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女人喜欢男人这4种坏 ·  2 天前  
朝文社  ·  这个春节,当小红书长出讨论场与公共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新书速递 | 蒋竹山 主编《当代历史学新趋势:理论、方法与实践》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08-30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当代历史学新趋势: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的内容,包括主编、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等。书中针对历史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与重要研究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出十个热门及前瞻议题。文章还介绍了历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该书对我们继续研究历史的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书的主要内容

包括对历史学领域的热门课题与趋势的分析,以及十个热门议题的介绍。

关键观点2: 书的作者介绍

蒋竹山,台湾清华历史所博士,现任台湾中央大学历史所副教授。其研究兴趣涉及医疗史、新文化史、全球史等。

关键观点3: 书中涵盖的历史学研究领域

包括情感史、阅读史、文化相遇、历史记忆、全球史视野等多个方面。

关键观点4: 数字人文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介绍数字人文的内涵以及其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等。


正文



《当代历史学新趋势:理论、方法与实践》


蒋竹山 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YeBook
ISBN: 978-7-220-13473-9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定价:9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针对历史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与重要研究趋势进行分析,以此提供给学界进行参考。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十个热门及前瞻议题:一、情感史;二、阅读史、书籍史与出版文化;三、文化相遇;四、历史记忆;五、全球史视野;六、帝国与国家;七、环境与历史;八、科学、技术与医疗;九、新史料与历史书写;十、大众史学与公共史学。


历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被认识。西方学界习惯每十年就要进行一次学术的回顾与讨论,同样,本书所秉持的这一宗旨,无疑将对我们继续研究历史有所裨益。整体的走向与趋势,既让后来的治史者心中有数,也让我们在回顾的过程中,看到历史学研究发展的脉络,为史学研究提供新门径。



作者简介



蒋竹山,台湾桃园人,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博士,现任台湾“中央大学”历史所副教授、文学院学士班主任。曾任台湾东华大学人社院大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台湾“中央大学”历史所所长。研究兴趣喜欢打破传统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三块分立之框架,主要方向为医疗史、新文化史、全球史、公众史学。历来除关注全球视野下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在学院推动相关社群活动外,也对社会大众推广历史普及与公众史。



目录



导论 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当代历史学研究的几种新取向   蒋竹山
前言
一、十个趋势
二、从工作坊到专书编写
结语

第一部 感觉史/情感史/阅读史/新文化史

感觉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涂丰恩
一、历史学的感觉转向
二、一个新领域的兴起
三、感觉、身体与医疗
四、感觉的自然史与文化史
五、年鉴学派与感觉史
六、超越大分裂理论

为什么情感史研究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新方向?   王晴佳

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   李仁渊
前言
一、作为行动的阅读
二、读者与读物
三、阅读、思想与社会
结语

问题与反思:中国的新文化史研究   张仲民

第二部 思想史/概念史/性别史/历史记忆

思想史与历史研究:英语世界的若干新趋势   傅扬
前言
一、全球思想史
二、知性实践的文化史
三、数字人文学与思想史
结语:思想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作为方法的概念:英语世界概念史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陈建守
前言
一、科泽勒克之学思历程
二、德国的概念史研究
三、科泽勒克与《历史的基本概念》
四、全球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五、追随抑或超越科泽勒克?

论中国性别史研究的多元交织   衣若蘭
前言
一、史料解析的可能性
二、交织性理论概述
三、中华文化脉络下的交织与变项
结语

历史记忆研究的理论、实践与展望   潘宗亿
前言
一、历史记忆研究学理典范
二、历史记忆研究主要趋势
结语

第三部 全球史/跨国史

超越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晚近欧美史学研究中的“全球转向”   蒋竹山
前言
一、全球史的研究特色
二、书写美国史:“全球转向”对民族国家史的挑战
结语

“跨国史”研究新趋势与跨国企业研究   吴翎君
前言
一、“跨国史”研究取径
二、跨国企业研究
结语

第四部 科学史/医疗史/食物史

科技研究中的地理转向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回响   洪广冀
前言
一、地理转向
二、地理学传统
三、重要理论取向
四、殊途同归却形同陌路?
结语

新史学之再维新:中国医疗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11—2017)   皮国立
前言
一、既有研究领域之维持与扩展
二、近年研究趋势分析
三、新史料的开发、解读与汇整
四、旧域维新的几个方向与检讨
结语

品馔新味道:英文学界关于“中国食物”的研究与讨论   郭忠豪
前言
一、欧美“食物研究”的发展脉络
二、英文学界中“中国食物”研究
三、交流与对照:英文学界中的“日本食物”研究
结语:中国食物研究的未来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