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5G RedCap获得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条件是:
5G RedCap与4G的成本差异显著缩小
(5G RedCap模组价格至少低至百元以下),以及
5G RedCap能可靠、稳定地提供5G原生能力
(如低功耗、大带宽、低时延、高速率、精定位等)。
截止到2024年底,5G
RedCap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尽管已有超过十家企业宣布推出RedCap芯片,但实现量产的应该仅有
海思、高通
两家。毫无疑问,2025年及以后正式推出RedCap芯片的企业数量还将增加,
哪家企业在时间上领先(抢先量产)并且在价格、性能上体现优势将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
电力、车联网、视频监控、可穿戴是我们见到的报道比较频繁的RedCap应用场景。
-
RedCap在
电力场景
的应用最早。
参考中国联通分享案例,山东某项目部署了全国首套省域5G RedCap电力专网,
接入电力5G RedCap终端1万余台
。
-
视频监控
也是5G RedCap扩大出货规模的一类市场。例如国内化学化工行业龙头万华化学在万华(山东)一期建设项目上线了
500路RedCap摄像头
;此外万华(福建)一期上线百路,二期规划上线
3000路RedCap摄像头
。
-
关于Redcap终端
上车
,高新兴、鼎桥通信等企业均看好RedCap在车载模组的发展空间。
轻量级5G RedCap恰好填补了车载模组在Cat.4与传统5G之间的空白,为用户提供高、中、低不同性能档次的产品以供选择。
-
消费级5G RedCap智能穿戴市场
正在酝酿,未来出货规模更加可观。
联发科推出的5G RedCap芯片T300,最无法忽略的特性之一是
低功耗
——相较于LTE Cat-4解决方案,功耗节省可达60%;相较于5G eMBB解决方案,功耗节省可达70%。联发科还另外提到,
特别是对于穿戴式设备、轻量级AR/VR设备,T300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为此联发科展示了基于T300的可穿戴解决方案,主要是在智能手表和VR产品方面的应用。
中移物联提出了三款5G RedCap模组规划,其中MR885A
专门面向小型化的智能穿戴市场。
金康特科技作为智能穿戴方案商,2024年推出了
基于鸿蒙+5G RedCap的智能手表
新品,首先被应用在5G智慧工厂,但也看好该类型产品进入受众更庞大的消费类市场。
我们可以设想:
1)5G RedCap进入消费级市场需要运营商在对应网络上的广泛覆盖
(已建5G基站完成5G RedCap升级,新建5G基站支持5G RedCap),以此支持设备在任何地理空间流畅上网;
2)相比电力行业,
消费级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
需要产业界出货上量、降低单位成本,
将低价回馈给消费端。而参考过去蜂窝行业经验,旧技术成熟但要强硬推广新技术时,最能引发产业快速上量的方式之一是运营商提供补贴。
根据行业信息,运营商将在2025年加大对5G RedCap的补贴力度,这将打开RedCap规模化应用的想象空间。至于整个产业的成长仍需要过程,即前面我们提到的:2024年RedCap模组出货量约为100万,2025年目标达到千万,之后再继续上升直到亿级。
当然,以上仅属笔者个人观点,您对
5G RedCap的商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