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湘怀看非银
分析金融行业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湘怀看非银

保费增速分化,改革方向明确 ——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20200119

湘怀看非银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01-19 21: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湘怀看非银 ”可以订阅哦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非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保费增速分化,改革方向明确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上证综指下跌 0.5% ,深证成指上涨 0.7% ,非银行金融指数上涨 0.1% 其中保险指数上涨 0.8% ,券商指数下跌 0.5% ,多元金融指数下跌 1.1% 。2020 年初至今,上证综指累计上涨 1% ,深证成指累计上涨 5% ,非银行金融指数累计下跌 0.3% ,落后上证指数 1.3ppts ,落后深证成指 5.3ppts

本周板块涨幅排名前十个股:华林证券( 8% )、仁东控股( 4% )、中国平安( 2% )、天风证券( 2% )、五矿资本( 2% )、国投资本( 2% )、东兴证券( 2% )、方正证券( 1% )、国信证券( 1% )、兴业证券( 1% )。



重点关注公司

保险:推荐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

券商:推荐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关注中金公司;

多元金融:关注江苏租赁,中航资本,宇信科技;




核心观点

本周日均股基交易额为6801亿元,环比下跌13%,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10.7%,环比上周上涨0.9ppts。

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市场监管路线图

2020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1月16日至17日召开。六方面内容明确了资本市场今年的监管路线图。一是以防风险强监管为抓手,持续优化市场生态;二是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全力抓好重大改革攻坚;三是以贯彻新证券法为契机,全面加强市场法治建设;四是以促进优胜劣汰为目标,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五是以科技监管为支撑,进一步增强监管效能;六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我们认为,(1)本次会议着重强调监管,配套2020年3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证券法中大幅提高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预期未来防范系统性风险仍然成为2020年证监会工作一大重点,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及操纵市场行为处罚将更加严重;(2)2019年内IPO规模同比增加83%,募资金额约为2500亿元,累计贡献投行业务收入约47亿元。注册制推行加快IPO速度,科创板推行5个月以来,成功上市企业数量达70家,占全部成功上市企业家数的30%。未来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推行,IPO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增厚投行业绩;(3)强调以区块链为主的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监管水平,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机制将有利于降低金融欺诈风险,从而提高监管水平。建议关注内部监管体系完善、具有较强风控水平的龙头券商。

五大险企2019年12月年金险销售规模提升,但增速仍低于去年同期。

截至1月17日,五家险企公布2019年12月保费收入,中国平安2019年全年原保费收入7946亿(YOY+10.5%),中国人寿全年原保费收入5684亿(YOY+6%), 中国人保全年原保费收入5522亿(YOY+11.2%),新华保险全年原保费收入1381.3亿元(YOY+13%)(1)寿险方面: 除太保外,其他险企寿险业务增速加快,平安增速提升最快,但仍低于去年20%左右的增速.而新华保险同比增速达13%远超其他险企,当行业保费增速放缓趋势延续; (2)财险方面,人保平安增速放缓,太保增速维持。 总体保费收入符合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12月五家险企陆续已开展开门红销售,其中新华保险推出的“惠添富”产品以4.025%的预定利率领跑其他险企的3.5%的预定利率产品,有较大销售优势并贡献较高的保费增速; (3)我们预计1月份险企除了开门红年金险1月下旬将着重高价值率的健康险及重疾险等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我们预计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利率下行及代理人增员情况影响预计新华和国寿开门红保费增速维持,平安太保保费增速放缓。




保险

本周保险板块指数上涨0.8%,其中中国人寿(-5.71%)/中国人保(-1.87%)/中国平安(1.73%)/新华保险(-0.50%)/中国人保(-1.18%)。

五大险企2019年12月保费增速加快,开门红预期较好。

截至1月17日,五家险企公布2019年12月保费收入,中国平安2019全年原保费收入7946亿(YOY+10.5%),中国人寿全年原保费收入5684亿(YOY+6%), 中国人保全年原保费收入5522亿(YOY+11.2%),新华保险全年原保费收入1381.3亿元(YOY+13%)除太保外,其他险企寿险业务增速加快,平安增速提升最快,而新华保险同比增速达13%远超其他险企。财险方面,人保平安增速放缓,太保增速维持。总体保费收入符合市场预期。我们认为,12月五家险企陆续已开展开门红销售,其中新华保险推出的“惠添富”产品以4.025%的预定利率领跑其他险企的3.5%的预定利率产品,有较大销售优势并贡献较高的保费增速。我们预计1月份险企除了开门红年金险1月下旬将着重高价值率的健康险及重疾险等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我们预计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利率下行及代理人增员情况影响预计新华和国寿开门红保费增速加大,平安太保保费增速放缓。





