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味读书
纵观全球历史文化风貌,趣味解读世界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上古神话到当今各国八卦,一一为您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有味读书

用最美的宋诗,唤醒你沉睡的诗心

有味读书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23 18: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准点起床,准点上班

同样的路线,同样的街景,相似的早餐,

然后,寒暄、工作、奔波,

再准点下班,准点睡觉。

就这样活着,

平凡,重复,没有惊喜和意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日子无法避免重复,生活难免雷同

在这个焦虑、浮躁、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

都活得太累


我们常常把诗意寄托于远方

可是,诗意为什么不能是有趣的日常?


傅抱石画作《春江图》


海德格尔曾说,“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

忘记去感受身边那些令人心动的美好

总是伴随着丢失了情趣,变得乏味

更失去了最初的诗意



古人则不同, 他们认认真真过日子,不经意就把平凡过成了诗 而这种态度在宋诗中随处可见。



漫步春日的郊外,欣喜于“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夏日小院中,惬意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百花凋落的深秋,惊喜于“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有风有雨的冬日,沾沾自喜于“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读诗就是读生活,读诗就是读人生,诗意并不遥远,诗心就在眼前。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精心编选 七十九首宋诗 ,并收录 八十八幅 现代山水画大家 傅抱石画作 ,用山水之美诠释宋诗的悠远之声,做成了这本 《宋诗选:傅抱石插图珍藏版》 ,让为生存而奔波的我们,在诗画中寻得古人的生活哲学......








宋诗,被忽略的诗坛又一高峰







中国古诗不止于唐诗,宋诗取唐诗各家所长,在前人基础上精益求精,更求工整稳健,于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亚于宋词的地位。然而,它一直是被唐诗和宋词夹杀的存在。








宋诗更接近我们的生活







相比于“浪漫的”、“抒情的”、“激情的”的唐诗, 宋诗是“现实的”,是“日常生活的”诗 。它不像唐诗那样,侧重表现人生的不平凡,而是承认人生的平凡,并愿意表现平凡人生,平谈感情。譬如下面这首诗:

水绕陂田竹绕篱, 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村居 张舜民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这完全是一首 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诗,没有抒情, 淡淡的日常景象,如水一般,可人生和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宋诗在题材上非常广泛,可以描写、可以叙述、可以议论,几乎无所不写。 有春花秋月,也有暴风雷雨;有女子美貌,也有论画说书;有失恋失意,也有学习过程..... .


我们常常生活中不以为然的,却常常是宋诗的选题。它对所有的题材一视同仁,所描写的范围更接近我们的生活。








宋诗,更能启发我们去热爱生活







试看下面这首诗,初看很平淡,再读却非常有意思。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第一句说吃酸梅酸得牙齿都“软”下去了,而第二句把芭蕉遮蔽窗户说成是“分绿”给窗纱,真是有趣。短短两句,就把 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场景描绘得如此可爱、细腻又生动 。第三四句则说午睡醒来“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副闲适的样子。

首诗读起来,充满了日常生活的“趣味”,让我们突然感觉到,原来人生每一个平常的经验都蕴藏了这么多的“情趣”。


如果说“情趣”也是人生的一种诗意,

宋诗正是要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到处都充满“诗 意”,充满“情趣”


再看这首诗: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南堂 苏轼


这首诗创作于苏东坡被贬黄州,也就是他一生最困顿失意的时期,可读来并没有太多浓郁的哀愁,反而有几分悠然自得。“诗人在南堂扫地焚香,闭门昼眠,竹席清凉如水,纱帐轻柔似烟。有客来,诗人从睡觉梦中惊醒,一时竟不知身处何处,只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

由此可见, 宋代诗人并不把人生看得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反而是“人生淡如水,却淡而有味,久而愈醇”,这样的人生观也更具启示。








傅抱石,被忽略的中国画巨匠






提起“齐白石”,大部分人都认识,可提起与之齐名的“ 傅抱石 ”却很少人知晓。殊不知,他曾与齐白石并誉为当时画坛的“南北二石”,是20世纪名副其实的中国画巨匠。


人民大会堂陈列的《江山如此多娇》出自于他的笔下。


傅老先生的画价惊人,他的作品《云中君和大司命》在2016年拍出来2.3亿人民币的天价,刷新了2016年度中国近现代书画全球拍卖纪录。


傅抱石 云中君和大司命 114×315cm 镜心 设色纸本 1954年


傅老是真正的以艺术为生命的画家。他的山水画画水、墨、色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而且用笔恣肆、凌厉飞动、元气淋漓、意境高雅。

以下为大师傅抱石部分画作

《初春》,1957年


《江南春色》,约1960年


《春雨西湖》,1963


《山水》,1945 年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色彩的艺术。我们常说,诗中有画,诗是能言画,也是因为诗歌除了语言华茂,音韵协调外,也要色彩鲜明,画意盎然。


傅老先生的每幅画都充满诗意。 他一生对诗词研究极勤,领会极深,学识极为渊傅。他从大量诗词佳作中吸取丰富营养,山水画以诗情动人,巧妙地把诗词所追求的美与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美结合在一起


以他的画为线索引读者进入宋诗中淡泊放逸的境界,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声色气韵, 再适合不过了。







装帧,更是锦上添花







素雅精致的布面精装

配宽书腰,腰封是画作《平沙落雁》


开本为190*190mm,全书精心选编四部分诗文

四时循序、山林河川、闲游逸趣、独处自观

当下流行的饮茶、隐居赏景等闲逸之风皆可在宋诗中窥见。

内页设计上,或是左边为傅老先生的画作,右边为宋诗,或是满幅傅抱石画作。



最用心的一处设计是,编辑们用 红日 代替数字为内容注释。可圈可点的设计感,在感受诗歌的美好外,还能在眼球的移动中遇到诗意。


除此之外,特别邀请音乐人 A.J. Alex & Yan One 为此书配乐,配乐采用 古琴/古吉琴/拔弦小提琴/月吉琴/口风琴 等多种乐器,素材和灵感来自他们的最新行旅即兴唱片《柳三世》;朗读来自青年主播张晓雅(女声)、郭鹏超(男声),随书配套独家音频,扫描二维码,即可听配乐朗读。

晨起鸟鸣,夜半钟声

陌上花开,池中鱼跃

晓风残月,紫陌听雪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月上柳梢,人约黄昏

.....

除了这些美,

宋诗中还有智慧的快感。



无论春雨夏雷秋霜冬雪,无论高楼广厦陋室小屋,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穷

且温一壶闲酒,在傅老先生的画中,在宋诗中

去重温那些遥远又温暖的日常温情、生活乐趣

去唤醒那颗被压力裹住的诗心,去汲取古人的生活哲学

活得更淡定、更从容,更自在

ps.不得不说,纸张的触感拍不出来,

实物比照片还要美,值得收藏


还等什么呢?

还有比活在诗里,更让人心动的事情吗?

· 美物计严选 ·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商城,立即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