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独树一帜的诗文集。第一部分为二十一首诗作,表现形式非常新颖,每一首根据对一个人的采访创作而成,人物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有医生、律师和艺术家等知识分子,也有生活窘迫的下岗工人和退休职员。通过现代诗的表现手法,生动而深邃地呼应和呈现了普通德国人的生存境况。第二部分的短 文写了德国流浪汉、难民和房地产商,回应了现代性面临的问题意识。第三部分“古巴组诗”,描写了古巴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当代的生活境遇。
二十夜和一天
▌
萧开愚
▌
ManfredvonRichthofen Str. 12*
窗户降下使劲的天幕,
诊室里立柜和挂图回光
在你阴侧,通过巴赫,
被平静梳了头。
我们的病人越来越多,
家庭带来亲戚和朋友;
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人家挣得少,社会立锥了,
治疗这种承认不厌后。
注意力转身莫奈何
联网的病情,体征不舍昼夜。
是呀,家是分所,
距离省略自擂的电波。
想象摧垮身体,病就是病,
拒投保的极少数常常赌对。
很清楚,横比德国如鹤,
医院不让你死。
我没亲眼看见坏人。
二〇一六,六月二十五日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后院街12
▌
Hbf Kln, 25,06, 2016*
玻璃的耳光扇进扇出,
"我不要巧克力!"
进出站的杂流跟台上
轮暴话筒的男女跟从高跷
俯下的姑娘齐跺脚,
"给我一支烟抽?"
又一个,又一轮,
讨烟屁股和空瓶。
"科隆不像德国,不像。
我们开放而且,疯狂。"
"天下雨,我们心里
太阳大。""屁话。
要我
帮您吗?"多年经年
熏黑的蓝眼:"请给一支烟抽。"
抱着酒瓶打呼的青年栽地,
趴在碎片上睡。
--你抓不住我,我会躲。
我的声音躲我。
我的喉咙、胸腔和肚肠死寂,
没什么可说。
我不懂语言是什么。--
"我不要巧克力!"
"我要。"
二〇一六,六月二十七日
*科隆火车主站
▌
An den Grten 19, Bubenheim*
另一个自己回家,上楼,
关在房间练习她的练习。
我该做点什么,灯下三影
失落到一,时光乖巧倒退。
时差弄虚,电话如录读机,
吃饭和计划忙死艺术家。
社会和动物要倒在其所在,
真操心事态却不像真的。
父亲没有说明就过世了,
或者,确实,他不记得他
放过狠话。既往莫追呀。
(蛙的鸣位降低了几毫米)
简园和丘峦远近在外面,
是不满意但有时出去出去,
唉,我是幸运什么都有。
(屋后的樱桃浮起般落地)
二〇一六,六月二十九日
*花园路19号,布本海姆
▌
Filmbühne am Steinplatz*
但是,这里面也有政治性。
他们占领那幢楼一二十年了,
这次不是房东勒令他们,
而是国际投资公司。
柏林市政府直呼他们罪犯,
要暴力拿下,派警察硬来。
周六打得厉害,接下去如何,
看看吧,红绿不是什么左派。
为了好的价值,真正的民主,
我斗争了一辈子。在农村,
我选择了知识,就是越南,
把我推上大街挥旗帜,
用理解的行动解放彼此。
多少人顽抗思想把自己葬入历史,
好像现实是玩出来的;
多少人顽抗思想把自己葬入现实,
好像历史的确缥缈。
狂风撕扯伞布,原来西德知识分子
在这里聚会,那时理想的人多些。
现在中学差劲,只懂狭隘的利益,
这里面有个党派的政治的腐蚀。
你看大学里,都等着领导做决定,
领导不开会,觉得讨论添乱?
他不知什么是好?他的决定
谁也不知有什么目的。
看看,这里那里街边黑一团乞丐,
桥下或就地睡。全世界一样
膨肿两极。原来一种人专卖解释,
后来一种人拿笔起义,貌似
山寨梯子自爬其实薄利积汇。
不,默克尔一直照顾资产阶级,
CDU德国基民盟。改造成了SPD德国社民党。,但SPD
不自觉右而已,极左才有点左意。
幸亏父母不幽暗没家学,
平等不是克服到的,
听到雅斯贝斯讲中国,云雾里
跳出来拔牙的工具。
那时是乐观的呀!
紧张内在从不
为外压激励和消除,
研究到世界的面对则采行之。
二〇一六,七月十三日于柏林
*斯泰因广场的电影中心
【古巴组诗】
▌
告别哈瓦那
朴素久了露骨,楼道脱板刺出,
海的黑块低洼,裂岸游影填补。
添堵好玩,姑娘们十七岁一块钱,
外国木匠陪师傅卧在机场窝着火。
天亮早,饼干的拼花哽住喉咙,
球上停云,院子里滚开水皮肤。
捶鼓,捶头,电影耗费几度电,
围阻脑壳的紧缩没有影响苦果。
我们阔得不行,经历黑市的舒服,
三五日闲步论足,哪里来哪里去。
二〇一六,十一月十一日于哈瓦那
▌
Malecón
重新整理一下同谋的思潮,
用一个星期的伤感的膝盖:
过来者是钱滚滚在海湾,
遭遇贪腐的你我两面。
中年失去了腐蚀的雅量,
撞见不得了直走旁边:
精打细算地暴发野心,
按部就班地报废顽强。
全城音乐革命,倒在台阶的
青年抠肉里弹片,起来又
倒下抠,到底是隔靴更痒。
累坏了,他研发临终谎言爱你,
你挥师完败,豪赌百年树人。
老战士装嫩比嫩嫩。
二〇一六,十一月十六日于哈瓦那寄赠蒋浩
Malecón,哈瓦那的中外滩区。
萧开愚(肖开愚),1960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26岁前在家乡行医,后到成都和上海,当记者以及代课。1997年去德国,受几个基金会支持专事写诗。2005年回国,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客席教授,主编〈中国诗歌评论〉。在国内外出版过《动物园的狂喜》、《学习之甜》、《肖开愚的诗》、《此时此地》、〈Im Regen geschrieben〉和《联动的风景》等诗文集。
责编:严彬
凤 凰 读 书
知识 | 思想
| 文学
| 趣味
主编:严彬(微信 larfure)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