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太可能去怀疑自己所看到的是否是真相,因为在需要快速反应的情况下,本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数字时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大众对“硬知识”的漏洞,很容易被谣言、臆想和猜测所填补、扭曲和夸大。某种程度上,对暴力的恐惧就像真正的暴力一样具有破坏性,一旦蔓延开来,就很难平息。
不仅是恐惧,还有兴奋、愤怒、悲伤、委屈……一切爆发迅速且强烈的情绪,都是容易被误导的。我们如今所生活的时代,往往把反应速度看得比谨慎的思考更为重要。微博、直播、新闻速报等实时媒体确实给大众接收信息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导致我们不可避免地更加相信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证据。
情感(Feeling)是我们自我定位的方式,它提醒着我们什么是“人性”。我们感受痛苦、同情和爱的能力是关心彼此的基础。但牛津马戏团事件所引发的恐慌告诉我们,本能并不总是可靠的,因为感觉的即时性很可能会误导我们,引发过度反应。有心之人正是利用这种本能,说服我们相信一些多加思考便能识破的谎言。
而其中,有些情感会转化成非常巨大的政治力量,比如怀旧、怨恨、愤怒和恐惧。特朗普选举获胜、英国脱欧运动以及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浪潮所反映出的民粹主义崛起,就被广泛地质疑利用普通民众的不满情绪,诋毁专业知识,从而达到政治目的。但这是结果,不是原因。我们需要搞清楚为什么人们轻易地抛弃了理性,而依赖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