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胶养生堂
致力于鱼胶/花胶、燕窝参茸等天然珍贵滋补品的文化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现场扣押!医院被立案 ·  17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3岁娃吃火锅烫嘴后,全身溃烂!医生:会传染 ·  17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广州中考数学分值或将增加30分?最新回应 ·  20 小时前  
杭州本地宝  ·  杭州目前对外招租的人才公寓有哪些?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紧急寻人】开平一老人走失!请帮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胶养生堂

这一物千万少吃,降低人体免疫力!太多人不注意,肥胖、三高、癌症都和它有关!

鱼胶养生堂  · 公众号  ·  · 2020-02-19 20:00

正文


最近,因为居家防疫,很多甜点食谱在网络中盛行,油炸糕、蒸蛋糕、烤饼干、打奶油……很多平时只能在商店买到的食品,大家都可以在家完成了。


而这些美味的自制食品,都少不了一味调料——糖。


人类嗜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但味蕾天生喜欢这种味道,而且甜味能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让人感到兴奋。


但是,糖确实是一味甜蜜的健康杀手。


戒糖的好处肉眼可见



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了全球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最终发现: 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短10~20年。


当然,如果单从寿命上来说,戒糖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但是从健康和省钱的角度讲,只要30天,您就能看到显著变化~








下面这个女孩名叫Arielle,来自buzzfeed,是一名对糖上瘾的甜食爱好者,为了验证戒糖的好处,她实施了一套30天戒糖计划。


在戒糖的30天内,不吃任何添加糖(包括:糖醇,蜂蜜,龙舌兰糖浆,枫糖浆),只吃食物中天然带有的糖分(水果和奶类),其余饮食照旧。


虽然戒糖的过程很辛苦,但是30天后,我们看到了她的明显变化。



此外,经她本人叙述,在戒糖30天后,她自觉身体更有活力、头痛减少、健康也有了较大改善,而这个戒糖计划,她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吃糖的11宗罪



近年来,中国人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2008年时有调查显示, 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糖摄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


而高糖饮食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早已在人群中体现——


1
诱发高血压


一般我们认为,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紧密相关,然而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高糖饮食也会引发高血压。


2
导致肥胖


糖进入到人体后,一部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分解用以供应人体所需能量,另一部分则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或转化成脂肪储存。


3
导致认知障碍


糖的代谢主要在大脑,摄入过多可能会影响大脑的神经元正常功能,年轻时爱吃糖的人,老了之后得老年痴呆的几率就可能比别人高。


4
促进肿瘤生长


肿瘤细胞对糖的代谢特别旺盛,已经有研究发现,在癌症的治疗中,通过限制糖的摄入,肿瘤可能会变小。


5
易患胆结石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6
易得阴道炎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通过尿道(尿液)代谢。由于糖呈酸性,整个尿道周边酸碱环境发生变化,打破平衡, 就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


7
易患骨质疏松


进食大量糖或碳水化合物,会消耗体内大量钙、镁、钠等,从而让骨骼脱钙而出现骨质疏松症。


8
引发痛风


糖过量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过高,就很容易引发痛风。


9
易长皱纹


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导致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10
易长龋齿


经常吃糖又不及时漱口,极易患龋齿(蛀牙)及多种口腔疾病。


11
容易厌食导致营养不良


如果吃糖太多,会影响孩子食欲,其他营养素势必摄入减少,导致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缺乏,极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每天该吃多少糖



日常我们摄入的糖主要包括两种:


1. 新鲜水果、奶类、薯类和粮食中天然存在的糖;


2. 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食品包装上会以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名称出现。


第一种是“好糖”,无需太过担心;第二种则是需要减少摄入的,也被称为“隐形糖”,大量隐藏在各种加工食品中。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给出的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不超过50克。


听起来50克的推荐量并不少,但如果换算成常吃的食物,一不留神就会多吃。


比如:一罐330毫升的可乐,约有35克糖;一瓶430毫升的果汁,约有45克的糖;几块甜饼干,含糖约10克;吃100克雪糕,其中可能就有近20克的糖……


所以我们即使没有吃糖果,在不知不觉中,糖的摄入量可能早已超标。


3招减少“隐性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