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碧”“小白兔”“老干爹”“阿里爸爸”“辛巴克”……为了防止别人恶意抢注相同、近似商标,很多知名企业在商标注册上“山寨”了自己。对此,有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指出,“防御性”商标注册是大企业的常见做法,“知名品牌这么做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避免未来的口水甚至法律战。”
日前,创维发布品牌维权声明,指责拼多多中所售“创维先锋”、创维云视TV、创维e家等,涉嫌假冒。伴随拼多多事件的不断发酵,知名商标与“山寨品牌”之争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事实上,不少知名企业早已未雨绸缪,注册了大量自己品牌的“山寨”商标,如可口可乐注册了“雷碧”、大白兔注册了“小白兔”、老干妈注册了“老干爹”、阿里巴巴注册了“阿里爸爸”等。对此,有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指出,企业在商标注册上“山寨”自己被业内称之为“防御性”注册,是大企业的常见做法。
企业在商标注册上“山寨”自己非个案
“我才知道,雷碧这个商标是雪碧为了防止山寨注册的。然后随手查了一查,发现还不止是可口可乐这一家。”近期一些“雷人”商标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大白兔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把大灰兔、大黑兔、小白兔、金兔、银兔等十几个近似商标都注册了,老干妈注册的是亲属系列:老干爹、老干娘、老干爸、干儿子、干女儿、老姨妈……”
↑冠生园注册的部分商标
对此,记者登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网站进行了查询。
根据查询信息显示,知名企业注册自己品牌“山寨”商标的情况并非个案。
例如,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名下,除老干妈、陶华碧老干妈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之外,同时也有包括“老干爹”“老干爸”“老姨妈”,以及“陶老干爹”“陶老干爸”“陶老干爷”等注册信息。
↑星巴克注册的部分商标。来源: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共计持有2064个商标,除了众人所知的“五粮液”外,该公司还注册了“六粮液”“七粮液”“八粮液”等;还有以各省简称为前缀的“五粮液”变种,比如“甘粮液”、“京粮液”、“贵粮液”、“陕粮液”等。
最近刚刚杀入外卖市场的星巴克在注册商标上也是不遗余力,除了“辛巴克”“新巴克”“兴巴克”“星巴特”等读音近似商标外,星巴克还注册了“三巴克”“生巴克”“巴克”“星巴”“星克”等在文字上相近的商标。
“山寨”自己是“防御性商标”策略
事实上,一些大企业大品牌往往会注册一些看似“山寨”、其实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特别是近似性的商标,业内称之为“防御性”注册。
专业人士指出,例如阿里巴巴除了注册自己的商标外,也注册了不少近似商标:阿里妈妈,阿里爸爸等等。小米公司为防止“傍品牌”,主动把蓝米、紫米、桔米,甚至连爆米花、虾米等都注册了。
↑小米注册的部分商标
“这是出于对自己品牌的保护。”恒大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人士指出,举例来看,阿里巴巴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影响力是巨大的。从阿里巴巴延伸的谐音阿里爸爸,到阿里叔叔、爷爷奶奶等等“阿里家族”,如果阿里巴巴自己不去注册,则不排除有可能被傍品牌的投机分子所注册。
↑阿里巴巴注册的部分商标
据了解,商标法的一般原则是“注册在先”,谁先注册商标,法律保护谁。同时也有例外,尤其是《商标法》第31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但总体来看从维权角度来说,一旦商标被其他企业“注册在先”,再要维权,举证责任、诉讼维权等成本相对更大。
因此,很多大型企业采取了注册“防御性商标”的策略,即在主运营的商标之外,同时注册若干相似商标。
“知名品牌这么做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主要是避免未来的口水甚至法律战。”上述人士分析强调,商标是企业的生命,代表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对增长品牌认知度有很大作用。也正是基于商标这种重要的品牌意义,也就不难理解大企业对于商标的防御性“抢注”了。
“防御性商标”注册是大企业常见做法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一些品牌企业为了保护商标会进行防御性注册,这种防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是对于核心品牌,除了主流业务的产品类别之外,在其他类别上也进行注册,也就是说尽管目前还没有其他领域的业务开展,但不排除未来有可能进军相关领域。另一种防御,除了直接注册核心品牌商标之外,还注册有一定近似性的商标。
比较来看,后者的注册方式也就是近似性商标注册的防御性更强,可以防止其他人注册有近似性的商标,导致与企业原有商标混淆或不易辨别。
赵占领指出,所谓防御性注册有利也有弊,其中较为直接的不利因素首先是注册得过多会提高商标注册成本。另外,一些申请注册的商标如果长期不使用,也有可能被撤销。“因为商标资源是有限的,注册不用其实是浪费。”赵占领指出,根据相关规定,连续三年不使用的闲置商标,在有其他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则该注册有可能被撤销。
他同时指出,防御性商标注册是大企业中的常见做法,总结来看,这是因为大企业对品牌保护的要求更高,资金也更雄厚,可以在商标保护方面投入更多成本。与此同时,对于常规的商标保护方式来看,赵占领建议,还应注意进行日常品牌监测,包括竞争对手与品牌相关的市场监测,以及竞品商标动态的跟踪,一旦发现被仿冒的可能风险,应通过法律手段进行阻止和维权。
美国多家律所对拼多多发起集体诉讼
拼多多股价从上市时的26.5美元一路走低,上一交易日,拼多多以19.07美元收盘,跌幅超28%。拼多多上市不到10天,价格便大幅下跌,引发投资者不满。美国多家律所宣布将代表投资者展开对拼多多的集体诉讼,目前已有6家律所发布链接,邀请购买了拼多多股票的投资者们填写信息,加入诉讼。
据悉,“集体诉讼”为美国股市特有的制度,目的就是惩罚违规违法的上市公司、保护投资者利益。
目前,美国的多家律所已经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对拼多多“证券集体诉讼调查”的消息,包括罗森律师事务所、夏尔法律公司等。夏尔法律公司表示,它正代表拼多多的投资者调查索赔。
资深互联网评论家葛甲对记者表示,拼多多被美国多家律所发起集体诉讼一事,是商业模式存在某些灰色空间的公司在IPO之后通常会遇到的事情,一般来说起诉一方的主要诉求点在于信息披露不规范,风险提示不到位导致股东遭受损失等等,多是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出现的。一些律所会主动征集受到损失的股东成为委托客户去打官司,按照标的赔偿额度收取相应的费用。
他认为,接下来比较重要的条件,是中国监管部门对于拼多多的处理意见如何,这将成为集体诉讼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处罚结果过于严厉,集体诉讼将会更多,而拼多多的胜诉希望就会比较渺茫,官方的意见向来是司法实践中最重要和最可靠依据。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拼多多的股价表现,如果后期能够股价冲高并维持在一定高度,集体诉讼的力度也会大减。“
官
司即便要打下去,这类官司一般来说都不会历时多年走到最后,处理方式或者是选择庭前和解,或者是选择庭中和解,即便公司有错,也最多是和解支付一部分不算太多的赔偿金,不会伤及公司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