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齐帆齐微课:
年关将近,过年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小时候过年,是一种期待,现在过年,是一场烦琐,小时候过年,是一种快乐,而现在过年,总是想着逃避。
于是乎,总会想起小时候过年,想起那过年欣喜的场景,以及那过年快乐的时光,其中,有一次小时候过年,印象最为深刻,也是最为难忘,真是一次过年的丑事,让我笑到现在。
那一年过年,应该是我7、8岁的光景,作为一名小男孩,对枪、鞭炮之类的玩具,最感兴趣,也是挖空心思地去搞这些东西,但终因时代的限制,那时物质还不丰富,还处在刚解决温饱的时代,大人们是不太可能给你钱财买那些东西的。
那时,看着有些小伙伴们,拿着小鞭炮(我们这儿也叫百响),时不时放几个,发出啪啪的响声,我就特羡慕,总觉手痒痒,想着也要去买点鞭炮,亲自放几个。
于是找来了二位平常一起玩的小伙伴,暂且叫小林与小春吧,小春比我小一岁,而小林是同年,商量一下,想去买小鞭炮,怎么办?
这一商量,办法就来了,三个人把压岁钱拿出来,凑成一份,到镇上去买一串。
说办就办,我们三人兴冲冲地往小镇上赶,在去买的路上,是急切而兴奋的,以至到了店里,向店家买了一串小鞭炮时,也记不清这店家是怎么样的。
现在的小鞭炮,已经是盒装的,一小个一小个的,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种类也烦多。而那时的小鞭炮,只是一串一串的那种,是家里迎新年放的,可挂起来放,也可放在地上放,一点着,全串就啪啪地放完了的那种。
买来了小鞭炮,我们三个,小心冀冀地把串起来的小鞭炮给拆散,平均分了,那时,拆得时候,还特别小心,就怕导火线被拉松,小鞭炮就会变成哑炮。
有了小鞭炮,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需要拿来火源,就可以放了,但千算万算,算不到,这些千辛万苦弄来的小鞭炮,竟然是受潮的,全都放不响的那种。
那时的沮丧啊,失望啊,无法形容。但那时人还小,不懂得去找店家评理,只是吃了一个哑巴亏,还不敢去声张,怕给人家笑话,人虽小,面子还是要的。又怕大人的责备,那时的滋味,真是直接吞肚子里去了。
对于那些受了潮的小鞭炮,又不舍得扔,必竟还是小鞭炮,就带回家里,放在一个专属自己的地方。
但事情总有转机,过了几天之后,小春神秘兮兮的告诉我们,他的鞭炮能放响了,我们忙问,你是怎样放的,小春嘿嘿一笑说,这鞭炮不是潮了嘛,我把它扔进灶台,就可以响,我说,小春,可以啊,够聪明,是个好办法,哪天我也试试。
虽事情有转机,但总也出乎意料,一天,小林垂头丧气的,我问,你怎么啦,小林小声说,给他妈打了。我问,为啥啊?
小林说:“还不是为了放那些鞭炮,我按小春讲的办法,把小鞭炮,全都扔进了灶台里,但那时,灶台没火,也就没响,我也不管它了,但那天我妈生火做中饭时,这火在灶台烧着烧着,突然,灶台里发出啪啪啪地响声,虽然没把灶台给炸了,但火也从灶口冲出来了,把我妈的脸弄得全是灰,还吓了一大跳,我妈一猜,就知道是我干的,就这样,把我打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