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特朗普1月20日上任后,至少有13次高层人士变动,但解雇的军师班农是最具争议和最具重量级的人物。
班农和特朗普在意识形态上的同盟已经上升到哲学高度,但还是免不了“清君侧”的命运。
分析认为,“后班农”时代,白宫里老人和军人话语权将会上升,向外干涉主义倾向更加明显。
8月21日,美国迎来 “超级日全食”,这是自美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仅在美国本土出现的“天狗食日”。
“天狗食日”在古代中国意味着“帝德有失”;西方文明里则表明要献出牺牲,讨好黑暗之神。此时,特朗普总统是近50年来,除了克林顿外,美国民众最不欢迎的总统。日全食的三天前,他解雇了首席策略师——班农,颇有点丢车保帅,讨好“天狗”的意味。
| 美国超级日全食
传说归传说。
特朗普上任以来,不满8个月,包括白宫幕僚长、FBI局长、代理司法部长、安全顾问等6名高级官员先后被解雇或离职,但这次解雇的军师班农一度是白宫除总统以外最有权力的人物。
班农的重要性体现在:在特朗普政府中,还没有哪个阁僚其政策主张被冠以“主义”,而班农有着以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排外等标签的“班农主义”;没有哪一个阁僚离任后,总统任期被重新定义,班农离开白宫后,特朗普自此有了一个“后班农时代”的总统任期。
首先,班农是谁?
1953年11月出生的班农,成长于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架设电话线的普通工人。班农自己形容他的家庭是“蓝领、爱尔兰天主教徒、支持肯尼迪、支持民主党和工会”。
据说,那时每一个爱尔兰裔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有一天能成为肯尼迪总统。为什么班农最后变成了共和党的意识形态推手?认识他要从他的三个身份说起。
曾经的高盛投资银行家
20世纪70年代,班农在海军服役7年之后,供职于波斯湾的一艘导弹驱逐舰。退伍后,他考入哈佛商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投资银行家就职于高盛,和其他供职于高盛的投行人士聚集于华尔街不同,班农把目光转向好莱坞,着重于媒体投资。20世纪90年代,班农制作了十多部电影,收入可观,其中最火爆的是情景喜剧《宋飞正传》。四十多岁的班农,在特朗普眼里是名副其实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右翼媒体人士
2000年开始,班农制作九部纪录片,有为莎拉•佩林竞选服务的,也有向“不接地气”的“保守派人士”和自大傲慢政府开炮的《美利坚之战》。2012年,班农成为布赖特巴特(Breitbart)新闻网的执行董事长,迅速从好莱坞文化转向华盛顿政治新闻。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新闻网站以其明显的“另类右翼平台”饱受争议,其批评者认为该网站宣扬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并称班农是“白人至上主义的旗手”。
| 美国总统里根:班农在纪录片《面对恶魔》中追忆里根的美好时代。他转向共和党阵营有两个因素:一是民主党总统吉米•卡特在伊朗人质危机中救援失败;二是2008年经济危机,那次危机让他父亲损失了几乎所有积蓄。
白宫首席策略师
这是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为班农量身定制的职位。一方面这是班农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的犒赏,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班农善于利用过渡期的权力真空,为特朗普制定诸多“美国优先”议程的实施措施,确保让这位素人总统一鸣惊人,而班农自然是这些政策的不二实践者,他一度成为华盛顿权力序列中排名第二的人物。但时隔6个半月,他就从首席策略师的位置上被解职,回归媒体人。
一句话概括班农的人生跃迁:年过四十的百万富翁,虽富难安,在保温杯和政治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让他问鼎权力巅峰,也让他从巅峰猝然跌落。
班农为什么会被解职?
