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地刊速览  ·  Science ... ·  2 天前  
地刊速览  ·  Science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

当演员在演戏的时候,他究竟在说真话还是假话?

果壳  · 公众号  · 科学  · 2016-11-05 23:59

正文


当你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怎么判断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通过表情来传达。然而,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可能他不喜欢你,却还是能对你言笑晏晏。这是社交伪装。

我们能有办法进行辨别吗?

心理学有个词,叫做“微表情”。它是社交伪装没有掩饰住而流露的真实感情。那么,我们平常在电视剧里或者网上搜索的关于微表情的规则,是正确的吗?它又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发挥作用?


【时长30'43'',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视频】

(视频选自 2016年万有青年大烩






一句话标准不能用


讲到微表情一定绕不开《lie to me》,2009年,大多数人看到它之后,才爆发式地感觉到微表情的厉害——可以在一个人不说话、说假话或者是非常复杂的表达中,凭借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节看破它的真实想法。如果给这个剧的专业知识部分打分,我觉得100分满分可以打80分。如果你想深入学习,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上面深度解剖了《lie to me》里面的专业知识。

另外,还有一个电视剧,它的专业知识只能勉强打10分。这部剧讲的是一个互联网专家靠网上搜索出来的一句话,来判断别人的心理状态。举个例子,在剧里面非常痛快的告诉观众,XX就是嫌疑人,因为XX在被问到有没有杀人的时候,眼睛往下看,双手开始抽动,躯干弯曲,屁股往后挪了两厘米,双脚一前一后摆出了逃跑的姿势,所以实际上XX非常害怕。当别人质疑那个所谓的高智商嫌疑人的时候,他打死不承认,而只要专家一说话就坦白杀了人。所以想学习的同学尽量不要学这个剧。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出一些关于”微表情“的标准。第二条是跟我交流的人最多谈及的。”当一个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他的眼睛向左转,说明他在回忆说的是真话。当他的眼睛向右转,说明他的大脑在进行编造,所以他在说假话。“

这个标准对不对呢?百分之百是错的,这个标准没有任何可以成功立足的逻辑依据以及事实依据。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快速的测试来验证一下。

第一个问题:请问你家客厅里挂的窗帘是什么颜色的?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看到一匹蓝色条纹的斑马,请你描述出来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此时你回忆一下,当你在回答这俩个问题的时候,眼睛有没有向左或者向右转。你也可以用手机录下来回看自己的表情。

事实上,这个标准并不能用来分析你对面的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如果经过上万次严谨的科学测试,发现有一个人的习惯就是眼睛往左代表回忆,眼睛往右代表编造,那这个标准也不对吗?

是的,也不对。你看,演员演戏全部靠回忆。如果这个人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他演戏的时候眼睛会往左转,你就可以判断他在回忆。然而事实上他说的全部都是“假话”。什么叫假话?假话是跟他的认知不符的外显表达,脑子想的是A,嘴里说的是B,这个才是假话。

又有人说,那编造的时候,这个人难道就不是在说假话吗?这总不能再否定了吧?

大家还记得刚才的小实验吗?第二个问题是蓝色条纹的斑马长什么样的,无论你的大脑想得有多细,一定会试着去做了一个编造。然后我们的答案是没有蓝色条纹的斑马,这句话是实话还是假话?这是他大脑当中的真实认知对吧,所以应该是实话对吗。即便是大脑进行了编造加工,你说的也不全是假话。

 在2012年《Lie to me》下档之后,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中英文关键词的搜索,一共搜了187条这样的一句话标准,全都是没有应用效度的。你偶尔可能蒙对一个样本是符合那个标准的,但是极大概率是不能够用来证的。那么这就是我今天的第一个部分,简称叫做打假。


推导逻辑很重要


为什么会有微表情?其实它是大脑接受了外部的刺激,做了认知处理之后产生的主观判断。比如我现在感觉很冷,或者是我觉得这个人非常可恶。但是社交环境决定你不可以充分的把你的状态表达出来。所以才有微表情。


为什么有“微”字?因为这些情感是藏不住的——如果你心里的真实感受足够强烈的话,情绪所支配的外形反应是藏不住的,因为情绪对肢体的控制力在某些情况下高于Logical thoughts,它比你的理性决策要强大得多。


这位老前辈叫做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他是一个正经的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表情、情绪和微表情的,是他开创了微表情的先河。虽然他研究的东西有很多争议和错误,但是他在1970年代的时候发表的Facial Acting Coding System(FACS的面部标准化表情代码),在六十年之后的今天,所有全球研究面部识别和表情识别的机构,一律都会从它开始学起。所以这组五六十年之前发布的标准非常厉害。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错误,比如最右边这张脸,这是表达笑容的其中一个acting code,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你有没有发现那张笑容的面孔似乎不是真笑。所以这里其实会有一些标准化的问题。



