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随着郑商所一则《
关于瓶片期货合约及业务细则征求意见的公告
》正式发布,时隔一段时间的聚酯瓶片预上市期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目前看前期的瓶片市场调研已经有了充分的酝酿,瓶片正式上市也只是时间问题。回到产业角度,随着瓶片的上市在即,带着若干问题,金联创将展开对于聚酯瓶片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首先很多投资者会问,聚酯瓶片是什么?用来做什么?顾名思义,聚酯瓶片是一种通过聚酯原料聚合反应生产的瓶级切片,是一种塑料,不同于广泛用于农业工业领域的通用类塑料,聚酯瓶片主要用作包装领域。生活中常见的有用作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塑料油瓶、化妆品瓶、以及药品类包装瓶。都是常见的聚酯瓶片应用领域。其中饮用水包装需求大概占到瓶片的41%,其次片材需求大概占13%,碳酸饮料包装需求约占8%,果汁类饮料包装需求8%,油瓶包装需求约占7%。聚酯瓶片可谓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
。
原料和工艺上,目前国内主流工艺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的酯化反应。该工艺主要采用酯化、缩聚、增粘几个步骤进行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等特点。其他工艺方法因环保、能耗等问题没有在国内普及。从原料上看,PTA和乙二醇是直接原材料,这两类原料目前我国国内供应较为充足,具有一定的原料自主性优势。上游源头原料则是来自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能源,其中PTA原料生产主要来自原油,乙二醇则来自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在生产比例上一般是单吨消耗0.855吨PTA和0.335吨乙二醇。近些年随着工艺的成熟发展,瓶片对原料的单吨消耗略微有所降低
。
我国国内目前在产的聚酯瓶片大约有1850万吨产能。2023年之前国内瓶片投产速度不高,2020-2022年连续3年增长不超过15%,并且显示产能在逐年收缩,部分产能处于长期停车状态。瓶片年均增长低于聚酯产业的纤维扩张速度。2023年开始瓶片进入高速扩张阶段,年扩张产能达到500万吨,2024年预估有380-400万吨投产,近2年内呈现了高速发展模式。
分区域看,国内瓶片产能分布不均衡,
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和华中地区,其中江苏、辽宁、海南、四川四省占到全国产能70%以上。主要消费区则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和华中区域。主要面向下游饮料类消费市场的人口集中区域。
我国瓶片近些年一直保持高出口增长,尤其
2021-2022年,连续2年出口增速36%。2023年出口规模下降。今年1-5月同比出口处于历史高位。进口表现基本平缓,保持以出口为导向。
近几年国内瓶片出口受到各地反倾销的影响较大,部分地区需求将会受到抑制,可能会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阻碍,但一方面国内企业寻求海外市场的新增开拓,同时基于人口保持增长的消费需求,整体的出口改观预估影响不大。
作为瓶片包装最重要的下游,我国软饮料的需求消费在
2018年之前一直保持增长,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前后增长开始放缓,2021年软饮料需求增长有所恢复,但在最近2年又出现了下降。目前看,瓶片最大下游包装领域的需求增速维持缓慢,可能与近几年国内人群对于饮料消费习惯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目前看国内瓶片正处于高速增长投产期,下游传统需求面临一定低增长瓶颈,出口仍是主要的需求增量来源,生产企业建议上市之后关注套保机会。瓶片产品效益在聚酯板块正处于底部,瓶片上市企业多数正在经历低利润阶段,后期瓶片行业若出现新旧产能置换,投资者可关注做多加工费机会。
免责声明:
·
本文信息数据均来自可靠来源,但基于信息来源或第三方可能出现的人为或技术错误, 金联创不保证此等信息的准确性、适当性和完整性,以及因使用此等信息而导致的任何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
内容注明出处为“金联创”的所有稿件均属金联创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转载、投稿及合作请回复关键字“转载”或“投稿”。
来源:金联创价格与风险管理服务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