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夜骑特种兵现象及其背后的青春热情与审美主义。数千名大学生骑共享单车到开封,引发网络热议。开封政府积极应对,推出措施吸引流量。作者通过个人经历讲述年轻时为了梦想和审美主义所做出的行动,强调青春可贵,应珍惜并包容年轻人的激情与不走寻常路的精神。不同圈层的人应互相欣赏、携手共进,形成共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夜骑特种兵现象展示青春热情。
大学生骑共享单车到开封,展现青春无价的热情。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表达了对青春难得的感慨,以及对如今年轻人敢于追求梦想的赞赏。
关键观点2: 开封政府积极应对流量。
面对大学生夜骑带来的流量,开封政府推出免费逛景点、免费送灌汤包等措施吸引游客。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跟进服务,增加人力回收单车。
关键观点3: 青春的可贵在于珍惜并包容年轻人的激情。
作者认为青春短暂而难忘,应该珍惜并恣意地度过。对于年轻人的“意气用事”和“不走寻常路”应给予包容和理解,不同圈层的人应互相欣赏、携手共进。
正文
文|
伍里川
责任编辑|辛省志
我的同事给我看了“夜骑特种兵”的图片,我回了他一句:“真好。这些孩子好,学校也好。”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11月2日,数千名“夜骑特种兵”空降开封,来自郑州的大学生们骑着共享单车跨越70公里来到开封。这一场面让我感动不已。
我20岁时也曾身无分文,在洛阳市区和孟津县的一个小镇之间,不停歇地来回骑行了60公里路。那部老爷自行车叮当作响、非常难骑,夏日的公路上烟尘滚滚、炽热无比,让我差点中暑。回首往事,我依然为当年自己苦行僧式(用现在的话说,是“特种兵式”了)的表现喝彩。
据报道,夜骑开封最早始于2024年6月18日,四名郑州大学生为了吃开封灌汤包,在晚上7点骑共享单车出发,历时三个多小时抵达开封。这一举动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大学生不断效仿,催生了11月2日的大规模夜骑行动。
大学生这一举动不要紧,可把开封给乐坏了。眼见着泼天的流量不请自来,开封急忙推出免费逛景点、免费送灌汤包等措施,并且全程总动员,多部门跟进服务。此外,共享单车企业也紧急增加人力回收单车。
一场声势浩大的夜骑,通过各个点位的连接,展现出人世间的一则佳话。这样的叙事,让已届中老年的我,慨然感叹:如今我也想这样不顾一切地夜骑一把,可是身不由己啊!
突发奇想奔赴一座城,是开封灌汤包的诱惑,还是荷尔蒙的激发?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一回自我。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再不疯狂就老了”这句很老的、已经蒙上尘埃的流行语。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对这一行为非常支持,说青春就应该一腔热血。这样的家长是好样的。也许,在自家孩子星夜赶路的途中,这位家长也想起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疯狂时光,并且希望让两代人的“冲动”合拍。
年轻时代的我,也曾有过为了心中的狂想而“出发”的举动。例如,三十多年前,高考前的某个夜晚,我和同宿舍的男生向着对面楼的女生宿舍大喊“高三四班全体女生,你们好!”然后得到女生们的回应。平日里大家夜以继日地苦读,似乎已经忘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这场隔空喊话,让我们找到了铭记友谊的方式,因此每个人都激动不已,暂时放下书本和沉重的精神负担,彻夜长谈。
二十多年前,我更是为了聊得投机的文友,瞒着家人,只身一人,一路站了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从未去过的贵州访友一个月。其间游山玩水、喝酒踢球、写诗交友,乐不思“苏”,直到被父亲的电报催回。往事依稀,但这份山高水长的友情岁月,没齿难忘。我的这个经历也被高中同学艳羡不已,希望效仿。
年轻时之所以能如此,当然源于浪漫的、朴素的审美主义。每个年轻人的心中其实都有着诗和远方的位置,不管这个年轻人是不是诗人,都会为了梦想而用心诠释和演绎。此外,对于远方,年轻人往往有一种神秘的想象,希望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