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基石e洞察
这是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官方微信自媒体,管理专家彭剑锋、包政、吴春波、陈春花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我们深度剖析最佳实战管理案例;我们零距离互动答疑解惑企业各种管理问题,提供咨询解决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古大爷”离世,死因公布 ·  昨天  
文明海南  ·  大回暖!海口最高27℃→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基石e洞察

日本式经营:扩张、上市、世界第一、500强,并不是“永续经营”所必需的

华夏基石e洞察  · 公众号  ·  · 2017-11-05 06:53

正文


  • 作者:欧阳菲,日本产能大学教授

  • 来源:清华管理评论(ID:tbr2013)

  • 华夏基石e洞察已获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 管理咨询业务请洽15967150643(手机及微信)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日本企业的经营特点,探讨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经营管理的探索和形成抛砖引玉。

外生成长型经营与内生持久型经营

对于后发赶超型的企业来说,需要的是既能快速增长,又可持续发展的新经营模式,可将之概括为:“经营战略×做大企业×做好企业”(图1)。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经营战略体系,看准方向。方向错了,企业跑得越快,越危险。同时,企业朝着既定方向前行,至少需要两个轮子的支撑,一是“做大企业”,一是“做好企业”。本文将前者称为“外生成长力”,简曰“外功”,后者称为“内生持久力”,简曰“内功”。



美国企业有着使企业快速成长的基因,属于外生成长型。擅长于通过资本运作、兼并收购,快速获取外部资源,迅速占领或退出市场。在大变革期或成长期,这个轮子会显得非常有效。如GE的杰克·韦尔奇任职CEO期间,关闭、出售了150多个事业部,同时购入了不少前景不错的业务。其中包括将电视机业务卖给法国汤姆逊公司,并从汤姆逊购入医疗器械的经典案例。


这类企业的经营战略短期化行为较明显:灵活、高效,但易使企业大起大落,缺乏持久力。


相反,日本企业有着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基因,其特点是专一、精益,集体智慧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常年的积累和沉淀,内生创新和改善的能力很强,属于“内生持久型经营”。这种持久力是一种功夫,它得益于较为长期的经营战略。


日本是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2011年止),寿命200年以上的企业有3937家,为世界之首,远多于第二位德国的1850家。美国为157家。中国为75家。寿命在百年以上的日本企业有52000家,也为世界之最。


外功有爆发力,往往随外界大环境的变化而剧烈波动。内功有耐力,往往当大环境恶劣时脱颖而出。外功依赖精英的智慧,内功依靠集体的智慧。外功,靠并购等大手笔的资本运作,长于非连续型创新,易模仿,易移植,给后发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追赶方式。内功是内生型,长于连续型创新,不易被模仿,有助于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的形成,也是后发企业的软肋。


实现新经营模式的转换,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做大企业”一轮独大的危害,树立“永续经营”观;

第二步:建立正确的经营战略体系;

第三步:苦练内功。

树立“永续经营”观

认识“做大企业”一轮独大的危害,树立“永续经营”观是企业转型应走的第一步。


过度依赖外生成长力,过分转动“做大企业”的轮子,会给企业和经济带来了危害和隐患。


借助资本的力量可以嫁接、移植资源,但不等于可持续驾驭它们,不等于能让它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当正确的战略体系和经营管理的综合实力缺位时,就可能导致企业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成为单纯追逐利润的经济动物,养成“暴饮暴食”的恶习。这种恶习的表象就是,疯狂地扩张规模,非理性地多元化,甚至盲目地国际化。“暴饮暴食式经营”,易使企业业绩大起大落,铤而走险。轻则使企业自身变得不可持续,重则令企业不择手段,引发恶性价格战,欺骗消费者、甚至拿生命当儿戏。假药、地沟油、三聚氰胺、无序开发、环境污染、电梯事故、塌陷事故等都是盲目追求快速做大的结果。


在“暴饮暴食”的资本运作中,当越发急功近利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偏离知识、偏离技术、偏离实业,而流向短期回报率高的钱生钱的游戏,时而炒房、炒股、炒概念,时而炒酒、炒茶,时而涌向地下钱庄、黄金白银......用血汗积累起来的资本,不是用来使公司事业升级换代,用来夯实实业,而是依旧投资于短期回报率高的产业。一部分老一代的温州商人,正处在这种尴尬之中。


企业到底为什么要经营?杜拉克(德鲁克)早就给了我们答案:“生存”。即“永续经营”(going concern)。那些百年企业也证明了这一点。联想的创始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做先烈”。面对重大战略抉择时,能够缜密地想清楚“不想做先烈的话,该怎么办”,以及只想“快速跻身500强,该怎么办”,两者之间哪种决策更英明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回到这一原点来反思的话,扩张、上市、世界第一、500强,并不是“永续经营”所必需的。至于企业为什么要长寿、要永续,日本松下电器(今日的PANASONIC)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名言可以概括一切,即“企业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器”。