班农一度何等风光,他被称为特朗普的军师、大脑,甚至是白宫的影子总统,华盛顿权力榜上第二号人物,到最后被“清君侧”,只用了不到7个月的时间。
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泄密。8月16日,一向以右翼保守主义著称的班农拨通了左翼自由派杂志《美国瞭望》(the Prospect)记者罗伯特•科特(Robert Kutter)的电话,强硬表示要对中国发动经济战,且要作为每日斗争展开;他还透露了现政府对朝鲜政策的束手无策。
“忘了所谓的解决方案,根本就没有对朝鲜的军事方案”。
如果属实,作为朝鲜近邻,我们深有体会的四月危机和八月危机,实实在在是一场推特引发的口水闹剧,这显然不符合特朗普的新闻口径。
当然导致班农离职的还有诸多原因:推行政策不力。横空出世的旅行禁令得罪全球穆斯林,也因为法院介入不了了之;强力推行医保法案在众议院就遭到阻挠。好斗的班农还在白宫内部到处树敌。他的单边贸易政策与同样出身于高盛的盖里•科恩相悖,后者坚持多边贸易主义,并警告对话强硬有可能引发贸易战;外交政策上,奉行孤立主义的班农,反对四月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反对阿富汗增兵计划,也反对对朝动武,与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唱反调;今年四月,还传出班农与特朗普女婿的矛盾,班农认为库什纳太执着于纽约名流和商业精英思维,后者则认为班农过于固守于自己的意识形态。
那时起,班农就被对手怀疑是白宫主要泄密者,借媒体打击政治对手。
| 美国媒体总是把班农比作白宫的隐形总统,右边骷髅头是班农。
班农被“清君侧”深层次的原因是,班农有点摆不正自己在白宫的位置,颇有点儿像汉初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韩信,打天下时是马上的伙伴,可是到治理天下时,始终适应不了君臣关系。
班农在帮助特朗普赢得大选上立下汗马功劳,这无可置疑。5月22日,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推出纪录片《班农的战争》,记录了特朗普因为污辱女性的录音带曝光,选情遭遇重大打击,在众人对特朗普失去信心时,班农力挺并精心组织新闻发布会,邀请比尔•克林顿“性侵”受害者到场以攻击希拉里阵营,适时转移媒体热点,帮助特朗普化险为夷。《纽约时报》称,在意识形态上,班农和特朗普的结盟已经到达哲学高度,通俗点说就是:两人穿同一条裤子。
从为总统撰写就职演说稿到一手策划旅行禁令,明眼人一看都是“班农style”。今年2月13日刊发的时代杂志,封面上是沉思的班农,旁边配字为——“大操纵者”。
| 今年2月13日,时代杂志封面。
自由派媒体“挑拨离间”到这程度,未见班农公开避嫌。
无论出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美保守派行动大会还是特朗普上任100天集会,班农始终高调传递出他在白宫决策的主导地位。
直到夏洛茨维尔骚乱事件,特朗普对白人至上主义的袒护,导致全国上下、党内外以及华尔街一致的口诛笔伐,这让人意识到激烈的“班农主义”,已经是一个危险因素。
解雇班农透露了什么信息?
首先要弄清楚班农和特朗普之间真正的关系。
表面上,特朗普和班农在反建制、美国优先、外交上孤立主义倾向等议题上,是穿一条裤子,甚至特朗普的保守思想在遇到班农之后更加极端。
而事实上,特朗普并非是一个会轻易受到操纵的人。长期追踪斯蒂夫•班农的彭博社记者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认为班农和特朗普能结成同盟,是因为在共和党基层摸爬滚打多年,他们同步了解底层阵营的需求,这些需求无法传递给华盛顿的共和党精英,也得不到相应回馈。班农的经验来自他多年运营右翼新闻网站Breitbart,那些非法移民、穆斯林或非裔美国人犯下骇人听闻的犯罪新闻,在自己的右翼阵营大受欢迎。而特朗普在反建制、民粹主义上早有自己的认识,给墨西哥移民贴上“强奸犯”的标签,也顺应排斥非法移民的呼声。所以后班农时代,推行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既定议程,并不会改变多少。
而从寻找替罪羊的角度,班农也是一个理想的人选。旅行禁令、医保法案屡屡碰壁,导致共和党内分裂,也削弱了政府公信力,特朗普再藐视政治不正确,也无法忽视政治不正确带来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夏洛茨维尔骚乱事件中,特朗普对“白人至上主义”的包庇之意,遭致民主党、共和党、华尔街以及自由派民众的强大压力,这一系列的失意推给班农,对于特朗普来说,是划算的。
班农离去对特朗普政府造成什么影响?
今时不同往日。
和半年前特朗普仰赖班农打通右翼阵营、火速推动政改不同,如今在班农推行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屡屡失利的情况下,他的离开对白宫的影响并不会很明显。
班农走后,杰夫•塞申斯等老派保守派人士依然还在决策中心指导工作,至多,特朗普的诸多有争议的政策,目前失去了一个落实者。
通常说,围绕特朗普的势力来自三类人:白人、富人和军人。
伴随着班农的离去和因为夏洛茨维尔骚乱事件解散的商业精英的离去,白宫对外的军事政策将更加保持连贯性,阿富汗的增兵计划并没有按竞选时“减少军事存在”的诺言执行。
经济领域的变化将更为显著,主张多边贸易的盖里•科恩话语权会有所提升,这对中国短期是个好消息,毕竟班农把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看作“每天要修炼的功夫”。
普遍认为新任幕僚长约翰•凯利,将加强白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政策披露和下级官员任命等细节上会更有序、更具可预测性。
班农在白宫的6个半月里,特朗普的支持率低到37%。
| 数据来自538网站
这不全是班农的错,他可能在禁穆令和医疗健康法案中有一些推动作用,但在“通俄门”等事件中未见参与。
不可否认的是,接受《美国瞭望》杂志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罗伯特•科特感觉到,班农的对朝政策以及对华贸易政策,似乎更在意稳固自己Breitbart的受众,同时向敌对阵营开炮,他的目标不是让特朗普成为更加受欢迎的总统。
这样一个首席策略师,对特朗普来说,还是拿着保温杯喝枸杞水对自己更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