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山叔 来源 | 不山大叔(ID: ouba798)
结束曲:
爱一点 - by 王力宏、章子怡
“我还想多活几年。
撞上了错的人,真的无异于折寿。
”
前段时间,有博主发了篇长文,说自己协议离婚了。
“把他出轨的事给抓住了......凌晨三点,谈好了。
等疫情过去,我们就去民政局把离婚证给办了。”
评论区人人点赞,纷纷说出自己婚姻里的那点事,离婚点赞数过万。
可就在民政局即将复工的日子,这些人却在微博里秀起恩爱来。
有人说,婚姻里真真假假,这次被疫情照得门清。
但还是有人,经历生死,在疼痛里唤醒了爱情。
01
陪伴,是最长情的爱
前段时间,曾在网上做了个征集:
“你是在哪一个瞬间,决定嫁了的?”
争相回答者众多。
有人是因为睡梦中的一个拥抱,一句梦话;
有人是因为生病时的一碗粥,一整晚
陪伴
;
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陪伴。
疫情这段时间,看过了太多感人的故事。
还记得,那篇在朋友圈疯传的《妈妈在武汉病房去世》的文章吗?
文中的妈妈,因为肺部有一点结节,被爱妻心切的爸爸叫回武汉做手术。
却万万不曾想到,感染了新型病毒。
众所周知,疫情凶险,面对深爱之人遭受磨难,爸爸自责不已。
寸步不离地守着隔离房,没地方睡,就买那种便桶一体的凳子,一坐就是一夜。
后来,爸爸也感染了,医院不让陪护,他就呆坐在医院大楼,哪怕离得近一点也行。
成都一所医院的ICU里,一对已至耄耋之年的夫妻艰难地握住了彼此的双手.
本来意识不清的奶奶,将唯一能动的左手,轻轻地抓住了老伴的手。
有人说:
死本能被唤醒,令我们向死而生,人与人的连接更深。
和死的距离越近,越能明白,身边这个人的呼吸与陪伴,才是心安。
最美的三个字,绝不是口腹蜜剑的“我爱你”,而是平淡朴素的“在一起”。
因爱而生的陪伴,足以慰藉你好多好多年。
02
了解,是最高级的爱
有律师预告说,
疫情之后,结婚率会创新高,离婚率更是。
对此,我表示赞同,毕竟,2003年的非典爆发,就摧毁了不少人。
封闭在家、无聊至极的日子里,经济的压力,性格的分岐,都会消耗彼此的心理能量。
消耗到后来,疲惫入骨,就会想终结关系。
但有人却把婚姻里的这份控告,当成了求助。
在网上,我曾到一个叫《幸福定格》的纪录片,片中那对教授夫妇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
中年危机,丈夫不堪重负,在一次吵架中,终于情绪失控,发了一场大火。
面对丈夫看似暴躁无能的行为,妻子没有任何抱怨愤怒。
反而向丈夫说了这么一句话:
“此刻发怒、失控的你,其实并不是在对我发怒。
你只是在寻找一种方法,向我寻求帮助。”
我当时看到惊诧不已,因为懂得你的压力,知道你的焦虑,才更体贴你。
但试问,疫情期间宅家的夫妻,哪对会做到如此?
你嫌我不体贴,我嫌你不作为。
你嫌夫妻不和睦,我嫌婚姻名存实亡。
连真正了解都谈不上,长厢厮守,与子偕老岂能不是笑谈?
03
欣赏和捧场,是最高甜的爱
常言道:好男人是夸出来的,好婚姻是“捧”出来的。
这点,博士也颇为赞同。
特别是近期连菜市场都不知道在哪的老公们,成了外出采购的主力军。
于是,拿着清单的男人们,变成了这样:
写了豆角,但不知道是长豆角还是扁豆角,站在豆角摊前陷入沉思;
知道买西红柿,但不知道是买大的还是小的,还要给老婆打电话请示;
只写了买橘子,但橘子花样这么多,买哪一种不知道;
让买老干妈,但不了解老干妈还有这么多品种,只好拍下照来给老婆看;
但老婆们,却在一声声“嗔骂”中,骂甜了婚姻。
“买错了就凑合吃,疫情外出本就凶险。”
“出去买菜才知道老婆的辛苦,可还是担心回家会被挨骂。”
一个把老公的付出“看在眼里、夸在嘴上”,一个知道妻子平日的不易。
一唱一和中,成就了婚姻里最好的风水。
他知道屋内窗明几净,是妻子每天清理打扫;
她知道每天三菜一汤,是老公辛苦应酬挣得。
他们明白,婚姻持久爱情保鲜的有效模式:
正是以温和开场,用妥协收场,不勉强对方改变。
不苛求三观相同,也不争对错。
不指责,无差评,用欣赏和捧场,让爱情无限循环。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