建立正确的经营战略体系

建立正确的经营战略体系是急需走的第二步。


正确的经营战略体系,能够引导我们的外成长这个轮子转动得更理性、更智慧,使核心竞争力更清晰,这是企业长寿、永续经营的基础。


经营战略是什么?是寻找一个好项目吗?是引进几部先进设备吗?是买下世界级品牌吗?不完全是。它们只是狭义上的经营战略。


经营战略是经营理念、愿景(梦想、蓝图)、使命、生存领域 (domain)、经营方向(即上述所说的狭义上的经营战略)的综合作用。也就是说,为了能永续经营,各个企业必须知道自己的经营理念、愿景、使命、生存领域以及3-5年的经营方向是什么。这些概念,在各个层次,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图2所示)。



第一层是愿景、使命、理念,它们一般是创始人给企业注入的灵魂,是公司治理的依据,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的DNA,是不断创新的土壤,是制定经营方向的前提和员工行为的准则。它一般不随时代而变迁。而是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为什么有的公司会断送在第二代、第三代或职业经理人的手中?大多数原因,是因为第一层本身就没有确立,或没有被传承。如果同仁堂不传承它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理念,那么,它马上有可能变成追逐利益的机器,与制造假药的那些公司为伍。这一层次的建设,绝不能是为了上市的包装和摆设。


第二层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领域 (domain),大变革时期也许有改变的需要,但大多数长寿企业都是坚持几百年主营不变。当然也有像丰田那样有着“一代一业”理念的公司。生存领域要不要转变,与经营理念密切相关。在好的企业,至少它要被深耕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第三层经营方向,即狭义的经营战略。明确企业3-5年的行进方向。这一层,需要当代经营者对第一、二层的深刻理解,对当下企业内外环境的准确把握,需要前瞻力和与时俱进能力的完美结合。经营者必须紧随市场变化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或新业务,保持资源与业务间的最佳组合。第三层经营方向的作用是,推陈出新,创造顾客,保持利润的稳步上升,给企业注入生命力。所以,好的经营者,应该是“上工治未病”的“上工”。


对于成熟的先进企业来说,表面上,他们只是调整一下狭义的经营战略,关停并转一些业务,推出一些新的产品,就能使企业成功转型,实际上,是因为他的企业第一层和第二层铺垫很健全。这是无形资产,对当代经营者的战略决策过程,起到非同小可之用。


有的经营理念由于时代的局限,需要一两代人完成。三井集团,一般以三井高利在江户(今东京)开办吴服店“三井越後屋”(后来的“三越百货”)作为起点。至今已经有330年的历史。三井高利的年代,正赶上经济繁荣,江户人口猛增的成长期,所以,他的经营特征是“创新”“扩张”,用现代话说,就是通过“低价零卖”的商业模式,把高端的和服变成了老百姓买得起的商品,然后规模取胜。在当时成了同行业的“搅局者”。同时还开展银两汇兑等业务。到了三井高平时代,政府实施“奢侈禁止令和紧缩政策”(享保改革),对内,高平需要面对过分扩张产生的不盈利店铺处理、剩余人员安置等问题。这在当代也同样是个棘手问题。于是,在被称为三井家法的“宗竺遗书”中,虽保留了高利的遗言,但是,从加进的内容看,高平更强化了与“存续经营”或“永续经营”有关的理念和制度。比如,禁止做投机买卖,主业的服饰和汇兑以外,无论多么有魅力的领域,禁止涉足等。于是三井在相当一段时间,在这两个领域开始了精耕细作。这样使得三井家乃至后来的三井集团有了“永续经营”的基因。


日本长寿企业80%有经营理念,寿命在200年以上的,有80%主营领域是连续的。还有调查表明,经营理念与利润也成正比,经营利润额(日元)为3000万以下的企业,49%有明确的经营理念;3000万-1亿的为61%;1亿-3亿的为69%;3亿以上的达78%。也就是说,利润高的组群中,近8成的企业有明确的经营理念。长寿企业的经营理念很多是以家训、家法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其内容多为中国人熟悉的修身齐家类的。可贵的是,他们能沉下心来年实践上几百年。

启动内功的轮子

转换经营模式的第三步是练内功。


内功之一:“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内生了持久创新力和改善力


如上所述,日本的长寿企业中80%坚持主营业务不变,比较专一,给持久的创新提供了环境。日本企业推出产品或服务时,追求的是让顾客感到更满意、更周到、更好用、更愉快、更方便、更美观、更干净、更整洁、更放心⋯⋯这种“追求完美、注重细节”的习惯,内生了日本企业在某一领域的持久创新力和改善力,外显了高水准的产品和服务。


首先看看产品。你认为打针疼是天经地义,可是仍有企业愿意用30年积累的深冲技术研制出一种全新的产品——无痛注射针头,它的针尖模仿蚊子嘴的大小和形状,突破了已经被理论物理学家们认为人工不可能加工的精度。当你的企业准备放弃越来越不赚钱的圆珠笔领域时,会有日本企业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最终研制出可以涂改的圆珠笔,平均售价高出普通笔的十几倍。你可能认为用铅笔写的字粗细不均是在所难免时,日本企业会开发出一种写一笔就可以自动转一个角度、以保证每一笔粗细均匀的自动铅笔,当然价格不菲。发现炒菜、炒饭的厨师容易得腱鞘炎,就有企业花上1年乃至10年,仿真一流厨师的动作技巧,开发出自动炒锅。大米造酒,历史悠久,技术也成熟。但仍然有日本企业会对其味道精益求精,他们细心研究一粒大米中哪些部分对味道好,哪些不好,为了最大限度地去粗取精,潜心研制出把大米切割成扁平形的切割技术,该企业的酒2009年被选入日本的国宴酒。


