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要想在“血雨腥风”般残酷且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胜,获得成长发展,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
刚刚创办京瓷时,我曾以马拉松比赛做比喻,对仅有的27名员工讲述什么是企业人的长跑比赛。
“对于企业人而言,企业经营就如同一场长达42.195千米的马拉松比赛,我们这家企业创立于1959年4月1日,这一天就是我起跑的日子。”
我对干部员工们说道:“马拉松比赛在14年前就已经开始,可能大家对于这个14年没有概念,就是说马拉松比赛早已开始了,现在跑在最前面先头集团的是1945年起跑的那些选手,他们已经先跑了14千米,而我现在才刚刚准备加入比赛。”
“跑在先头集团中的那些人,有的是财阀系企业人,有的是原先担任旧财阀董事或部长等要职,在财阀解体后成立新公司,成为领导者的人。他们都是以前跑过马拉松的老手。
另外,还有在混乱中崛起的暴发户,他们是新手。就是说,这些老手和新手在14年前同时起跑了。在那之后,还有一些人陆陆续续起跑,先头集团已经先跑了14千米,我才刚刚起跑。”
我向大家说:“先头集团已经到达了14千米的地方,而我对于企业人的马拉松没有任何经验。我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时间很短,经验也少,所以我想,无论如何先要全力奔跑。”
“本来,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参加这场企业人的马拉松比赛。我从乡下刚刚进城时,看到‘好像在举办马拉松比赛’,于是站到路边看热闹,结果被人从后面推了一把,踉踉跄跄地跌入赛场,稀里糊涂,步履蹒跚地跑了起来。
还有其他一些人也陆陆续续地加入了进来。
因为比赛已经开始了,围观者觉得我似乎跑得不错,都给我加油鼓劲,催促我快跑,于是我没有办法,欲退不能,只好跑了起来。
”
*
摘自《心与活法》曹寓刚 译 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既然已经跑了起来,当然不希望在比赛中丢脸,于是我如脱兔一般地向前飞奔。
看到我这么跑,其他人对我说:“你知道什么是马拉松吗?一开始就跑得这么快,跑个几百米就一定会气喘吁吁跑不动的。马拉松的赛程有42.195千米,如果一开始就不留余力地奔跑,是跑不到终点的。”
但是,我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了今天。
虽然这对我来说已经是百米冲刺的速度了,但对于一流马拉松选手来说,可能只是他们长跑的正常速度。
我如果以自己跑马拉松的速度慢慢悠悠地跑,根本就不可能跑出什么名堂。
我认为,出发时就已经落后了14千米,如果再以自己长跑的速度去跑,那就根本连比赛都算不上了。
如果这样的话,参加比赛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下定决心,即使中途倒下,我也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坚持奔跑。
但是,这样没过三个月,大家就已经不行了,于是纷纷对我说:“你说的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确实很有道理,但这样下去身体就受不了了,希望能改一改。”
这个时候,我又重提了一次马拉松比赛的比喻。
“你们说得没错。但是,我们从事的是精密陶瓷行业,这是一个与既有陶瓷产品完全不同的全新领域。
凭借在这个领域的努力,我们希望成为原町第一的公司,成为原町第一后,要成为中京区第一,然后成为京都第一,接下来还要瞄准日本第一,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这些人并没有了不起的智商。不仅脑子不是特别聪明,而且也不是特别有智慧,剩下来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努力了。”
“如果我们只是付出普普通通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程度大家都能做到,换句话说,就算别人不付出这样的努力,但别人脑子比我们好使得很多。如此一来,如果我们只是普普通通地努力,别说没法缩短这14千米的差距,恐怕这个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还请大家暂时保持这样的速度,如果我们超速奔跑,应该会看到与领先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把速度降下来,现在我们还是继续努力吧!”
*
摘自《心与活法》曹寓刚 译 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保持全力奔跑的状态,
过一段时间,这种状态就变成了常态
我对大家说:“目前还请大家努力保持这样的速度”,呼吁大家保持全力奔跑的状态。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这种状态就变成了常态,谁都不再提“稻盛先生,是不是要把速度降下来?”之类的话了。
大家的身体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速度,就以这种速度不断突破。
而且,我们这些人似乎还是有点能力的,在付出非同一般的努力之后,我们这些新手全力奔跑的速度似乎远远超过了马拉松选手的速度,公司得以快速成长发展。
我们逐渐看到了曾经领先14千米的集团的背影,这样一来,我们信心大增,追赶时的心情就非常愉快了。
而且,当第二集团中跑得较慢的选手离我们越来越近时,我们更是气势大涨。
我绝不会忘记,公司股票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前一天的景象。
当时滋贺县的蒲生工厂还是主力工厂,那里有一个操场。
我们买来松木,在操场中央搭起一个高台,在操场上点燃几处篝火,铺上垫子,全体员工都席地而坐。
然后,我用操场正中央的大喇叭对大家说:“明天我们就要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二部上市了,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在这里,我想向大家表示感谢,正是因为大家的努力,我们才能走到今天。”
接着,我讲到创业时提到的那个马拉松的比喻,向大家呼吁
:“明天,我们就要追上第二集团了。但愿我们能跟跑并超越第二集团,成为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上市的企业集团,追上第一集团。”
到那时为止,我们确实是超速奔跑的,证据就是原先14千米的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离先头集团越来越近。
而现在,因为大家早已习惯了以这个速度奔跑,所以没人再说要把速度降下来之类的话了,全力奔跑变得理所当然了。
而且,大家越来越兴致高昂,进入了“让我们再跑快一点”的状态。结果,仅过了几年,我们就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成功上市了。
大家可能还记得,当时京瓷的股价很快就超过了位列第一的索尼,创造了全日本最高的股价。
此后,京瓷还打入了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中心的“纽约马拉松”,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立志成为世界第一、日本第一时当然需要这样的气魄,但即便是立志成为小镇第一,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气魄,否则不管在多小的小镇上,都难以成为第一。
挑战别人认为根本无法达成的、艰难的事业,其中蕴含着企业成功的关键。
*
摘自《心与活法》曹寓刚 译 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只有以百米速度跑马拉松的这种努力,
才称得上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正如京瓷所做的那样,只有以百米速度跑马拉松的这种努力才称得上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问诸位经营者:“你们努力吗?”
大家会答:“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
但是企业经营就是竞争,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这种半吊子的努力就不奏效,我们就难免失败和衰退。
仅仅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
要想在“血雨腥风”般残酷且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胜,获得成长发展,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还包括必须每天不断地持续。
换句话说,
千万不可忘记,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步一步踏实努力积累的结果。
企业发展的要诀一点不难,认真做实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精益求精,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此而已。
希望大家都理解这个道理,一年365天,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只要不间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诸位的公司定能成为自己想象不到的伟大企业,诸位的人生也会更充实、更美好。
*
摘自《企业经营的真谛》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