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此处主要有电影评论、文娱时评、影视人物评传等,由国内各位一流影评人轮流执笔。创办者为《电影世界》《看电影》《大众电影》的几位前主编,经常自己就吵起来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唐探”又爆了,凭什么?

枪稿  · 公众号  ·  · 2021-02-13 20:19

正文


不出意外,这个春节档,又是《唐人街探案》全面制霸。


它是犯罪片,又是动作片,还是旅游片,更是喜剧片。


不过,为什么是“唐探”?凭什么是它接二连三地成功?


今天来盘盘门道。



唐探”又爆了,凭什么?


文|红鱼


作者简介: 编剧,应该是中国读过最多推理小说的人。



还有什么比犯罪故事更严肃看待暴力的媒介呢?

——朱利安·西蒙斯《血腥谋杀》


01


“算了吧,杰克,这可是唐人街。”

影史经典《唐人街》里的这句台词,看似豁达通透,内里却饱蘸着不甘和无奈。

“算了吧,杰克,这可是唐人街。”


说起来,这个春节档,不知有几多部临时高挂免战牌的电影片方,也会这么安慰自己的同事与伙伴?

“算了吧,哥们,那可是唐人街……探案”

在经疫情风波延宕一年后,《唐人街探案3》这部本该于去年春节便收割票房的贺年巨制,在这个初一终告登陆银幕。

《唐人街探案3》曾于2020年1月23日宣布撤档

唐探一出,谁与争锋,一些原本定于同档期上映的新片,临到年关突然消失不见。可也不能怪他们胆小,毕竟没人甘于做炮灰。

2015年《唐人街探案》初出茅庐,票房告收8亿, 两年后的《唐探2》直接飙升到34亿。《唐探3》虽仍不可避免要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收获高票房甚或荣膺年度卖座冠军并不稀奇。再加上衍生剧的热播,更是将操盘者全方位打造“唐探宇宙”的野心显露无余。

把《唐人街探案》 系列目为当下华语电影的第一IP恐怕仍为时尚早,但似乎也不为过

2021年春节档,《唐探3》票房遥遥领先

说到这里,应该先昭告一声,本文绝对无意帮这个春风得意的喜剧探案系列当吹鼓手。但 探讨这个系列为何成功,对推而及之遥望这种类型的未来发展,乃至分析整个华语电影产业的类型化之路,应该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02


希区柯克说过,如果观众想体验寻常生活,那他们大可到电影院外面去找。

言下之意,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在影院里度过两个小时,花钱购买的就是与现实世界隔绝的做梦时间。尤其贺岁档这种面向最大基数观众的黄金区间,影院银幕于情于理,都应该是类型片逐鹿纷争的江山。

可是,当下中国电影最刺眼的尴尬是—— 类型创作整体停滞,难关重重

三年前的税务风暴一起,影视投资的热潮偃旗息鼓,最后变成一望无际的千里冰封。少了热钱,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自然是奇幻、仙侠等极其依赖视效呈现,成本普遍不菲的类型。

传统类型中的王者——功夫/武侠片——更是随着一代动作明星的廉颇老矣,以及武侠的精神内核“侠义”与当下社会渐行渐远而成了明日黄花;科幻题材同样面临成本问题,经常还多出几许水土不服的尴尬。

《唐探》系列杂糅了犯罪、动作、喜剧等类型,这是它成功的基础

想来想去,主旋律红色大片之外,也就只剩喜剧与爱情两个领域仍算安全了——好巧不巧,这两种类型恰恰也对创作水准要求最高,如果说喜剧片尚能依靠购买成功作品版权并翻拍这一权宜之计来暂时解决创作能力的短板,那爱情片就麻烦了,注定难以翻越文化壁垒的关山万重。

于是乎, 悬疑推理就成了一条通途

只不过,这条路极其难走,一向行者寥寥。

03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写道:“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随之也伤心而死”——这是情节。

“王后死了,没人知道为什么,后来才有人查出原来她是因为国王死了而伤心而死”——这就是带有推理的情节。

而英国“谋杀天后”P.D.詹姆丝又补充一句:“大家都以为皇后是伤心而死,但随后偶然发现她脖子上有不明显的针刺痕迹”——这,就是人人都无法抗拒的谋杀故事了。

《唐探》主创在日拍摄时,还特地走访了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岛田庄司

顺着这个话头,我们大可以总结出一个定义—— 从有故事的那一天,即有推理。 英国小说家特洛普也说过:一部好小说应该写实与煽情兼具,而且把两者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小说的目的在于呈现真相:叙述的真相,角色的真相,人性的真相……男女老幼,皆是如此。

