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他妈说过,
人生就像一块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就像你每一次回家,
也完全不知道你的亲生父母和各种亲戚,
又要给你出什么样的考题,
这种期待见面却不知道对面招数的设定,
我们称之为,
薛定谔的春节。
——「春节自救指南」
春节自救指南来袭~
一曲高歌唱尽国人春节窘境,专治父母逼问、亲戚围堵、熊孩爆炸、隔壁老王等春节顽疾
以往我们的春节是真的春节,满世界都是烟花雨和糖果盘,每一次都期待过年!
忽而一长大,春节回家的恐怖就出现了,被各路亲戚超负荷关心所引发的那份压力,比工作和学校的压力更甚!
而且歌里所唱的每一句都是赤裸裸地现实~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的人生。
虽然神曲好听好玩,不过听完笑完后库管还是一脸蒙逼
大过年的总不能跟七大姑八大姨打嘴炮啊
他们也许可能大概真的"都是为你好"
我们又没读书读傻
还是得以智过节
今天最会说话的
“奇葩说”团队
的主创人员,来教教你过年回家如何应对各种尴尬局面,以及如何跟各种人能好好聊天的话术技巧。就来教教大家怎么跟人说话,以及如何好好说话。
在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场合,打造你自己的话语权,成为给大家留下印象深刻的“那个人”
。
春节就要来了,回想这一年,平时没办法陪在父母身边,打电话的时候是不是也草草了事——拿起电话,父母不知道说些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大家三分钟结束战斗?
与职场话术一样,表达情感其实是一种说话技巧,我们只要能做到简单的三步,就能把说不出口的话婉转地表达出来。
Step1
用细节让他们安心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与其让他们胡思乱想,不如老老实实跟他们汇报生活现状,让他们安心下来。
我们打电话时不妨“事无巨细”,跟他们说自己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撸了什么美剧,跟哪个朋友去吃了什么饭。一个有心情跟父母说生活细节的人,基本上过得不会太差。爸妈只是老了,不是傻了,细节暗示比在电话里信誓旦旦更有效。
Step2
用问题使他们舒心
我们在电话中有意识地、高频度地征询他们的意见,可以使他们有依旧是权威的幻觉,从而老年生活更加舒心。
当然,工作问题最好就别向他们提问了,最好问一些他们得心应手的生活常识问题,比如:“妈,排骨汤该怎么炖?““怎么样洗衣服会没有静电?”“夏天该吃什么水果比较健康?”然后耐心地听取答案,并做出恍然大悟的回应。
Step3
拿对比使他们开心
人年纪越大,越会无可避免地被社会边缘化。这个画面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爸爸妈妈辈在一起聊天,基本上十分钟之内就会开始聊儿女。父母们最大的社交压力就是在儿女这个话题上没有隔壁王大妈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经常在通话中给父母提供值得他们骄傲和炫耀的话题点,争取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别再让不善表达成为自己的借口,好好说话也并不是要把话说得漂亮好听。这三个步骤,虽然是话术之道,其实更是哄父母开心、让父母安心的行孝之道。
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好好为人。
春节假期越来越近,大多数人除了归心似箭,是不是还在纠结:给父母买的东西怎样让他们欣然接受呢?我们经常面临这样的窘境:本来想为爸妈买点什么,提升一下他们的生活品质,让他们也享受享受。结果他们不是说这个不要,就说那个有了,千方百计地不想我们花钱。
那有没有真正解决这个沟通难题的方法,能够劝说父母接受我们为他们花钱呢?这里有两个简单的小窍门,好学又实用。
方法1
:
找衬托
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告诉父母,你想给他们买的你早就消费过了,而且这是你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费。
因为, 这招就是彻底打消父母担心你因为想要孝顺他们选择苦了自己的疑虑,让他们相信你有分寸,确实不是什么大开销。
另外,你还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出去吃饭的选项,一个是你的最佳选择,另外一个可以更贵一点儿,但也是你推荐的。
方法2
:求帮忙
求帮忙其实是指把你想为父母做的,变成求父母为你做,让父母帮你一个忙。
比如,你想给父母买一台空气净化器,先问他们的意见:“诶,爸,最近雾霾太严重了,我想给自己那套房子添个空气净化器,你们觉得怎么样?”
最后提一下,在这之后,最好能时不时地聊聊这次消费体验,帮父母回忆这些消费的好处。要知道,劝父母同意自己为他们花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种习惯的转变。
这两个看似心机的说话之道,本质是
体谅父母的体谅,成就父母的成就
。希望在这个春节假期,我们都能学会好好说话,让父母能开心地接受我们的孝心。
春节假期将至,归心已经以比北风更快的速度来了,再过几天,雾霾将不再是事儿,让人糟心的是将变成各路亲戚朋友的“悉心”问候,虽然心里一堆大写的“关你屁事”,可笑容还得是标配,这时候如果有一张”笑笑就能不用说话”符,花多少钱都认。
问题是,你笑没用,七大姑八大姨对这类挖掘隐私的问题永远秉承着”
工匠精神
“,逼不出答案不会罢休。可你既不想回答又不能冷场,这就有点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