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的昆明
盘活存量资产,从古至今,都是大事要事。
七百多年前,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把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昆明,他要做的显然不是换一个地点办公。当时的昆明历经拓东城、鄯阐城数百年建设,“城大而名贵,商工甚众”,赛典赤的“盘活”,赋予昆明更高使命、更大责任,从此昆明正式成为省会,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
赛典赤还“盘活”了昆明最大的存量资产——滇池。
历代以来,因为水患严重,滇池的消极、负面影响日益突出。赛典赤亲自主持疏浚了滇池上游的盘龙江,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松华坝,修建宝象、马料、海源、银汁等6条河流,既治标又治本,还给昆明新增了十万余亩的土地。
滇池湿地一景 摄影/胡超
这两次关键的“盘活”,影响至今。可以说,发展空间的变化,带来了质的飞跃。
七百多年后,新时代新昆明再次迎来盘活存量资产的历史机遇。
发展所需,当务之急
七百多年来,昆明历经多次发展空间之变,每一次都是“盘活存量资产”的生动实践。
177年前,福建人林则徐上任云贵总督,一心布万民之泽,在昆明留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名言。
114年前,滇越铁路建成通车,自开商埠的昆明,成为一个开放城市。
80多年前,昆明作为抗战后方,物资集散、群贤毕至,号称“小香港”。
2023年,昆明启动“六个春城”建设,魅力四射的高原明珠,众人向往。
对于昆明这座“壮丽大城”,过去“以地谋发展”的粗放模式已不再适用。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表示,将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需要空间,需要资源。
一方面支撑主城区产业发展的企业,尤其是有污染、能耗高的工业企业大量外迁,导致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等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问题逐步显现。
另一方面,因为产业结构调整等各种原因,资源配置存在“供而未用、用而未尽、低效利用”现象,部分存量资产面临转型升级或腾笼换鸟的新问题,但又缺乏资产经营的能力,迟迟未能找到高效的盘活策略,长期处于“沉睡”状态。
如何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资源要素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谋划出更加广阔的空间,破解产业空间“量”不足、产业结构“质”不优的发展瓶颈?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相关政策紧锣密鼓、靶向发力,全力盘活存量资产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中心工作。
同时,随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的相继出台,传统的招商模式面临着调整和改革,单纯依靠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土地优惠等招商方式已难以为继。为此,运用“资产+招商”等新形式开展闲置资产盘活工作,既是发展所需,也是当务之急。
难题再难,必须破题,以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确保战略定位与资产特性高度契合,在关键领域创造关键价值;难题再难,也要尽快破题,让盘活工作亮点频现、多点开花、满盘皆活,尽快推动形成区域核心竞争优势。
“盘活存量资产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昆明要不断吸取全国各地,特别是天津等先进标杆的经验做法,复盘优化,提炼出可复制推广的成功模式,全力以赴抓好“资产+招商”各项工作。将盘活“沉睡”资产资源的同时推进楼宇招商、工业上楼等工作作为破题存量资产盘活的“催化剂”“强引擎”。
点“产”成金,“重启”闲置资产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重启”闲置资产,昆明其实不乏成功案例。
已成为昆明夜生活地标的云纺文创园,《漫长的季节》中“桦林电影院”取景地工映1970-神犁文创园,书林街新兴商业聚合地彩云里……昆明不少老旧厂房“变身”文化新地标,通过开发工业旅游、发展文创园区等多种方式盘活“沉睡资源”,将“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成为新旧碰撞的“网红”打卡聚集地。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所在经开区黄土坡、清水片区原本是规划中的重点发展区域,但商业楼盘林立,重点项目寥寥无几,发展前景并不明晰。现如今,随着科技城的建成,42栋现代化花园式厂房拔地而起,已吸引达然(上海)科技、杭州绿品道等20余家企业入驻,50余家企业签约,成为云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核心承载区与先行示范区。
原本定位为商业综合体的五华区泊心湾成功转型大健康产业园,在招商运营方面前瞻性地采取了“政府+市级平台公司+专业招商运营团队”的“三方合作模式”,结合五华区大健康产业资源优势,紧盯目标企业,打造全龄、全时、全域的康养综合体,构建形成覆盖完善的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体系,乘旅居康养、银发经济“东风”蓬勃兴起。物产中大金石集团、云南白药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康复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慕名而来、扎根发展,自正式授牌以来,已与17家企业签订租赁合同,与6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健嘉医疗、铜锣湾大健康、易恒集团、坤迪环境、华启生物等企业正在入驻和洽谈过程中,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五华区大健康产业园(泊心湾园区)
