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投智美丽乡村建设
做有品位的创意和设计
m.shsee.com
从2003年的海宁百合新城,到2014年海南蓝湾小镇,再到2017年的24座小镇的“豪华矩阵”,绿城已驶上小镇开发的高速路。
从成立至今,绿城小镇集团已从一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从理论体系、组织架构到项目落地,既是传承,更多全新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从海南蓝湾小镇,到舟山长峙岛;从嵊州越剧小镇,到武夷山茶源小镇;从大隐都市的桃源小镇,到佛宗道源的天台莲花小镇……目前,绿城小镇集团开发和签约项目已超过24个。
海南蓝湾小镇
舟山长峙岛
嵊州越剧小镇
武夷山茶源小镇
安吉桃花源
莲花小镇
过去一年,绿城小镇在空间、产业、政策、运营和服务等的实践,恰如一本小镇界的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
2003年,启动
首个
小镇项目——海宁百合新城的开发建设。2014年,以海南蓝湾小镇为基地,开启“理想小镇”体系化研究和实践。2015年,发布《理想小镇建设指导纲要》、《小镇操作手册》。
2016年7月,绿城理想小镇集团
正式组建
。
当政府和开发商都在涌向“特色小镇”这个
新风口
时,绿城小镇已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开发模式和运营模式。
在绿城小镇看来,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灵魂
,
但生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
所以,每一个绿城小镇,都是
X+4
模式。
所有项目都有4个小镇基因:农业、教育、康养和文旅,X则代表小镇的独有特色
。
这个
X
,可以是龙井茶、红酒,也可以是越剧、花海 ... ...
读到这里,不难发现,绿城小镇的发展依靠的是
产业的导入
。
一种是“
外链模式
”,绿城依托外部产业资源,以“理想小镇生活综合服务商”身份出现。另一种是“
内生模式
”,以绿城自主产业为源头,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经济自循环的小社会。
很多时候,一个绿城小镇的产业,会既有“外链模式”,也有“内生模式”。
比如
舟山长峙岛
,以度假和居住为主,小镇内商业、酒店、办公、教育、医疗和休闲娱乐等设施俱全,同时,又以“全龄化教育”产业为
特色
。
岛上已有
浙江海洋大学
,公办的南海实验学校也即将开学,这是小镇的“外链资源”。
绿城又通过“内生”,引入绿城育华香芸幼儿园,涵盖“小初高”的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以及4700㎡的颐乐学院。从幼儿、青年到老年,都能在小镇上获得学习的乐趣。
通过“
外链+内生
”,绿城塑造出一个个小镇的个性标签。
正因如此,每一个新鲜出炉的绿城小镇,都氤氲着
迷人的气息
。
比如刚签约的
台依湖红酒小镇
,位于山东葡萄酒产区,将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红酒文化、创意研发、度假庄园和游憩于一体的“国际风情小镇”。
它通过一个
极具特色的X
——葡萄酒,将农业、康养、文旅和教育全面导入。
未来,小镇上不仅有大片的葡萄园,还有酿造车间、美食街区、房车营地、湿地公园、红酒学校、剧院和艺博中心、颐乐学院、养身公寓、自然疗法中心……
为什么绿城能从“商品房”跨越到“小镇”时代呢?
首先,绿城紧跟潮流的脚步,不仅仅着眼于自己眼前的领域范围,更多的是根据时局的大方向,纵观全局,找到了
正确的发展目标
——特色小镇模式,再结合
多元综合的全方位规划
,使其从 “商品房” 的单一目标,通过结合各方面的环境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等等,逐步跨越到一座座独具特色的 “小镇” 竣工落地 。
其次,绿城拥有
优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
。从房产、设计、教育、颐养、医疗、健康、物业、足球、农业到诸多专业公司,可为小镇生长提供充沛的
内驱力
。内驱力相当于我们的心脏和各种功能系统,只有各系统相互配合系工作才能维持生命的延续,而特色小镇的生命也需要各种产业的相互配合。只有独特的
产业个性
,才能让小镇拥有相当的“深度”,或者说竞争力。独特的 “4+X” 模式,让每个小镇有其独特功能和竞争实力。绿城标准化配置的“
小镇生活服务体系
”,则赋予小镇足够的“广度”,也就是生活内涵。
“深度” + “广度”
的融合
,
让每一个绿城小镇既个性鲜明,又有浓郁的生活氛围,呈现立体化的和谐社会生态,
让小镇真正“活”起来,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最后,依托大股东中交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为特色小镇的开发动力,绿城中国提供大配套,形成
全产业链服务
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
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整理编辑,
转载需注明
,违者必究!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