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执考助手
「执考助手」是丁香园专门为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打造的复习工具。让考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轻松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打开医师生涯的第一扇门。 包括考点复习、真题解析、政策讲解等内容,查看「历史消息」复习往期考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一文搞懂 DDR 内存原理(值得收藏) ·  21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详解 Java 操作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软 WSL 2 将在未来支持 Arch ...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OpenAI 放大招:宣布免费开放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执考助手

执考刷了 30000 题,为什么 2 次都没有过?

执考助手  · 公众号  ·  · 2024-10-29 18:30

正文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已上岸考友的分享,便于大家总结别人的经验与教训,去成就自己:

我来自河南,一个执业医考了三次,压线通过的学渣。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次执考的一些教训与经验。



前 2 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只刷题,且刷题方法不对


教训 1:只刷题


我其实一直不太理解那些说“刷题就能过的”学霸们,到底是怎样通过只刷题就能通过考试的。我就是一个例子,第一次上考场,我采取的就是刷题模式,狂刷题,一天五六百道题,刷了两个月左右吧,结果是,会做题,但也只会做刷过的题。


教训 2: 刷题方法不对


此前更多的只是单纯的刷题,所以结果就是只会做刷过的题。知识点并没有形成闭环。


比如:一道题考的是疟疾,我知道它考什么,也能准确的诊断出来,但是考题不问诊断,问的是做出诊断之后,疟疾的传染源是什么?并且选项中没有中华按蚊。再看一道考法四的题,题目给的很明确,就是考我们法四,但是出题老师不考诊断,考这个病的生理学特点.....


诸如此类的考题不胜枚举,题目不是一成不变的,之前考诊断,下一次就会考治疗,再下一次可能就会考生理特点,所以题目永远刷不完,知识点的掌握才是重点。


图源 视觉中国



经历 2 次失败后,我调整了复习策略:


经验 1: 考前 3 个月,系统听课


只听了消化、循环、呼吸、泌尿、骨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精神系统,用了 50 多天左右的时间,对这些主要系统考点、考法有了相对结构化的认知。


系统学完这些课后,再开始去刷题


经验 2 :一定要重视刷题方法(这是我前 2 次失败最大的教训总结)


考前最后 1 个月的刷题,不用去过分苛求刷题的量,而是重点刷高频考题。并且做一题,就做一次延伸,比如做到法四,就把先心病过一遍,做到胃癌的分期,就把胃癌、肝癌等一起过一遍~

最终,这些题会形成一个整体,而不再是一个个割裂开来的部分,做法四就只会法四,而不会动脉导管未闭,这样刷一千题一万题,会的永远是那一个点。而不是一条线,那是远远不够的。


图源:视觉中国

经验 3 :重要系统重点学,复习顺序来助力


重点的选择很重要。消化、呼吸、泌尿、妇科、法规、伦理心理、预防是必须要拿下的。


除此之外,理解力强的同学抓住循环、产科、神经;记忆力强的同学抓住儿科、精神、运动、传染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的去拿到能拿的分数,毕竟是一个通过性考试。


同时,在重点的内容里,也要有选择,比如肿瘤的分期,这种内容只考那么几分,难度还特别大,所以重要程度远不如胃炎这些简单的必考点。


最后,复习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考试有顺序,四个单元是有固定考试顺序的。所以复习的顺序一定要跟着考试的顺序走,先复习比较难的、分值多的、靠后考试的内容,比如消化、循环、妇儿神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