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后的数周和数月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干眼症(DED)症状。
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和视觉科学系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每5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1名报告了至少1种DED的新发症状
。
1
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上,这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皇家眼科医学院的官方期刊。
该研究分析了228名在2020年2月至12月期间患新冠肺炎1至3个月的参与者,以及109名年龄匹配的未患
新冠肺炎
的、
健康的
参与者。
研究人员报告说,那些先前存在任何眼表疾病、屈光手术或眼科手术史、眼外伤、过去3个月内配戴过隐形眼镜或正在使用任何类型的眼药的患者,都被排除在这项研究之外。
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新冠肺炎患者报告了干眼相关的眼表症状,如视力模糊(9%)、瘙痒(6.1%)、疼痛或灼热(4.8%)、流泪或分泌物(3.9%)和发红(3.1%)。
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对DED最常见原因——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和角膜荧光素染色(DED的指标)的评估。
检查结果显示,与未感染新冠肺炎的参与者相比,新冠肺炎患者的干眼患病率更高。
研究人员报告说,先前接受过新冠肺炎治疗并在住院期间接受辅助供氧的参与者,其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比平均水平(通常为+10秒)短1.6秒。
这意味着与住院期间不需要辅助供氧的患新冠肺炎的参与者相比,发生DED的风险更高。研究人员推断这可能是由于氧气输送导致气体流动增加了泪膜的蒸发。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和视觉科学系
助理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Kelvin HN Wan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发现,入院时
采集
的呼吸道标本的Ct值(与病毒载量
呈负相关
)每降低一个点,就会使康复后第一个月出现任何干眼症相关眼表症状的风险增加10%。这一发现表明,
新冠肺炎
康复后泪膜不稳定的风险与急性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
"
Reference
1. CUHK Medicine study shows a higher prevalence of dry eye disease among post-COVID-19 patient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Faculty of Medicine. March 28, 2022. Accessed April 1, 2022.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medicine-study-shows-a-higher-prevalence-of-dry-eye-disease-among-post-covid-19-patients
睿盟希国际视觉科学基金,以 For better vision and insight 为愿景,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挖掘并投资视觉科学领域的创新科技公司
我们专注于细分领域跨境投资、并购、
商务合作和技术转移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