必中,这才重要。这就是系统。

03

什么是系统思维?系统的过程就是量化的过程,并在想法-实验的交替验证中不断前进,这么来说有些抽象。

大家可自查探讨3个问题:

①是否计划
从零开始,做到系统化思考是很难的,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却相对简单。

大方向上: 基础理论的内化-技巧方法的熟练-整卷策略的运用。
小方向上: 学习按照时间刻度(天)规划好,分割拆解任务。
动态变化: 总结回顾-复盘问题-优化计划

②先是否达标
基础牢固与否?20s能否准确判断考点。模块正确率是否超70%。速度是否达标?一题超过1分半,2分?速算技巧熟练程度,是否肌肉记忆,考场能否有时间解决数量题。整卷策略是否合适?考场有无出现会做的题,却没时间做。有无出现考场手忙脚乱,不懂取舍思路混乱?

③是否持续
如果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试验,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是失败的,这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性。但也是这个脉络,不断巩固底层思维逻辑,直到你上岸那天。

浅尝则止,断断续续的成果往往不可信,经不起考验。只有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持续精进的稳定分数,才是你的底气。

04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台词: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公考不过一场考试,而系统思维则是你终身受益的。



《羚羊行测123卷》

电子讲义领取


《123卷》共计 204页 ,全书 基于整体行测考情走向,涵盖近五年常考的123个考点, 均有配套视频讲解,详情可以到文末找我



适合参加2024省考、 2024事业单位职测 想要打好基础的考生!


适用省份: 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


完整电子讲义目录如下:



需要完整 电子 版讲义

下方找我,说明来意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