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战狼2》完全是因为随大流,本来是想先看《建军大业》的,后来看到电影院连票都抢不到,就还是先去看了战狼。总体说这个片子可以打75分,并不比一些好莱坞的片子差。到今天取得如此高的票房,很多人讲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我觉得片子本身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建军大业》同样有天时地利人和,尤其在演员阵容方面还更强大一些,,站到今天来看,完全不是战狼的对手。
坦白说我对战狼1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感觉,当初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火,剧情很有些莫名其妙,在集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之间左右摇摆。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军事方面的专业,吸引了很多军迷的观看。但战狼2就完全不同了,这是一部非常成熟的动作片,同时还因为里边保持了军事方面的优势,因此显得卓尔不群。
和1不同的是,战狼2有一个真实而宏大的背景,就是中国撤侨。这给了战狼2一个伟大的灵魂,强大的时代感超越了个人英雄主义和一般动作片的高度,完美的符合了大背景之下的小人物小故事的传播秘诀,在最后五星红旗飘起来的时候,实现了整个影片的升华,使其超越了动作片本身成为一个爱国主义大片。这一点和《湄公河行动》有相似之处,只是湄公河事件的高度,还没有办法和撤侨这种大事件相比。所以这个故事的背景取材,是非常巧妙的,比1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从影片拍摄的角度来看,这次提升也非常明显,大概是脱离了军旅之后很多镜头和剧情都可以放开手脚了。比如一开始的长镜头水下搏斗就先声夺人,这一组镜头拍的还是非常牛逼的,可以说类似007系列的开场,放到好莱坞也是一组很赞的动作戏。当然这也有一个国际背景就是非洲的海盗横行,这种编剧的方式非常好,有点类似金庸的武侠小说,时代是真的时代,故事是编的故事。
整个故事的推进没有什么拖泥带水的,基本就是从头打到尾,不过打的方式还是有很多创新之处,除了穿插的格斗之外,各种重型武器的使用让人大开眼界。一般说来,枪战片能有个火箭筒就了不起了,而这里火箭筒只是个起步,一直到坦克、军舰、导弹都有出场,尤其是结局前的坦克大战,还是很有意思的,之前布拉德皮特的《狂怒》我就特别喜欢,因为里面有很多罕见的坦克对战,这次能在《战狼2》中看到这个场景,让人觉得值回票价。故事中难得还穿插了两条感情线,一条延续了1,一条则是2中的患难真情,中间还有点小冲突,这个处理我觉得让吴京和女主的人物都显得非常丰满。吴刚老师的表演没问题,但人物塑造就单薄了许多,算是一个小遗憾。
很多人诟病剧情,其实确实编剧还是有些问题,虽然大框架和背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细节上漏洞太多。比如莫名奇妙大家争夺的陈博士,结果一上来就挂了。一般智商正常的人,看衣服和脸就知道谁是陈博士,女主一个美国脸冒充的莫名奇妙还有人信。再就是紧急情况以我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传统,就真的不能派一支部队进去救人么?这个桥段就还是美式桥段了,正规军不让进,弄一支雇佣的退伍小分队去看看。我们这可好,小分队也没有,就派一个人去营救,有些儿戏了。还有一个用弹簧床挡火箭弹我觉得有点太玄了,请军迷说说靠谱么?当然,最后的彩蛋也有点碟中谍的味道,荒山野岭的接到一个命令,这些模仿桥段让人似曾相识,也略有突兀,只是大家知道要推进剧情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瑕不掩瑜的也就接受了。
强行灌输爱国主义是《战狼2》的另一个特色了,自始至终的中国人的骄傲自豪强大确实能体现出导演的爱国心。尤其是老黑们对中国人的尊重,到也不算是离谱,据说在非洲中国人被抢劫也有特权,会把证照还给你。从另一个角度说,其实所有的人都有爱国心,老黑也知道中国人是来帮他们的国家的。举着中国国旗通过交战区,双方先停战等你过去再打的事情其实也是真事,所以看的很多海外游子热泪盈眶也就很正常了。这本中国护照的分量确实越来越重了,在多次突发灾难的撤侨中,中国部队的表现有目共睹,点一万个赞也不为过。微博上有很多海外的华人经常阴阳怪气,其实,他们在海外的地位提升,也都是国人在国内努力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这样的强行爱国主义还是应该的,比起美国系统性的输出英雄主义,我们通过文化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还在起步阶段,需要用力猛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张翰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很符合剧情,有点翻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