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顾佳贇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1月19日,湖南益阳,62岁的曹某林疑因一生积蓄被益阳纳诺养老院以预订床位为名收取后,化为乌有,在寒风中赤身跳入资江自尽。知情人透露,此时,他的老伴还躺在重症监护室等他送来救命钱。
另据时代周报报道,当地疑有超过10家养老机构爆雷,涉及人数和资金量巨大,有老人获悉被骗后心梗去世,存折上只剩17块7毛7。
益阳老人跳江事件在知乎等网络平台引发关注。早在2020年7月13日,红网“百姓呼声”栏目中,被骗光积蓄的一群老人就发布了“益阳市纳诺老年公寓非法集资4亿以上,欺骗近4000个益阳老年人”的帖子。
帖子反映了三方面问题:当地相关部门对该养老院涉嫌诈骗行为监管不力;老年人难以辨识非法集资;政府部门应尽快派驻工作组进驻企业敦促还清集资款。
2020年7月17日,益阳市公安局资阳分局发布通告:对益阳纳诺老年公寓有限公司(益阳光辉颐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已抓获包括该公司法人代表在内多名犯罪嫌疑人,查封、扣押、冻结了一批涉案财产。
(资料图)
如今半年过去,还有老人跳江,说明纳诺一事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近年来,养老领域诈骗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不法分子以高额返利、提供养老服务、优惠销售保健产品、投资养老公寓等形式,把老年人当成“韭菜”肆意收割。据统计,2019年,涉老诈骗数量已居全国侵害老年人刑事案件之首。
长租公寓爆雷,年轻人还可从头再来;养老机构爆雷,失去“棺材本”的老年人将万念俱灰。如何治理,确是难题。
东老师认为,面对诈骗涉老邪术,必须从“术”与“道”两个层面加以应对——
术的层面:
1.规范养老产业准入机制,要求相关企业备案或交纳风险保障金;
2.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积极开展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
3.子女多给老年人关爱,不让他们空虚寂寞而使骗子有可趁之机;
4.公安部门对涉老犯罪始终保持严打态势,鼓励老年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5.推动科技反诈骗,如
金融机构建立针对老年人的“异常交易警报系统”
,司法部门建立配合精准打击涉老诈骗的共享大数据库等等。
道的层面,则是从顶层设计、基本理念上着眼,增加老年人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否则,
只要老年人对养老预期缺乏安全感,对现实生活缺乏幸福感,对养老质量缺乏获得感,涉老诈骗必然前仆后继。
当下,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逐渐迈入中高龄老人行列,中国社会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更多、更复杂、更尖锐的养老矛盾。“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增长曲线相对平缓,同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准备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十四五”规划中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旨在增加老年人安全感、获得感的重大制度已经陆续“安排上了”。良好的经济基本面+良性制度安排,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能逐渐增强,成为抵御诈骗邪术诱惑的最有效的护身符。
但说一千道一万,
对曹某林而言,一切都已太晚。大家都想知道,曹某林还在医院的老伴现在怎么样了?
重视整体福祉,绝对不能忽视个体悲伤。
益阳及其他地方政府对于像曹某林这样因养老骗局而陷入困顿的老人们,绝对不能大而化之,简单处理,让人一味等消息、盼结果,一定要细致工作,积极干预,尽早解决紧迫的实际困难,避免类似悲剧再度发生。
须知,老人是很脆弱的,老人是等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