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消息说,一位领导干部,原本是微信达人,突然退出了微信朋友圈,说是无论说点什么,发个寻常的照片,都会招来一阵阵的叫好和点赞,实在受不了了。在反腐风暴中,这位领导学会了低调,可喜可贺。
微信朋友圈,其实也是个小社会,人们在上面的待遇,跟你的身份地位直接相关,一点资源没有的人,除非你的帖子特别机智,很是好玩,才能得到点赞,否则,没有人理你。在诸多资源中,权力资源是最稀缺,也最让人看重的。所以,凡是亮明身份的领导干部,在朋友圈一定是会被点赞党包围的。
线上的事儿,其实是线下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国人对于权力的崇拜,是有历史的。断然不可能被一两次反腐风暴所扼杀。所以,领导干部尤其应该警惕的,其实是线下的恭维乃至阿谀。这些年来,人们之间的真情倒是不多了,但却不约而同地学会了说话。好听的话,恭维话,似乎人人都有一个现成的仓库,随手就可以调出来,如泉水一般地涌出来。
好多年前,我还听一个县委书记说过,他用人,要用三分之一能干的,三分之一关系户,三分之一拍马的。他还补充了一句:如果不用这三分之一拍的,咱做官图什么呢?很多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就是在这拍马和恭维声中,陶陶然地做着他的好官,最后走向落马。现在,估计任何一个县委书记都不用特意找拍马的了,因为人们都学会了。
喜欢恭维是人的天性,都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可但凡苦口和逆耳的,人们都天然地保持抵触。只有那甘言毒药,才吃得入口。同样,权力吸引阿谀者,吸引马屁精,也是自然规律,只要权力在哪儿,苍蝇们就像见了血,一定会扑上去,赶都赶不走。
就算恭维者不是有意逢迎,没有特别的用心,这种恭维话堆积多了,对有权人都是一种毒害,更何况,无利不起早,只要特别来恭维你的人,一般都会有所图。但是,自古人们就知道这里头有名堂,会坏事,编出来各种警句格言和故事,告诫后人,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者,但是,收效甚微。命里注定,就算有陷阱,一定是前赴后继往里跳。一个成天生活在恭维里的人,说什么周围人都点赞,干什么周围人都叫好,听不到任何不同意见,就算一个明白人,过不了多久,也会变傻的。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最聪明,最高明,然后就变成了圣明,无比圣明。即使掉到坑里,也不自知。等到知道那天,什么都晚了。
但是,除了极个别圣人般的人物,时时警钟长鸣,把警句挂在他们的案头,让他们时刻警惕着,多半没有用。劝告和告诫,在人性的弱点面前,威力相当的有限。官员一出事,就自我检讨放松了学习,其实,就算不放松学习,天天学习,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哪个贪官,开会讲起大道理来,不是一套一套的。只有在制度设计上,让他们伸不了手,伸手必被捉,根本没办法干坏事,以权谋私,才能让他们不伸手,官员伸不了手,恭维和马屁,自然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