券商

本周券商板块指数下跌0.5%,板块涨幅前三的个股为红塔证券(+17.61%)、华林证券(+8.28%)、华鑫股份(+4.21%)。

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市场监管路线图。

2020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1月16日至17日召开。六方面内容明确了资本市场今年的监管路线图。一是以防风险强监管为抓手,持续优化市场生态;二是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全力抓好重大改革攻坚;三是以贯彻新证券法为契机,全面加强市场法治建设;四是以促进优胜劣汰为目标,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五是以科技监管为支撑,进一步增强监管效能;六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我们认为,(1)自2015年股灾发生后,强调防范风险为监管主线,2020年3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证券法,大幅提高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2)2019年内IPO规模同比增加83%,募资金额约为2500亿元,累计贡献投行业务收入约47亿元。注册制推行加快IPO速度,科创板推行5个月以来,成功上市企业数量达70家(不含已注册未发行),占全部成功上市企业家数的30%。未来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推行及注册制陆续推净,IPO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增厚投行业绩;(3)强调以区块链为主的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监管水平,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机制将有利于降低金融欺诈风险,从而提高监管水平。














多元金融

本周多元金融板块指数下跌1.08%,板块涨幅前三的个股为:仁东控股(+3.84%)、浙江东方(+3.28%)、五矿资本(+1.72%)。建议关注具有清晰盈利模式的金融科技公司。

证监会推动行业科技发展,区块链金融科技加速落地。

2020年证监会召开系统工作会议提出: 科技监管为支撑,进一步增强监管效能。 加强对证券期货行业科技的监管,推动提升行业科技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区块链等创新金融科技的应用。 我们认为监管层面鼓励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应用,政策支持与场景加速共振效应下,金融科技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1)区块链行业将迎来发展新阶段,更深层次融入各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极,科技与场景融合将持续进化,央行、外汇管理局等国家队也会给出更多场景下的服务和产品,推动区块链技术更加深入地进入产业; (2)金融科技强监管进入深水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更加完善,金融科技监管实现创新。 我们看好具备技术优势,实现产融结合、场景落地的金融科技公司,展望2020全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沪港深通资金流向

本周,北向资金累 计流入195.50亿,年初至今(截至1月17日)累计流入538.52亿。 本周,南向资金累计流入港币102.79亿,年初至今(截至1月17日)累计流入270.83亿。

沪港深通资金非银持股变化情况请参见表 1 、表 2





行业 要数据
图3:股基周日均交易额(亿元)(截止2020年1月17日)

本周日均股基交易额为6801亿元,环比下跌13%

截至2020年1月16日,融资融券余额10567亿元,环比上涨0.90%,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13%。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10.7%,环比上周上涨0.9ppts。 截至1月16日股票质押参考市值为47774亿元,质押市值占比7.04%,环比上涨0.04ppts。

本周券商承销IPO 8单,涉及金额328.72亿;增发5单,涉及金额27亿;债券765单,涉及金额2240.76亿。

截至本周,市场续存期集合理财产品合计共5018个,资产净值17336亿元。其中广发资管以1324.28亿元资产净值居集合理财类行业规模第一。截至1月17日,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08%,比上周上涨0.1ppts。

本周信托市场周平均发行规模为4819万元,平均预计收益率为7.00%。截至2020年1月17日,信托市场存续规模达到34,224亿元,较上周上涨0.04%。





行业动态

券商股节节走高,大规模减持又来了。 日前,包括第一创业证券、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在内的多家上市券商纷纷披露了股东减持计划或进展。自 2019 年年初以来,券商股东减持或拟减持案例持续增多,且多数情况下都选择在行情上涨之际“精准”减持。第一创业证券截至目前已合计减持公司 2.69 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7.7% 1 10 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截至 2020 1 10 日,公司股东中信证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本公司股份共计 4415.07 万股,约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0.58% 。当前中信证券持股比例为 5.01% 。不仅仅是第一创业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近来多家上市券商股东纷纷抛出了减持计划,或是披露当前的减持进展。

央行连续两日释放流动性。 春节临近,在连续多日暂停流动性投放后,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 1 15 日央行通过 MLF+ 逆回购配套的形式,开展了 3000 亿元 MLF 操作和 1000 亿元 14 天期逆回购操作,合计向市场释放 4000 亿元的流动性,其中 MLF 中标利率 3.25% ,逆回购中标利率为 2.65% 1 16 日,央行公告,为对冲税期和现金投放高峰,维护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0 1 16 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 3000 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 14 天,中标利率为 2.65% ,与此前持平。 因今日无到期逆回购,实现净投放 3000 亿元。

市场回暖 承销增长 板块业绩或创四年新高。 34 家上市券商母公司 2019 年度的合计经营数据较 2018 年大幅提升。全年实现营收 2349.8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3.09% ;实现净利润 915.3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3.17% 。多家券商的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也验证了月度经营数据对于年度业绩的预见性。其中,中信证券 和国元证券 2019 年业绩快报显示,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30.86% 36.80% 。以各月度汇总的经营数据测算, 2016-2018 年,有可比数据的 23 家上市券商母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 2019 年总营收及净利润恢复增长。月度汇总的券商母公司营收与利润数据均超过了 2016 年,创四年新高。

