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这么久才有,不难理解。这个就是问题与解决方案。考虑问题来来得太晚太慢,说明发现问题不够及时,也说明发现问题到评估可行性,领导决策不够果断。
用户痛点存在不,用户痛点就还是产品改进的方向不?那可不一定。
福特在发明汽车之前,如果他做用户关于出行效率的需求调研,他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大家都希望一辆更快的马车。
而如果福特不能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更快地出行和运输速度——那么世界上只会有福特牌马车,而不会有福特牌汽车。
这说明在用
户调查和用户访谈时,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是多么重要。
用户对于产品体验就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用户的体验感受确实很重要,但是如果无法揣摩出用户的感受背后真实想法,你就无法根据其体验作出正确的改进。有时候客户说的话,其实就是放屁,或者不重要,你根本无需理睬;而一旦客户无法描述出真实想法,作为创造产品的人一定要学会引导客户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你才是最了解产品的人。
产品从0到1的过程可以划分为5各层级,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这5个层级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成品、由底层到表层,完整地阐述了一个产品从最初的战略性规划到以后可视化的完整层级结构。
战略层属于用户体验要素的最底层,也是最重要的层级。许多人理解的用户体验仅仅是产品功能有用、好用、易用以及页面视觉和交互设计的友好。
但是如果这一切都不是客户的真实需求,客户根本就不会使用这个产品,其他功能再花里胡哨有个屁用。
客户要一匹马,追求骑马的刺激感,你非说我的汽车跑得快。
战略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用户体验的设计和考量在最初的需求分析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如果战略层对用户需求没有准确的定位,那么后面层级的体验做得再好也没用。打地基是盖大楼时最重要的阶段,而战略层就是整个用户体验大楼的地基。
接下来是范围层,范围层主要由功能和内容组成。对于战略层确定的需求,我们通常在范围层中用具体的实现方式去满足。
因此,战略层和范围层是整个用户体验最关键的两个层级,建立在非真实用户需求,以及知道需求后无法满足,都将使建成的大楼成为空中楼阁。
我又想起我待过的两家公司,一个是小型化学发光,一个是胶体金自动检测仪器,烂得很一致,很明显都败在了战略层和范围层,可能是根本没搞清楚用户真实需求,也可能是虽然了解,但是根本没做到。
于是乎,破烂,收破烂咯!哈哈哈!可见领导被人忽悠人成啥了。这辈子谁还不当一次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