其次看看服务。在你已经习惯打开出租车门上车,对此没有任何不满的时候,会有人替你想到手拿东西上车不便,便把车门设计成可以自动开闭的。假如你去一家便利店,不经意买一个三明治和一瓶热茶,店员会细心地问你是否需要冷热分开装袋。当你想装修部分房间时,他们为了不影响你的正常起居及公共环境,在施工前,把家里的地面、家具、楼道、电梯里都整整齐齐地铺盖好塑料布,甚至楼道里的扶手也不会漏掉,每天完工后,家内外帮你打扫得干干干净净。在日本,大一点的公寓都有垃圾房,整洁有序,一尘不染。


生产过程也是如此。就是顾客看不见的地方,日本人也去追求完美。比如线路板的设计,除了符合技术要求外,还很在乎走线是否合理,看起来是否简洁美观。委托中国厂家生产的日本企业,大多都有专人全程跟踪生产过程,无论是食品还是服装。


在营销学中,经常会提到需求 (Needs) 和渴望 (Wants) 的概念。需求(如手机)很容易被发现和满足,所以竞争较为激烈,从而导致商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即由一种需求所能够带动的收益时间会相对缩短。而渴望(如苹果iPhone),是需要挖掘的顾客更深层的需求,持续把握它,并为之优化、创新,不仅可以赢得市场,还能够领先他人,收获品牌、利润和核心竞争力。追求完美和细节,赋予了日本企业这种营销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仍会有顾客为日本产的一个指甲刀付8000日元、为一把雨伞付3万日元、为一套化妆笔付6万日元的缘故。


内功之二:集合全体员工智慧的能力


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开始流行“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一词。“知识管理”,就是将个人的经验、技术、知识转变成“组织智慧”的过程和方法


如前所述,美国、中国等以“外生成长型”经营为主的企业,更多依赖精英的力量,习惯于通过猎头公司从外部高薪聘请人才,而精英所拥有的一切能力,也会随着精英再次被挖走而从该企业消失,转移到其他企业。这种企业内知识传承的困扰,正是“知识管理”被提倡的原因。


而有着内生持久力的日本企业本身就蕴藏着“知识管理”的智慧。它表现为“提案制度”,这是一个“集合全体员工智慧于企业”的制度。


丰田生产方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精益的生产管理方法,以“即时生产 (Just In Time)”、“看板方式 (Kanban method)”而闻名。但自1942年由大野耐一公诸于世以来,世界各国的企业都在模仿学习,中国企业也自1972年以来就开始学习,可是至今并没有多少效仿者可以超越他们的水平。因为模仿者往往没有真正学到其精髓。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是“全员参加的提案制度”。现被称之为“改善马拉松”,全世界的员工都参与其中。“即时生产”和“看板方式”是看得见的成果,是方法,学起来不难,而“全员参加”和“持续改善”,是文化,是功夫,学到手不易。就像练书法、练拳法一样。


在丰田,“提案制度”问世60多年,这也是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用员工智慧被进化的60年,至今每年仍然有60万个提案诞生,有90%以上被实施。这也就不难理解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为什么不易移植,不易超越了。


日本很多企业都有这种功力。五十铃汽车公司,是一家卡车企业,90年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关闭川崎工厂,大中小三千多种类型的卡车,要同时在相模工厂生产。在小面积的厂房生产如此多品种的卡车,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用一条生产线。但这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他们靠着一线技术人员和员工的智慧,而不是高薪聘请的专家,用了两年的时间,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设想。


除此以外,集合集体智慧的方法还有不少,比如公司善待员工,给每个员工提供挑战自己的环境,于是就有员工(磨具工)研制出世界最小的齿轮,只有100万分之一克重(在一粒小小的生大米上,可以放上数不尽的小齿轮)。尽管这种齿轮的用途还是未知的,可是该公司却因此而闻名国内外。


“提案制度”的主要功效是:员工的点滴智慧,汇成了持久创新和改善的源泉,员工获得成长,企业收获“低投入高产出”的竞争能力。这一竞争力比外成长型的“高投入高产出”更具生命力。


永续经营观,可以使企业更加关注顾客,增加抗风险能力;健全经营战略体系,是企业以及全体员工走正确方向的保证,也能使外生成长能力得到理性的发挥;内功能使企业在自己开辟的领域中,形成精耕细作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理念的确立传承和内功,是一个漫长而持之以恒的过程,这个功力不仅可以防止中国企业或品牌频频陷入窘境,它更可以使企业内生出“永续经营”的生存能力。这一经营模式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提高持续盈利的能力,并拥有以长期的信任积累为基础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