楼宇经济正“向上”聚力、强健筋骨,成为新亮点——五华区按照“4+1”楼宇功能定位,梳理出和谐广场、拾翠国际民艺园、科创大厦等38 栋重点功能楼宇;盘龙区用园区经济的思路发展楼宇经济,通过打造楼宇园区一体化服务中心,激发城市“垂直”发展新动能,实现园区企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昆明促成两亚智能数字化供应链中心、泰秦融资担保、蓝典科技云计算、泰国农特食品跨境电商等楼宇经济项目签约,推动云南大秦售电、云南锐思融资担保、云南金航融资担保、九州通西南大数据运营等总部、结算类项目落地运营。2023年以来,全市落地楼宇(总部)项目205个,协议投资总额281.51 亿元,累计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41.97亿元。
由原昆明氧气厂闲置车间和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拾翠国际民艺园区,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民间工艺、非遗传承工作室、艺术创意空间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园区
每一栋楼宇就是一个“立起来的园区”,昆明向高空求发展、用空间增效益,激起了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
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
随着盘活存量资产进入“深水区”,复杂性日益凸显。
“存量资源种类繁多、产权复杂、摸排难度大,全国没有可借鉴的认定标准。”业内专家指出,要达到整体“盘活”的目的,必须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配套系统性合力,有效唤醒“沉睡资源”,变“包袱”为财富。
楼宇经济“向天借地”
只有摸清“家底”有效匹配,盘活路径才能明晰。今年以来,昆明在前期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市属企业存量资产作了全面梳理,包含但不限于土地、厂房、楼宇、设备、知识产权等各类资产,建立重点资产台账;科学评估资产情况,与资产资源对应的属地政府加强沟通对接,确定可用于招商的资产范围和类型,形成试点招商资源清单。
以面呈现从点落实。在“亮家底”的同时,昆明市国资委、昆明市投资促进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推动市属企业“资产+招商”实施方案》及《“资产+招商”试点项目清单》(首批主城5区12个项目,包含园区、商业体、楼宇、土地等多种类资产),以典型引路法推动市属企业资产资源潜在价值与属地政府招商引资优势叠加。帮助投资者锁定要点、捕捉重点。
因势利导精准招商。充分运用好试点清单,结合辖区产业定位,与市属企业共同研究,科学谋划招商方案、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全力推介项目。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招商策略,力争部分项目落地。
复制推广的成功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出可复制推广的成功模式,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力度,尽快推出第二批并逐步扩大到所有县区和市属企业。条件成熟后,还将依托昆明市数字化招商系统,整合土地、楼宇、厂房等待招商资源,动态调整产业地图、招商资源库和目标企业库,推动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力促形成试点引路经验,拉开存量资产资源集中运营模式的序幕。
城市能级高位跃升的新支点
盘活存量资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今年10月31日,刘洪建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专题会时强调,要主动作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把商业、办公用房去库存与推动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城市旅居业,积极推动工业上楼,促进城区经济繁荣发展。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核心,就是把过去的“增量开发销售”转向“存量更新运营”,重点在于通过资产招商实现“资产”与“招商”的有机结合,达到1+1大于2的目的。
对此,昆明自带优势属性。
云南菜墩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昆明经开区搬到官渡区谋划新发展,将完整的产业链搬到写字楼里,打造了接近3000平方米的加工区,集研发室、实验室、仓库、包装室等于一体,从研发到包装,从办公到经营,全部在楼里完成。这是昆明打造的全省第一家“工业上楼”企业。
巨人大厦云上数字赋能产业园
盘龙区巨人大厦从老旧楼宇提升改造成云南省首个集产业、科技、文化、品牌、消费于一体的元宇宙创新孵化示范综合体“云上数字赋能产业园”,完成招商率95.68%,入驻企业20家,联合办公空间入驻小微企业24家、配套商业6家,获评 “全国特色楼宇30强”。
盘活存量闲置商业、办公用房与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相结合,正在推动生产空间从平面向立体转变,推动城乡发展从资源要素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实现竖向展开、“向天要地”,打开了进一步破题的思路。
海纳百川的昆明
每一寸空间要素在“进”“退”之间,都蓄势生长着城市能级高位跃升的新支点。
存量资产资源正在从低效粗放走向精细深耕,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无限机遇。一路向前,将“好牌”打成“胜局”,实现物尽其用、守正创新、良性循环、利国利民,昆明高质量发展新的希望,正从一片产业热土中拔节生长。
以下内容,特别向您推荐,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开放春城,联通世界:写在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开幕之际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昆明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封面城市西双版纳:一江望六国,雨林闻象声……
临沧为何堪称秘境:绝版山水滋生“药物宝库”
省委书记这样破题:在云南,资源经济无处不在,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主动想、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