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与中国市场的众多利益相关方通过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对这一重要市场的承诺,助力循环经济和脱碳进程。
科思创在中国的发展旅程是两国之间不断深化合作的缩影。
中德合作在帮助企业界应对不确定性和释放潜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全球正向生态友好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尤为明显。
科思创首席执行官施乐文博士(Dr. Markus Steilemann)表示:“回顾我在科思创中国的时光,那些与合作伙伴携手开拓创新、促进业务增长和推动行业发展的画面仍历历在目。
科思创在中国取得的持久成功离不开包括两国政府在内的利益相关方的支持。
”
“
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彰显了企业无论在任何市场,若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例如德国和中国在打造韧性供应链等领域的伙伴关系,有望为全球未来发展注入急需的动力,”兼任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主席的施乐文补充道。
早在20世纪90年代,科思创的前身拜耳材料科技做出战略决定,选址上海建设其综合性生产基地。项目于2001年正式破土动工。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公司经历了快速扩张,以应对中国和亚太地区强劲经济增长带来的上升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并巩固其在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
科思创于2010年宣布增加投资10亿欧元,用于大幅扩大上海一体化基地的产能,这也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项投资之一。一年后,公司还将当时的聚碳酸酯业务部
的全球总部从德国勒沃库森迁至上海。
如今,
上海一体化基地已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拥有12座配备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厂,覆盖科思创主要产品线。此外,
上海基地的绿电使用占比已超过40%。
“事实证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决定在中国扩张是一个关键的战略决策。我们借助蓬勃发展的亚太市场,为公司全球业务增长提供支持。” 施乐文表示,“在接下去的十年中,我们的
上海基地将继续为区域和全球需求提供全面的可持续材料产品,
同时在集团
实
现
2
0
5
0
年
气
候
中
性
的
宏
伟
目
标
中发挥关键作用。
”
科思创在过去数十年间不断增强在中国的发展版图。例如,2020年,公司大幅扩大其上海地区总部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全方位覆盖区域
管理、创新、经营、投资
等各项综合性功能。
目前,该地区总部涵盖科思创
工
程
塑
料
事
业
部
全球总部、
涂
料
与
胶
粘
剂
事
业
部
亚太总部、
弹
性
体
事
业
部
亚太总部,以及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采购、信息技术
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亚太总部,凸显了上海在公司整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在业务方面,科思创从2020年开始将
循环经济
作为全球指导原则,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材料解决方案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司目标在
电动汽车、风能、光伏、消费电子和建筑
等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寻获更多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新商机。这与中国双碳目标不谋而合。
“我们努力在整个价值链的关键领域
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行业先驱积极倡导
循环经济和气候中性。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
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为
中国绿色转型
做出贡献。”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表示,“随着中国不断向双碳目标迈进,我们致力于实现
全面循环
的承诺也显得更为重要。”
科思创已
连
续
六
年
被
认
证
为
“中
国
杰
出
雇
主
”
,
公司在华的持续成功与其对人才的重视密不可分。这支多元化、经验丰富、充满凝聚力的中国团队包含来自
12个
国家的同事,平均在职时间长达
10年。
其中,
近三分之一
的员工是女性,女性也占据了高级管理岗位的近半壁江山。这些数据凸显了科思创在本地促进
多元公平包容
文化,营造理想职场环境所做的努力,员工因此可以充分施展才华。
科思创中国十分
重
视
员
工
福
祉
,
例如,
已建立40个旨在提升员工身心健康的俱乐部。
此外,公司通过众多内部培训和教育项目来促进人才发展。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科思创与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保持了20多年的合
作关系
,通过引入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将企业实训与职业院校教育相融合。目前,
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700名左右一线生产员工中的约半数都出自该合作项目。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科思创已与中国各方建立了高水平合作关系,拥有从研发、制造到销售的全业务环节。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
已超过40亿欧元。
在创新方面,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如今已成为
科思创的亚太区创新中心,
为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研发支持。该中心还秉承开放式创新理念,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数字化研发。
与此同时,科思创正在中国及亚太打造
精英产学研网络,
旨在通过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公司与同济大学共建的两个项目——
创
新
研
究
院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教
席
——均已走过十多年历程。科思创还正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研究聚氨酯化学回收解决方案。
2024年4月,科思创与同济大学续签新一轮可持续发展教席合作协议至2026年。签约仪式现场: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左),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
在去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科思创与中国优质房地产开发商和主要行业合作者达成
合
作
协
议
,
助力中国
实现气候目标。
合作项目聚焦开发
更薄、更轻的
聚氨酯外墙保温系统,以及为
超低能耗
建筑量身定制低碳、节能门窗。
“我们很高兴与中国各方合作伙伴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相信这些将会带来持久的机遇。”雷焕丽补充道,“我们希望利用
科思创的材料专长推进可持续和节能解决方案
的开发,以应对紧迫挑战。通过
创新、合作和探索新领域
的勇气,我们正在为
减缓气候变化
做出积极贡献。”
正继续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市场为德国企业提供了长期机遇。在加强中德经贸合作的背景下,两国积极寻求在
绿色发展、转型和技术
方面建立伙伴关系。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材料公司,
科思创拥有
针对不同市场的丰富专业知识的和一手经验,
助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我们乐于与合作伙伴进行分
享,推动全球向循环经济转型的进程。”施乐文补充道。“
我们期望继续与各方合作,通过材料专长,为实现气候中性这一共同目标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