第一列组图我们自己做的,请感受一下这组图片里传达的表情。

什么叫微表情?它有很多定义。中科院心理所的定义是200毫秒以下出现在脸上未知原因的肌肉运动就叫做微表情。虽然我并不太同意,但没关系,学术之争很正常。我认为微表情就是情绪化的表情,只是因为它被当事人主观的抑制住了,停留在运动幅度比较小以及保持的时间比较短的状态下,所动用的每一条肌肉和造成面部器官每一个形态改变。这种变化就和跟第二排的大表情完全一样,所以情绪的力量不是理性思考所能够比拟的。

在存在刺激源的情况下,人的情绪会有排序。按照学界的一个通用的标准,人有6种基本情绪。如果出现了一个刺激源,你首先会惊讶,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刺激源是什么,会给你带来什么,然后在惊讶的快速判断之下会产生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好的,也就是这个刺激源对我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会随着刺激深度的加强而产生更积极的情绪,我的优越感或者收益感就会越强。

同样,如果你经过判断,觉得这个刺激源对你来说是不好的,你的情绪会立刻分成几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这个不好的刺激源没有我厉害,你对它缩产生的情绪就是厌恶、烦、排斥、远离,或者是骂两句,但你并不想消灭他。

第二个档次,这个刺激源跟你差不多厉害,能够伤害到你的利益,你就会对它愤怒,希望消灭他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第三个档次,这个刺激源比你厉害,你觉得完全没有办法战胜他,就会产生恐惧。

第四个档次,这个刺激源已经造成了某种伤害,你没有办法挽回这个伤害,比如说生理受伤、亲人去世等等。这时候你就是纯粹的悲伤,典型特征就是无力感。这就是刺激源给你造成情绪的分级。

基于此,当你的面部出现了特定的形态组合,我们可以根据广大数据的支持,分析出你的大脑中处理的情绪种类是哪一种。

举个例子,比如上图处理出来的结论是恐惧,因为她的眉头升高,眼睛睁大,是典型的生理恐惧的表情。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的大脑中有恐惧的情绪,而这个恐惧情绪应该是跟一个特定的刺激源有关联的。比如说一个两米二的黑人拿着枪指着你的头说,把钱包给我。所以你就可以根据他脸上的微小表情确定他对刺激源是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

那什么叫测谎呢?当你问他,兄弟刚才你害怕吗?这个人说我没怕,我很勇敢。他的外显表达与内部认知不一样,就叫撒谎。

一句话的标准不能用。这并不代表微表情是伪科学,或者是不能用的知识。微表情的推导逻辑很重要,如果你只记死的公式,那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你根据情绪的归属,判断出他的大脑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再去逻辑归因刺激源的话,你很容易判断出他说出来的话和表达出来的姿态,是不是心口合一。



微表情破案


当果壳的主办方跟我说,姜老师你要不要讲讲你们平常怎么利用微表情破案。

你知道我心里面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吗?

是轻蔑。

我的真实想法是:直接就讲破案吗?观众能听得懂吗?但是我给他们回的微信是好的,就这样。

目前在中国利用微表情进行实际应用的,只有两家。一家是我所在的政法大学团队,一家是公安大学的侦察系的实验室,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室。那么为什么只能够在刑侦里面才能够找到素材呢?这其实是我的观点——我认为只能在刑侦里找到素材,因为在实验室里你会遇到两个突破不了的瓶颈。比如我们找来50个学生做被试样本,测试人在愤怒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微小的表情。那么你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你怎么激怒这50个被试者?打他、骂他、闷他一个小时?在实验伦理学的约束之下,很多实验设计理论上可以能够排列出来一个个条件规则,但真正做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比较传统的方法看录像——显示器里放一段录像,上面有一个摄像头,然后让被试者看一段比如南京大屠杀的录像,实验的设计者认为这组录像会激发中国人的愤怒情绪。但事实上,我们会遇到第二个障碍——怎么证明?你怎么知道他愤怒了?事后用调查问卷吗?当时看录像的时候你有没有愤怒?就算有,这有用吗?所以这对本身就要克服表达隐藏的一个研究项目来讲是不严谨的。

因此,在刑侦应用当中有天然的两个便利条件,第一个就是所有的在侦嫌疑人真的会有情绪;第二,所有的在侦嫌疑人都会设法进行虚假表达,如果他们有什么都直说的话,结果就会入狱。所以这是天然优质的实验素材。


应用一:走访排查

在刑事应用里,微表情基本上有三个运用。第一个是走访排查。举个例子,左边是警察,右边是被调查对象。在十字路口公共区域有人被杀了,死者突然倒地,然后没有人看到明显的行凶,经过调取周围的监控,发现也没有非常好的角度拍到了到底是谁在拥挤的人群当中捅了受害者8刀。

因此,需要把画面当中的有可能存在的目击者进行走访排查。这一群人大约7、80个,尽可能多的找到现场的人。警方一般会问,我们在某地发生了一个凶杀案,有一个人死掉了,他是谁谁谁,死者的身份已经找到了,你认识他吗?

