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表龙门阵
负责吐槽一切!互联网大喷壶,大嘴善喷喷天下可喷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网络名人做客央视直播间 ... ·  21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网络名人做客央视直播间 ... ·  21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华数传媒招聘!(杭州) ·  4 天前  
舰大官人  ·  …… P律变成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表龙门阵

决定了,今年看春晚

三表龙门阵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0-01-13 15:05

正文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看春晚已不再是年三十的唯一选择。

从年轻人的审美结构变化来看,更强调宏大叙事的春晚,也不是他们的心头之好。

坦白讲,这两年的春晚时间,我是在王者峡谷度过的,四个小时,打打杀杀,一晃而过。

可是今年,我决定看春晚了。参禅的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如果不把春晚当春晚,那春晚便是可看的。

那春晚是什么呢?

用李诞的话讲,是「沟通的中转站」。

我们会用一场大酒、一次旅行,来识人察人;我们会用是否转发咪蒙、Hugo、今夜90后的文章来界定一种友谊;我们通过周遭人如何认知33年前的一场灾难来探知社会良知的底线。

这大酒、旅行、转发、认知便是「沟通的中转站」。

而「春晚」亦是如此。

我们甚少看《新闻联播》,春晚则等于一次性把国家一年里的大事件提炼成艺术作品的形式端到你面前,就此,你等于看了原本365集《新闻联播》的浓缩精华版。

我们甚少与父母面对面沟通,春晚可能是一年中唯一一次有4个小时与他们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刻,比你一年和他们说话时间加起来还要长。

他们不认识肖战,你安利一下;你不认识李谷一,他们讲讲当年。他们不懂流行梗,你解析一下;他们说赵本山咋不出来了,你把听到的小道消息聊一聊。

小品里开始讲大龄剩男剩女了,父母借坡下驴,开始对你催婚;

相声里开始说被保健品骗的老年人了,你礼尚往来,对他们进行反洗脑;

主持人说要爱国,要坚持正能量,父母说孩子啊写文章要注意红线、不要越界,那你要往心里去啊;

深深的话浅浅的说,直白的话迂回了说,这就是目前春晚承载的意义。

80后的父母,大多都五六十岁了,像这样借着春晚大块聊天的时间,算下来加一起可能不过还剩100小时左右。可以数着手指头过的时间,无论如何也得珍惜。

对于有些父母已经离世的人来说,脑海里想起来的,陪他们围坐看春晚是最清晰不过的画面之一了吧?

我们陪伴的有可能是最后一代靠着惯性看春晚的人,等我们老了,孩子们才不管我们看啥呢,春节不再与客厅关联,甚至失去了团聚的意义。你们老两口可能在新马泰的老年团里,孩子们在冰岛看极光,你们用VR见个面,就算过年了。

当然,春晚也是我们帮父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次机会。

无数人是在春晚的时候教会父母发红包、摇一摇;


无数人是在春晚的时候帮父母建个群,拉进他们的好姐妹、好兄弟;


无数人是在春晚的时候给父母手机里装上新应用;


无数人是在春晚的时候手把手教会父母发出了第一则朋友圈,并迅速回到自己的手机上设置了对他们不可见。

今年,他们的另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需要你帮他们打开: 刷快手、抢红包

帮父母下载一个快手,说不定一年的快乐就有了。

如果他们知道快手上有很多种盆栽的、做美食的、写书法的、教养生的、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太,并且都是可以和他们在手机上日常互动的、和他们一样的平凡人,或许会觉得退休生活,即便没有娃带也并不枯燥无聊。

如果他们知道快手上有很多平凡人在坚强、快乐地生活,300个农民放下锄头拿起手机开直播,有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依然没有放弃自我,就此,有人年入百万,有人养活全家,有人重启人生,他们或许会认识到“老”不是简单的物理层面概念,更多时候却是一种心态上的自我放逐。

当然了,看春晚的父母,当天更想问你的大概是主持人说的上快手抢红包,该怎么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