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反思张家界“两个菜要844元”风波 ... ·  2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5年春节假期交通出行超23亿人次、大同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瘫痪老人被抬至银行办业务 ... ·  3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4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瑞典游客事件,反转又反转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8-09-17 13:11

正文

9月 14 日,认证为“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官方微博”的 @ 领事之声 发布安全声明,提醒中国游客在瑞典需注意人身安全,声明还称,“近期有中国游客在瑞典被盗、被抢事件多发,甚至有游客遭瑞典公务人员粗暴对待。”



9月 15 日, @ 环球时报 率先报道“中国游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一家三口被扔坟场”。


一石激起千层浪,@环球时报的博文激发了无数网民的愤怒情绪,“国人在外安全得不到保障”“瑞典不尊重人权”“当地警方暴力执法”等负面情绪开始发酵,民粹情绪开始蔓延。

15日当天,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均已向瑞典政府提出严正交涉,强调瑞典警察的行为严正侵犯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权,要求瑞典政府对事件进行彻查,并向曾先生一家进行道歉与赔偿。

15 日晚间,瑞典媒体报道此事,并附带了一段曾先生一家三口伏地撒泼、坐地痛哭、举双手仰天长啸的视频,随后关于他们蹭酒店不成,反跪地撒泼的消息不断扩散, 舆论随之发生反转,网民态度也一百八十度大拐弯

16日,瑞典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表示,瑞典将指派专门的检察官对案件进行独立调查,以确定警方是否有失职或违法行为。


瑞典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下, 谴责曾先生一家三口丢人丢到了国外的声音占据主流,支持瑞典警方执法的声量高涨

17日早上, @ 环球网 发布长篇博文《别喷什么带节奏,我们和被瑞典警察暴力对待的当事人聊了聊》,文章里,曾先生表示,他在安置好父母后有外出寻找酒店,但未找到,后遭遇警方粗暴对待后,确实有大声抗议、喊叫的行为,向前扑倒也是在“失去理智情况下的举动”,“但这不是撒泼”,“当时没有办法思考这种方式是否妥当,只是想控诉警察的作为,并向路人求助。”


@ 环球网的博文,导致网民态度发生二度反转,要求瑞典警方尽快公布执法录像,瑞典对中国游客满含恶意,曾先生一家没有违法但确实遭到暴力执法的观点开始增多。 同时,也有部分网民质疑环球网的报道不客观,认为环球网应当综合曾先生及涉事酒店二者之声,客观公正地报道此事。

此事发展到目前为止,不可否认的是,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 “事实”,仍以单一的信源为主 部分主流媒体报道的或转载的,都是曾先生一己之声,缺乏涉事酒店及瑞典警方的声音,信源的单一容易导致真相的缺位,正如知名媒体人曹林所说, “此事情绪太充沛,事实太少,曾先生更像是在愤怒的控诉,而不是客观的描述”,此事前因后果到底如何?双方之间是否有什么误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瑞典警方为何如此不讲道理?想弄清楚这些事实,或许可以等子弹再飞一会。

舆论多元化在此事件中的表现愈加突出 事件曝光后,社交媒体上,有人看到了瑞典警察的无礼执法,有人质疑中国公民素质低下,有人抗议瑞典警察傲慢,也有人为中国人在国外撒泼感到脸红,还有人在消费民族主义,有人在抵制民粹情绪,如此一系列的舆论变化,让舆论多元的概率越来越大,而真相才是一面镜子,让各色人等现出本相!

有必要将此事与整体国民素质相关联吗?没有必要! 正如微博大 V 周志兴所言: “正如同某些中国人在海外有杰出表现不能代表全体中国人一样,此事同样不能代表全体中国人,很多西方国家的人在中国做坏事,我们不能把他们看作是西方人的代表。所以,遇事冷静分析,冷静处理,不轻易上升到民族高度才是对的。当然,在个别情况下,个别国家针对华人有预谋的迫害另当别论。”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 清博报告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