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3年以来上海共经历五轮总体规划。最早是在1929年-1931年,上海特别市成立后编制了《大上海计划》,最终落到空间上成图变成现实的主要就是五角场地区,没有此版总规就没有五角场今天这样的空间格局。
1946年编制了《上海大都市计划》,前几年上规院刚刚对此版规划重新整理和出版。编制这版规划核心的技术人员几乎有一半是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学者,如金经昌先生、李德华先生都参与了此版规划的编制。也就是说,同济大学的这些规划专家和教授不仅深入参与了《上海大都市计划》编制的实践,而且他们的思路和理念继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同济规划人。
第三版是1959年的《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此版规划的起因是1958年行政区划的调整,国务院把江苏的10个县划归到上海,奠定了今天上海陆域6833平方公里的空间格局,参与此版规划的编制者有周干峙院士等。
1986年是第四版,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法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此版规划满足了当时城市转型的需求,但是实施不久就迎来浦东大开发,于是在1992-1999年又开始做第五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报批。此版总规正式确定了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目标。
所以,经过上述五轮的规划才奠定了上海今天城市空间和规划编制的基本格局。
总结下来,特别是1946年版及以后的历版规划一直共同坚持了如下几个方向,基本没有改变:
第一:始终坚持控制和疏解大城市规模。自1946年新的经济规划提出“新单元”,到1959年的“卫星城”,再到2001年“新城”的概念,都有体现。
第二:坚持多心开敞的空间结构,比如同济边上有一个内环线。大家知道这是1946年规划的一条环线,是一条环城绿带,后来又外推到外环。
第三:坚持市区更新与新城建设并举的态势。在启动本轮总规的历史回顾时,我们认为其中很多规划思路和方针是几十年的历史和经验的沉淀和积累,在今天仍然需要坚持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