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网

高考恢复40周年了,高等教育出现了某种偏差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6-07 22:47

正文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高考前谈谈大学教育


今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昔日的高考状元今何在?高考状元们都成为人生赢家了吗?或者如网络传言中生活得那么不堪?新浪微博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回顾:他们随机采访多位当年的状元。结果发现曾经的状元们如今境况迥异,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成为游戏主播,有的在北上广成家有娃有房有车,有的依然还是单身、租房、北漂、蜗居、坐地铁骑自行车上班…人们简单地认为多学知识、上好的大学就能够帮助自己未来在人生的事业上获得双丰收。在大学里,除了专业课程、专业知识之外,一定能接受到大学之外得不到的教育。而在一流大学里一定能学到很多在二流大学学不到的东西。

说实话,近些年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某种偏差,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求“术”,而不是求“道”,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理所当然的将求学和谋生联系在一起,求学的过程中功利心强,实用主义至上,将大学“一纸文书”看成是混世的“铁饭碗”。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到了大学毕业时依然会很茫然,而许多所谓名校毕业的学生一生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转而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无谓的压力。长此以往,即使很多人最终从名牌大学毕业,也很难想象他们会真正“求知若渴”“终生学习”“大有成就”,也许就会成为北大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1
大学的“术”与“道”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拥有现代知识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担当的人才。高等教育诞生之初,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求“道”而非求“术”。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潜心办学,招收了大量门徒,师徒不仅一起读书,而且一起生活。东方先哲孔子,广招门徒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不但传授他们学问,而且还是他们的人生导师,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亦师亦友”来形容。与今天大多数老师只单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不同,孔子和毕达哥拉斯很多时候教授的是所谓“大行之道”,而非“混世之术”,那个时期,东西方在高等教育上的理念并没有大的区别,传道的重要性要高于授业和解惑。现在高等教育似乎意识到“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根本的重要性,高校思政会之后,全国上下呼唤课程思政改革,说白就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回归: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

2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吴军在《大学之路》的书中有一个段关于教育很有趣的比喻: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就荡然无存了。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就尽可能的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学习的兴趣和广泛的知识面是自我教育长久的关键因素,此外,没有良好的通识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当我们大学毕业以后,我们的同伴大部分不会再坚持学习了,只要那时候你还在不断的完善自己,你就能够赶上并超过很多人。

3
读大学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


如果有一天大学变成了仅仅传授知识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大学被线上教育颠覆是迟早的事。实际,并非如此。也就是说,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取知识。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有无数种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手段,传播信息的成本是低到忽略不计的,效率高到不可想象。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多元。可是人们对于学习的地方却越来越单一,越来越提倡传统。我想由此可以看出,你们选择进入一所大学或学校求学,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其他东西。

一所大学有多少大牌教授,每年发表了多少顶尖学术论文,这些真的和你有关系吗?至少和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太大关系。别人家的孩子,听着牛逼,隔着很远。我们本科时期选择进入一所好大学,其实重要的不是这个大学排名有多高,这个大学科研有多强,这个大学大牌教授有多少,最关键的是将来四年生活在你周围的人的素质如何。好的大学,无非就是有一群整体素质较好的人组成。读大学时,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人甚于读书。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且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相互学习。他们相互交流,了解到最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学会独立的行为判断力。

4
好的大学在于好的约束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说:“大多数所谓培养自律的方法本质上都是找到合适的他律。”对事业成功来说,坚持比能力更重要。天才人物很少,大多数人都是资质较为平凡的人,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成功呢?靠的是坚持,能力往往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力是坚持的结果。大多数人的失败,不是由于天生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坚持的不够久。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天才,也缺乏一定的约束能力,我们很难做到坚持的。解决办法就是主动加入一个好的约束环境,让他律代替自律。比如进入一所好学校,读一个好大学,加入一家好公司,进入一个好社区,才是最高效提升自我的方法。链接我们这个充满陌生人的链条是什么?就是别人对你的约束。那些愿意承担责任并且长期坚持的人,当然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5
传统教育需要顺应时代


近两年互联网飞速发展,催生出一批互联网教育产品,从线上辅导、线上培训,还是家教O2O均获得大量资本的投入。如雨后春笋井喷的互联网教育让有些人惊呼,未来是在线教育的天下,线下教育已死。甚至包括一些高校也存在互联网恐慌,开始对传统教育产生质疑,大有线上教育取代传统教育的趋势。当然,线上教育颠覆不了传统教育,但是互联网将会改变课堂的授课方式,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增强传统教育的魅力,改变人们思考和行为方式。

实际上,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传统教育行业就像一头沉睡的雄狮,虽然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的在线教育无法撼动它的霸主地位,但它的美梦也不是那么安稳可以实现的。线上教育在管理学生上还有改进的空间,线下教育也一样应该完善线下存在的诸如生源等问题。未来的教育行业应该是在线和线下相结合,并行发展的关系。尽管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仍然是教育培训行业的重心,但在线教育发展迅猛,尽管还有些问题急需完善,随着时代变迁和教育技术改革的进行,在线教育培训机构会成为教育行业的新生的重要一部分。

传统教育有生命力,不代表今天的高校教师可以高枕无忧。变化或许是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真理。互联网时代,私塾教育的回归值得教育者反思。教育者唯有自身熟悉、了解、掌握、运用好互联网,把握好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够在新时代游刃有余。新时期的教育者应该做到和学生既能“键对键”又能“面对面”。将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德和育心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仝泽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7328-1059458.html



更多阅读

状元出自高考工厂,你要还是不要?

磨蚀高等教育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