A股市场主力资金净流出247.39亿元 京沪高铁净流入额居首。 1 16 日, A 股市场主力资金净流出 247.39 亿元。 从资金流入个股来看,京沪高铁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居首,达 29.71 亿元; 领益智造、中国软件紧随其后,全天净流入资金分别达 4.09 亿元、 3.15 亿元。 从行业角度来看,今日流入净额最多的是交通运输行业,共流入 22.58 亿元; 流出净额最多的是计算机行业,共流出 27.76 亿元。

中国人保获批向香港公司增资约 9325 万元。 1 13 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同意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人民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增资 1.05 亿港元。按照目前汇率计算, 9500 万新币折合人民币为 9325 万元。

本周 1654 亿市值限售股解禁,环比增加 110.05%。 Wind 数据统计显示,本周( 1 13 -1 17 日)共有 78 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量1 34.60 亿股,按 1 10 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 1654.01 亿元,较上周解禁市值 787.43 亿元上升 110.05%

投资收益成业绩推手 13家信托公司2019年稳健增长。 2019 年信托业经历了重大政策变化,上半年房地产业务高歌猛进,下半年在严禁相对增量的政策之下,房地产相关业务规模急剧下降,信托通道业务和房地产信托业务逐步下滑,截至 2019 11 月末,信托存续规模为 20.85 万亿元,较 2018 年最高峰的 26 万亿元规模下降不少。然而截至 2020 1 15 日记者发稿时,已有 13 家信托公司公布了未经审计的 2019 年财务数据。整体来看,目前公布业绩的大多数信托公司实现了业绩稳健增长。其中,部分信托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来自于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确认。展望 2020 年,发力服务信托将成为信托公司的主流转型路径。





公司公告

(1)天风证券(601162): 2020年1月9日发行202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本期债券为期限为91天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品种。 最终发行规模为10亿元。 按面值100元发行,起息日为2020年1月13日,票面利率为2.9%。

(2)中国银河(601881): 银河金控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 5,160,610,864 股,于 2020年1月23 日上市流通。 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为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维护公司股东利益,银河金控承诺自原限售股解禁之日起6个月内不减持上述股份。

(3) 东方财富(300059):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简称为(东财转2)债券代码为123041。 本次发行人民币73.00 亿元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73,000,000 张,按面值发行。 发行的可转债向发行人登记原股东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 原股东认购于2020年1月13日截止,本次发行向原股东优先配售47,075,028张,即4,707,502,800元,占本次发行总量的64.49%。

(4) 东吴证券(601555): 2019年10月18日成 功发行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七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2亿元,票面利率为3.00%,期限为91天,兑付日期为2020年1月17日。 2020年1月17日,公司完成兑付本期短期融资券本息共计人民币 1,208,975,342.47元。

(5) 第一创业(002797): 华熙昕宇本次共减持本公司股份105,071,973 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3.00%。 其中,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共计70,048,000 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2.00%;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共计35,023,973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00%。

(6)天茂集团(000627): 2019年12月12日,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刘益谦先生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刘益谦拟以协议方式向新理益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212,500,00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4.30%。

(7) 国海证券(000750): 本次国海证券配股共计可配售股份总数为 1,264,662,591 股。 按照每股人民币3.25元的价格,以每10股配售 3股的比例参与配售。 截至股权登记日(2020年1月3 日,R日)收市,公司股东持股总量为4,215,541,972股,截至认购缴款结束日(2020年1月10 日,R+5日)有效认购 数量为1,228,983,542股,占本次可配售股份总数1,264,662,591股的97.18%,认购金额为 3,994,196,511.50元。

(8)中油资本(000617): 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解除限售股份可上市流通数量合计为1,757,631,819 股,占公司总股本 9,030,056,485股的19.4642%。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为:2020年1月16 日。

(9)江苏租赁(600901): 减持前,公司股东国际金融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数 200,000,0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7%。 2019年9月18日,国际金融公司计划通过 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预计所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59,732,999 股,即不超过所持有公司股份的29.87%,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2019 年10月17 日起至 2020年 1月15日,国际金融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9,866,4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减持数量过半,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10)信中利(833858): 公司股东汪超涌质押1,612,383 股,占公司总股本 0.12%。 在本次质押的股份中,1,612,383 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0股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质押期限为 2020年1月9日起至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质押为止。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市场大幅波动、政策变化风险。

深度报告链接



行业深度报告

【静水流深,潜龙勿用——非银行金融行业2019年下半年投资策略】光大非银赵湘怀

【等待资本市场的春天——非银行业2019年投资策略】光大非银赵湘怀

【光大非银赵湘怀】科创板国家战略,新经济跑马圈地 ——科创板专题报告

【光大非银赵湘怀】科技改造生态,金融重塑模式——金融科技专题报告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非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非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非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