把“小说”置换成“电影”,自然也同样成立。与情欲、恐惧相同,好奇心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一,也需要得到满足。

建国初期,对悬疑推理题材的类型满足代偿,大多来自于“反特”这一中国特有的亚类型。《英雄虎胆》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推理可言,但对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精彩刻画也堪称精彩十足,主人公如何在龙潭虎穴中一路过关斩将,化险为夷成为最大的悬念。

1958年电影《英雄虎胆》中侦察科科长与女特务跳的一场伦巴舞轰动一时

此后,《金三角》《圣保罗医院之谜》……反特题材几乎可以称为不止一代人的“童年阴影制造机”。及至改开时代,类型片开始复兴,推理探案题材也得到再度生长的空间。上映于1980年的《405谋杀案》一时万人空巷,只是敌人从国民党特务变成了文革余孽。

1980年电影《405谋杀案》中警察破案时使用当时稀有的电视机来分析案情

此后,悬疑推理题材终于得以回归自己的本来面貌。这一能承载多种可能的类型自然也成了日趋市场化的影视工业的新宠儿,直至物极必反,涉案题材一夜之间由荧屏霸主变成被黄金档拒之门外的重点监控对象,只能再度龟缩回“谍战”亚类型,连带着大银幕上的侦探故事也逐渐偃旗息鼓,变成乏人问津的鸡肋。

04


可是,无论如何,悬疑犯罪题材都是一条肥美鲥鱼,只有艺高人胆大的高手,才能将其脱骨去刺——不得不说,个中最成功的厨子,自然就是陈君思诚,而他的秘诀在哪里?

揭晓答案之前,不妨先做个拙劣的脑筋急转弯:美国有唐人街,日本有唐人街,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但哪个国家有很多华人,却偏偏没有一条唐人街?

答案当然如你预想般毫无难度——中国。

《唐人街探案》中,秦风和唐仁在曼谷唐人街狂奔

换个角度看,这也正揭示了“唐探”系列成功的最大奥妙,之所以三部“唐探”在同类影片中显得如此鹤立鸡群,百无禁忌, 最大奥妙也正在于其故事发生的所在——“唐人街”并非“中国”

正因为不在中国,所以“私家侦探”这个不被我国法律容许的职业可以堂而皇之成为故事的主角;正因为不在中国,所以推理可以与宗教,道法等超自然元素肆意融合;黑帮也可以成为每集必现,与警方相互制约的关键势力;隐藏真凶罪行即便被揭露,最终也能大摇大摆的逃脱法网……随便每一条,对于一部以国内作为故事舞台的犯罪片而言,大概也只能说是想想就好。

故事地点小小的一个移形换步,就避开了几乎大半的风险,无论怎么看,都是高招。

更妙的是,异国他乡这块风雨不漏的挡箭牌,放倒铺平,就又是一叶蚱蜢舟,施施然载客望遍五洲花,听尽四海潮。第一集尽览曼谷,第二集游遍大苹果,到了这集,自然也跳不脱东京N日旅行团的路数,纷至沓来的血淋淋凶案或许不那么配搭新春佳节的喜庆,但随惊吓附送精选海外风景观光之旅?那当然就另当别论了。再加上舅甥二人组一以贯之碰撞出的喜感火花,新春大礼包就上了桌。

《唐人街探案3》中野田昊带唐仁、秦风在东京街头横冲直撞

但比起展示千万里外其他国度的真实面貌,整个“唐探”系列无疑更热衷于将镜头对准那些极具大众认知度的文化符号,再加以夸张放大。第一部泰国医院大乱斗,第二集人手一枪的纽约黑人,手眼通天的华人黑帮,大楼里的隐藏祭坛。

及至第三集,更是祭出了实际早已日暮途穷的日本黑道,体型夸张的相扑手和神秘犯罪组织……可说是一集比一集更动漫化,也更老幼通吃。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承认黑社会合法的国家,《唐探3》自然也把他们请了出来

到了《唐探3》,推理游戏的“推理”元素并不强,故事的重心换到了“游戏”,全片从形式到内核,都犹如一场热闹的闯关游戏——或者说, 这就是一局最得当下年轻人欢心,假推理之名,实则主打奇情故事的“剧本杀”

这种与时俱进的演变,彰显出的是陈思诚对当下受众成分把握之精准,以及对他们口味变化感受之敏锐。

只不过,凡事总有利弊,看热闹的多了,就自然难以兼顾看门道的。如何面对固有核心受众群的质疑乃至流失,恐怕会成为“唐探”这个系列无法规避的一个难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