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眼
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青眼

2.5亿元!今年最大网络化妆品制售假团伙被端

青眼  · 公众号  ·  · 2024-08-25 15:38

正文


无孔不入”


日前,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该市市监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侦查,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网络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化妆品案,涉案货值金额达2.5亿元,13名犯罪分子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起网络制售假化妆品案件。数量、数额之大,令人瞠目。


假货多达30余吨、涉案2.5亿元


根据宣城市市监局通报显示,2023年5月,宣城市管辖范围内的宁国市市监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在某网购平台购买的隔离霜疑似假冒产品。经该品牌商标持有人鉴定,确认为假冒侵权产品。同时,该商标持有人表示,从未在网购平台设立销售网点,网络销售标示其商标的化妆品绝大多数应为假冒产品。

截自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在充分研判、调查取证后,为实现全链条、全要素打击,宁国市市监局及时将该案移送至宁国市公安局,并将相关案情向宣城市监局报告。随后,宣城市监局联合宣城市公安局,并调度市监、网安、情报、经侦等多部门执法人员协同作战。

后经过三个多月侦查,办案人员发现了分散于三省的生产和网络销售发货点。在摸清了团伙的基本规律后,市场监管部门配合公安部门,分四组在浙江、河南、湖南同时收网,一举抓获了这个特大网络制售假冒化妆品团伙。

经清点分类,这个制售假团伙涉案化妆品含特殊化妆品14种、普通化妆品38种,涉及侵权的包括白云山、润百颜、甄视康、大水滴、娜涟、HBN、LBR等多个知名品牌。据介绍,该案涉及范围广、迭代品种多,平台交易数据十分庞大。最终,办案人员成功捣毁横跨浙江、河南、湖南三省的生产经营窝点5处,查获涉案物品30余吨、涉案品种52种、关闭涉案网店387家。据悉,此案涉案货值金额达2.5亿元。

近日,宁国市人民法院对该案13名犯罪分子分别作出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判决。至此,这一特大网络制售假化妆品案被侦破。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网络制售假化妆品现象日益凸显。就在本月,即发生了多起化妆品售假事件。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称,今年8月,江苏的李某在采购大量知名品牌的假冒化妆品后,由其妻子刘某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在网络平台对外销售,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销售额就超过了43万元。此外,他们还给朋友代某供货,并传授售假经验和技巧。不过很快,由于被消费者举报,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后将李某等人抓获,查获各类假冒化妆品200余件、包装盒400余件。近期,江苏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对李某、刘某及代某提起公诉,法院将择日宣判。

同样是本月,某直播平台的主播大明(化名)低价购入了多种假冒的“品牌”化妆品,并通过短视频APP进行直播推广,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对外销售,已销售假冒化妆品20余万元。执法人员在其经营场所内查获尚未销售的假冒化妆品近30种,货值金额约24万元。天津河西法院审理认为,大明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综合考虑其犯罪性质、罪行轻重、认罪认罚等情况,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25万元。

另在今年4月,浙江法治报披露称,在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法院判处的一起直播间销售假冒国际大牌化妆品案件中,其假冒化妆品的制假源头之一居然是养猪场。最后,该售假直播间的老板、供货商等均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6个月,并分别被处罚金20万元、43万元和7万元。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发现,仅今年以来,各地市监局、警方就先后查处了近10起销售假冒化妆品的案件,涉案金额从几十万到几亿元不等。案件频发、金额之多、范围之广,都凸显出了当下化妆品假货泛滥的现状。


无孔不入,知名美妆连锁店也难幸免


另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化妆品假货泛滥,除电商平台、直播间等网络平台售价严重外,不少线下知名的美妆连锁店铺也在假货上“栽了跟头”。

典型如,去年6月,莎莎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莎莎中国”)就曾因销售未经注册以及不合格特殊化妆品,被上海市长宁区市监局罚没逾95万元。

根据行政处罚书显示,2021年6月,执法人员在对莎莎中国在百盛纽可尔瑞特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百盛商贸”)设立的联营专柜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产品标示为“内在自然清爽抗皱防晒霜”的化妆品,系国家药监局于2020年9月《关于停止销售12批次假冒化妆品的通告(2020年第58号)》中所指。由此,监管部门对莎莎中国和百盛商贸均进行了处罚。

另外,今年4月盒马鲜生出现假兰蔻一事也曾引发轩然大波,具体为:上海一消费者将在盒马X会员七宝店购置的兰蔻小黑瓶拆封后,却发现产品肤感有异,且气味、质感均与专柜正品有明显出入。于是,该消费者将涉事商品送至两个不同的鉴定平台查验商品真伪,得出的结果皆为“假货”。对此,盒马曾回应称“经销商存在主要责任,欲起诉第三方供应商”。最后,该案以警方介入并立案调查暂告一段落。

众所周知,莎莎国际是香港知名的美妆连锁企业,而盒马生鲜则是阿里集团旗下的集线上APP、线下门店为一体的社区购物平台。而这2个企业也在化妆品假货上栽了跟头,则再次说明了化妆品假货已十分泛滥。同时,莎莎中国的例子也提醒行业,对于国家药监局与地方局公布的不合格、假冒化妆品名单,商家、消费者都要格外留心,注意避雷。

对于消费者而言,不止是那些不知名的直播间或是低价产品容易买到假货,就连知名线下美妆门店和平台都未能幸免。而这也反映出了,当下化妆品假货已到了几乎无孔不入的恶劣情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