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是行业晴雨表,反映、预测行业现状及未来走向。
5月28日,2024 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在此迎来一场国际化盛会。本届展会由法国高美艾博展览集团、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北京爱博西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共吸引75个国家及地区的5000余家参展商,展品超过35万件。
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年的西雅食品饮料展又反映了市场哪些新趋势?
速食赛道持续“高热”
方便速食行业从起步阶段的产品单一,经历了城镇化红利和大规模流动人口带来的高速发展,到外卖行业竞争,再到外卖行业低价补贴风潮过后和方便速食的转型升级带来的行业回升,目前呈现多元化的竞争业态。除了传统的品类领导者方便面外,近年来,螺蛳粉、酸辣粉、自热米饭、自热火锅、方便米饭、方便米线等品类逐渐迎来高速发展,各细分赛道也渐次角逐出了“头部玩家”。
如将各细分领域再做横向对比,不难发现,粉类、米线类等外卖渗透率低的品类,相较于自热食品类,或将在未来爆发出更多的机会。
此次西雅食品饮料展速食品牌展区的人流量最为明显,尤以满小饱、好欢螺、食族人等品牌展位为代表。一位来自湖北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品质不再是市场考验速食品类的唯一标准,品牌在消费端的声量,以及年轻人对品牌的实际接受度也越发成为渠道商考虑代理的核心问题。”
“健康”休食仍是主力
中国休闲零食行业近年来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食品行业中的耀眼明星。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休闲零食的需求逐渐从单纯的口感满足向追求健康、营养和多样化转变。这一转变推动了行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预计到2025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769亿元。
图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从产品品类分布来看,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三类分别为糖果、巧克力和蜜饯,种子及坚果炒货,以及香脆休闲食品。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演变,预计到2026年,市占率增长前三的品类为休闲蔬菜制品、种子及坚果炒货和调味面制品。
从此次西雅食品饮料展实际的呈现来看,零食赛道健康化趋势较为明显,果蔬冻干类零食、鲜制零食成为此次展会亮点。
果酒迎来品类新机遇
随着当代消费者生活的社交属性与节奏发生较大改变,他们对于饮酒的态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此外,女性消费群体的崛起更是让酸甜口味、低酒精和高颜值成为受欢迎的关键词,让果酒市场迎来了新发展,茅台、泸州老窖、江小白等酒企也都已经开始布局果酒市场。
与社交场景下有目的的饮酒不同,这届年轻人的喝酒主题是“悦己”,喝的是快乐,要的是微醺的感觉。在这种饮酒主张下,果酒市场需求在不断走高的同时,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一、二线城市成为消费主战场。
有关数据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是果酒消费的主战场,销售占比为18.8%;新一线城市销售增长迅速,占比为12%,四川、辽宁、山东为潜力省份,四线、五线城市市场份额巨大。
低酒精度、口味甜、价格适中,恰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据观察,果酒当前的核心消费人群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而且日渐崛起的“她力量”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线上渠道驱动,新兴品牌成长迅速。
直播风口的到来,以及线上渠道的逐渐完善,为果酒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直播方面,李家琦直播间卖出了20万瓶梅见青梅酒,李子柒酿果酒的视频也在社交网络上发酵出果酒风。
对于果酒品类来说,市场上还尚未出现现象级的爆品。因此,品牌将要面临挑战和机遇就是,创新速度的要求更多、更高,但新品牌可以拥有与老品牌几乎同一起点的起跑线。
口味、包装做“减法”
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对食品饮料的制作工艺、原材料和包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并不是越复杂越好,相反是更加简单。
一方面,在制作工艺上,“烘烤”正在代替油炸,品牌对原材料的选取也更加讲究。另外一方面,“减盐”正在流行。相关数据显示,94%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试图减少盐的摄入量,而天猫超市发布的“柴米油盐”生活小趋势显示,95后家庭平均比85后每天少吃3克盐,其中三成95后用薄盐生抽代替食用盐。
除了食品本身的“简单”,在包装上,品牌也走起了极简风格。展会上,不难发现,相较于过去一些品牌力图通过包装,制造视觉冲击,打造“视觉锤”,当下的更多品牌开始选择从包装材料、外观设计等方面开启“瘦身”,包装简单、卖点明晰即可。
国货情怀方兴未艾
基于本土品牌独具的原料及口味优势,国货品牌在零食市场的话语权要远高于其他海外品牌。在去年淘系平台零食、坚果、特产行业的热销品牌排名TOP20中,就有11个国货品牌,排名前三的正是国货休闲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百草味。
在西雅食品饮料展我们也不难发现,单从直观的人流来看,中国品牌展区的人流量明显高于外国品牌。而在一系列以国货为卖点的品牌中,“老字号”“非遗”关键词成为品牌传播焦点。如休食赛道的新大康亮出了“浙江老字号”“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速食赛道的好欢螺也用“24年匠心品质,非遗技艺传承”的概念与竞品形成认知区隔。
伴随着消费自信的回归,国货情怀的进一步挖掘将是更多品牌博声量,创销量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