你们会选择说不认识,这样说最轻松,因为可以把所有的动机性的嫌疑排除掉了。毕竟你都不认识他,为什么要杀他呢。

但是客观上,如果你们确实存在关系,比如你们是同班同学,你就肯定不能说我们不认识了,因为有物证。所以你会说认识,紧接着警方会问死者生前跟你关系怎么样?你会怎么回答?不熟,这是最简单的答案,因为他的一切我都不知道,所以我的嫌疑度再次被降低。

但如果你们是同寝室同学,你会怎么说?基本上你会说,他人很好,我们没有矛盾,这句话是中心思想,你可以描述非常非常多的细节来证明这一点,比如说他经常在我们深夜的时候给我们煮方便面吃,整个宿舍的小伙伴都指着他那一箱方便面过活。你会讲很多细节证明你跟他之间是没有矛盾的,为什么?因为这样答是最没有作案动机的答法。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行凶的人也会这么答。谋杀是有预谋的,他很早就已经策划想好了。而且有预谋的杀人犯罪在被调查的时候所说出来的答案,里面逻辑的完整和自洽性要远远高于不是嫌疑人的人。因为嫌疑人已经仔细想过了,如果有一天警察找到我,我应该怎么说?如果我想完美的实施犯罪的话,我应该做哪些准备?要怎样把所有的回答合情合理?

现在大家看上面这组对话,从语言上来讲,我们并不能采集到有效信息,好人坏人都会这么说。这时候加一个通道,假设在警察问话的第一瞬间,被提问人脸上出现了右边这样的快速表情,然后立刻转为非常配合的,服从的,满面欢笑的说出了后面那组话。你会不会觉得哪里有点奇怪?

如果单看这张脸,我们至少可以说出三个字:不高兴。如果用更加专业的鉴别,这张脸上的情绪叫轻微级别的愤怒,也就是有点生气了,或者有点恨了,有点恼怒了。所以她为什么在说好听的话的时候,出现愤怒情绪?

所以真实可信的是表情与语言表达趋向一致,我说好听的话,脸上是好看的表情;我说嫌弃的话,脸上是嫌弃的表情;我说悲伤的话,脸上是非常悲伤无力的表情。这种表述可信度非常高,不管他有多大的表演成分。


应用二:测谎仪

测谎仪两大优点:敏感、客观。它的最主要的指标是皮电——由于受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它是没有办法用思想来改变的。而且在公安的实战当中,动脑子动得越多的人,测谎仪的指标波动越灵敏。那什么人测不出来?有点呆的人。他没有想法,脑袋反应不过来,所以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可能到四个问题以后才回忆起来。这个就是没有办法测试的。

然而,它的敏感性也决定了它的缺点——脆弱性。如果你要进行测谎,第一,被测人面孔不许朝向测试人,被测人面前必须是静态的、安静的,不能有动态的画面,不能有意外的声音。它需要被测者自主、自愿的在情绪平静、生理相对正常的情况下,签字说我愿意接受测试,才可以进行。

微表情的缺点在于没有那么敏感,因为大部分人是可以控制住90%以上的行为,不一定有外显的破绽。第二个是不够客观,它与专家的水平和训练时长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它有一个优点——非常易用,无论你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都能和你聊,事实上我们更希望跟闹脾气的人谈,因为他会出现更多的破绽。


应用三:预审

在预审时,我们只是筛选和鉴别被审讯人员的真实情绪状态:他慌不慌?他在什么地方比较敏感?他在什么地方进行了深度加工?他对审讯的人员的信息,得到的效率是高还是低?他有没有出现反抗的意图?他在涉案问题上面是否出现了恐惧的情绪?

得到了这些信息之后,不管被审人员说什么我们都不在乎,因为在前80%的时间段里,他们说的很有可能是假话。事实也是这样的,只有在最后触动他们真正利益的时候,他们才会进行理性的选择——说还是不说。所以一旦我们能够准确的抓到他们的有效的状态,我们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方法,能够让他们减少表演,加速心理的归拢,提高预审的效率。


(文章整理自“姜振宇:微表情破案解密 ”视频)


关于“微表情”

有更多问题想向他提问?

来分答

语音提问,随时收听







月球车、火星车副总设计师贾阳:我们送“玉兔”上天

说唱歌手小老虎教你“打孩子”

大数据告诉你,95后的肚子里藏着哪些货?

这些黑科技太惊人!快递小哥要失业了?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就知道!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