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事关房地产市场,多项税收政策调整! ·  昨天  
新华社  ·  获重要进展!祝贺我国科学家 ·  2 天前  
都市时报  ·  封顶!昆明将新增一家三甲医院!位置→ ·  4 天前  
人民网  ·  全国冠军!她才8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你行你上”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13 20:40

正文

《神逻辑》这本书的重点便是:

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在论证中都犯了哪些错误。

本文授权转载自精读(Jingdu999)


01


“你行你上啊。”


“不转不是中国人。”


“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你不是刚发工资吗?这顿饭就你请了吧。”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被这种掷地有声、不容反驳的“神逻辑”,惊得目瞪口呆,无语凝噎。


明知对方的话是“歪理邪说”,你却只能摆出王大锤式冷漠脸: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这时对方还气势汹汹地来一句:你不理屈为什么词穷了?


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面对神逻辑,除了哑口无言,难道就没辙了吗?


不,你还有这本行走江湖必备,终结谬误的神器——《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为什么总有理?》。



常言道,知奇葩才能治奇葩。在这本看似呆萌脸逗逼心,其实一本正经的书里,作者阿里·阿莫萨维介绍了几种最常见的逻辑谬误,帮助我们一眼识破神逻辑,迅速揪出对手的逻辑漏洞。


“用半小时读完此书,竟然觉得自己比之前至少聪明15%。”读过的都纷纷点赞评论。


下面,我们选出四种常见的神逻辑谬误,看看该如何识破并避开这类逻辑雷区。


02


小美说:我喜欢日本文学。


有人评论:你竟然喜欢日本军国主义文化,你忘了日本以前是怎么侵略我们国家的吗?你一点也不爱国。


这种评论,就犯了无关转移的“稻草人谬误”。


“树立稻草人”,是指有意地滑稽模仿他人论点,以达到攻击模仿出来的论点而非实际论点的目的。歪曲、错误引用,或将对方立场过分简单化就会犯这种谬误。


很显然,歪曲观点比驳斥证据要容易得多,也就能更加轻松地攻击别人。


《神逻辑》有个例子是这样的:


对达尔文主义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说:“我的对手试图说服你们,我们是从那些在树上摇来荡去的黑猩猩变过来的,这真是太可笑了。”


而这其实是对进化生物学的一种扭曲。进化论的实际陈述是:人类和黑猩猩在数百万年前拥有共同的祖先。


另一方面,这个模仿出来的稻草人论点通常比实际论点更荒唐,因此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这就有可能诱使你“中招”,偏离最初的论点,为这个更加荒唐的论点辩护。


比如你以身体不适拒绝喝酒。


其他人不乐意了:你不喝酒就是看不起我们咯?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这个意思,你很可能就端起酒杯连喝三杯。



03


网上曾有一篇走红的“小学生超强逻辑日记”:


如果不努力,成绩就上不去;成绩上不去,就会被家长骂;被家长骂,就会失去信心;再之后,如果不好好读书,就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两极冰山就会融化,全人类就会被淹死。


结论:所以,为了全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在剩下的几天里好好复习,不让悲剧发生。


强大的思维能力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而实际上,这种逻辑错误犯了“滑坡谬误”,其典型形式是:“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再接着就会发生Z”,从A推论至Z的过程就像一个滑坡。


而后通常会明示或暗示地推论:难道我们能容忍Z吗?绝对不可以,所以一定要反对A。


但这种逻辑的错误就在于,每个事件因果强度不一,有些因果关系相当微弱,有些缺乏任何证据,而只有毫无根据的猜想。


作者举了个例子:


如果你允许一个陌生人进入你的前院,第二天他就会登堂入室,第三天他就会吃掉你的宝宝。


类似的耳熟能详的例子还有:


要是允许同性婚姻,大家都不生孩子,人类就要灭绝了。


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将来肯定一事无成。


这些没有充分证据便轻率断定因果关系的推论,都是谬误的。



04


那个人长得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像好人。


小孩子喜欢乱说话,你怎么能相信一个毛头小孩的话?


这些就属于起源谬误衍生的人身攻击,意为“针对人”,常见的有两种:


“侮辱性人身攻击”,通过针对对方本身的人格、态度或阶级,而不是攻击其论点,以转移讨论话题,最终达到诋毁其论点的目的。


例如攻击某人:“你又不是历史学家,干吗不待在你自己的地盘?”而实际上对方是不是历史学家,并不影响其论点的价值。


“处境类人身攻击”,即用愤世嫉俗的眼光去攻击论证人。通常是对他们的动机作出评判。


比如最近明星印小天被骗婚一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


在一片同情声中,有网友评论:他是因为看上女方的家境才会被骗的。演艺圈那么多男演员怎么没有被骗?


人身攻击有时也通过“你也一样”的指责来成功转移话题。比如:说什么支持正版,难道你就没在网上下过电影吗?


书里也举了个例子。


约翰说:“这家伙肯定是错的,因为他没有诚信,只管问问他上一次为什么被解雇。”


杰克则说:“那你上次私吞奖金的事又怎么说?”


由此,讨论完全偏离了轨道。



05


《欢乐颂1》有个情节,奇点强行抱住了安迪,然而安迪将他推开了。奇点一脸无奈:“既然你不嫌弃我,为什么要推开我?”


奇点的这句话就犯了“虚假两难”的逻辑谬误。


虚假两难,也被称作非黑即白谬误,是指给出一个由两种范畴组成的有限集合,并假设讨论范围内的一切事物都必须属于该集合。因此,若拒绝其中一个范畴,便只好接受另外一个。


奇点的潜台词是:既然你不讨厌我,那就是喜欢我;既然喜欢我,为什么要推开我?事实上,喜欢和讨厌之外,还存在其他可能:友情关系;或者友情已达,恋人未满。


作者也举了个例子:


在狂热主义之战中,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你若不站在我们这边,便在狂热分子那边。”


事实上,存在第三种选择:中立;第四种选择:两者都反对;甚至第五种选择:对两者都抱有同情。


因此,对方提出的两种选择或观点看起来是所有的可能,但这些选择并不全面,没有囊括所有的可能。


关于虚假两难,不能不提一个经典的案例:“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只能救一个,你会救谁?”



06


思维错误、认知陷阱伴生于人类,细追究起来无处不在,不经意间却又无迹可寻。


理查德·费曼说过,科学研究的首要原则是:一定不要愚弄自己,而最容易被愚弄的对象恰恰是自己。清醒地认识这些逻辑谬误,不是为了批评指正别人,但至少也能不愚弄自己。


这本书后面还附上了24张卡片,再遇到蛮不讲理的神逻辑,念出咒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祭出卡牌”即可终结神逻辑。



作者:葫芦僧,精读主创,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已有书单300+,速读300+,微课300+,还有精读读友会,共学成长词典、共读好书等会员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官二代,却让梁启超惭愧、胡适膜拜、季羡林折服,晚年被一群学生折磨致死,他是中国最硬的骨头

点击图片阅读 | 王柏川这样的男人,到底有多软

点击图片阅读 |北京四中校长: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多半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