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纳米人
最新、最全、最前沿的纳米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大全  ·  从 DeepSeek 看25年前端的一个小趋势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第3455期】快手主站前端工程化探索:Gu ...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454期】如何用语音学习编程的 ·  2 天前  
前端大全  ·  前端行情变了,差别真的挺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纳米人

EES:空心纳米阵列构建高性能Li-S电池!

纳米人  · 公众号  ·  · 2018-06-24 08:00

正文


第一作者:贺加瑞

通讯作者:ArumuganManthiram、陈远富

通讯单位: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亮点:

1. 将Co 9 S 8 /Celgard作为多功能阻挡层用于锂硫电池,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大幅度改善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2. 在商业Celgard隔膜上,原位垂直生长高导电、极性的空心Co 9 S 8 纳米阵列(Co 9 S 8 /Celgard),该方法成本低且易于规模化生产。


由于锂硫电池具有2500 Wh kg -1 的超高理论能量密度,且硫正极材料储量大、成本低,从而引起学术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锂硫电池中存在的几个技术瓶颈,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例如,硫极低的电导率(5×10 -28 S m -1 ),导致锂硫电池的放电容量、放电效率及倍率性能较差,还会导致较高的阻抗,从而降低电池的安全性能;在放电过程中,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会反应形成可溶于有机电解液的多硫化物Li 2 S x (2 2S 2 和Li 2 S:可溶解多硫化物会发生“穿梭效应”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不溶的Li 2 S 2 和Li 2 S会在电极表面进行沉积,使得活性物质硫不断损失,导致电池容量衰减严重。

目前,各国研究者已提出了很多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并已取得一定进展。例如,通过对锂硫电池隔膜改性,能有效抑制“穿梭效应”等。然而,目前隔膜改性材料大多为导电碳质材料(如还原的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或导电聚合物),主要通过这些碳质材料与多硫化物(LiPSs)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然而,非极性碳质材料和极性LiPSs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较弱,在长期的循环过程中,仍难以避免严重的容量衰减。

有鉴于此,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ArumugamManthiram教授 和电子科技大学 陈远富教授 研究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功能复合隔膜制备方法,有效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从而大幅度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图1. Co 9 S 8 -Celgard 隔膜的合成工艺示意图及电化学性能提升机制

为了实现上述多功能复合隔膜的可控制备,研究团队采用两步法:首先,采用简易的溶液法将钴基有机金属框架阵列原位生长在Celgard隔膜(MOF-Celgard);然后,通过溶剂热法将隔膜上的MOF阵列转变为垂直的硫化钴阵列(Co 9 S 8 )。XRD结果证明了利用溶剂热法可以将MOF成功转变为Co 9 S 8 。SEM显示了Co 9 S 8 纳米片阵列均匀生长在Celgard表面上,且Co 9 S 8 纳米片均为空心结构。截面SEM表明Co 9 S 8 纳米片阵列牢固地生长于Celgard上,元素Mapping表明纳米片阵列成分均匀。


图2. Co 9 S 8 -Celgard 隔膜的合成工艺示意图及其表征

制备的Co 9 S 8 -Celgard多功能隔膜,具有如下优点:

1)该Co 9 S 8 吸附层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可作为上层集流体加速电子传输,从而在循环过程中可以持续提升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2)该高度规则排列的极性Co 9 S 8 空心阵列,可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将多硫化物牢固限制在正极区域,从而有效抑制了穿梭效应。

3)由于该Co 9 S 8 阵列原位生长在隔膜上,保证了在超长循环后非常好的机械稳定性和结构的完整性。

4)该Co 9 S 8 阵列厚度非常薄,载量仅为0.16 mg cm -2 ,大大的避免了由吸附层导致的电池质量的大幅增加。

由于Co 9 S 8 -Celgard具有上述优势,将其作为多功能隔膜用于锂硫电池,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