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文交通网
有观点的交通财经类交流平台;关注创新,支持创业。
51好读  ›  专栏  ›  赛文交通网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干预 | 中国移动的智慧高速探索之路

赛文交通网  · 公众号  ·  · 2024-08-07 16:11

正文

安安 | 文字
云豆 | 视频
包图网 | 头图来源

随着政策的利好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高速公路投资和建设热度持续上升,同时随着新基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5G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持续深度赋能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不断加速智能交通行业布局。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唯一运营商,参与了包括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城市交通等细分市场在内的交通信息化方向。智慧高速领域,中国移动先后成功落地5G+智慧高速、京雄高速(北京段)等项目。

近期,在2024河北省智能交通论坛上,赛文交通网Tvoice栏目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重要客户中心副总经理曹鑫进行了专访,就中国移动在公路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果及未来发展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赛文交通网:中国移动如何利用5G、物联网(IoT)、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提升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特别是在实时交通监控、自动驾驶支持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曹鑫: 作为信息通信领域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唯一运营商,中国移动持续聚焦公路数字化行业的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对上述能力进行整合,致力于提升智慧高速的安全和效率,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在实时监控方面,通过优质5G网络低时延、高带宽的特性,赋能车辆的位置追踪、视频数据回传路况、信息更新等,通过AI算法提前预警各类交通信息;在自动驾驶方面,结合5G-A低时延等特性,提出自动驾驶车辆的规划路径和决策作以辅助,通过5G的快速回传减少响应时间,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及时决策提供依据;在应急响应方面,能够为紧急服务提供更快速的响应和更有效的通信手段。

赛文交通网: 请您简要分享中国移动在智慧高速领域的成功项目案例,这些项目带来了哪些显著的效益或改进,如在提高道路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或改善用户出行体验等方面?

曹鑫: 中国移动内蒙古、河北雄安等多地成功落地了智慧高速项目,其中最有代表的是京雄高速(北京段)。

京雄高速公路是连接北京区大兴机场和雄安新区最便捷的高速公路,也是雄安新区对外交通联系“四纵三横”路网中最重要的“一纵”。京雄高速全长约102公里,分为北京段和河北段,其中北京段全长2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线路整体呈南北走向。

该项目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实现了5G专网全覆盖,通过5G专网提升了整条高速的网络服务能力,保证了专网的效能;同时高效支持了各类绘画的连接并发能力。

二是车路系统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打造了集交通安全、效率、服务等30余项的车路协同的应用,为驾驶人员提供了超视距的感知信息,提供了安全通行的保障。

赛文交通网: 在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移动遇到了哪些主要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曹鑫: 在推动公路基础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移动主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5G网络部署方面,在公路沿线大规模部署5G网络、物联网等感知设备时,经常会遇到信号覆盖、设备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包括交通流量、设备感知等等,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给车主是我们目前在攻克的课题。

中国移动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凭借独有的近10亿公众客户和2300余万政企客户资源,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投入,整合科研院所、设备供应商等各方资源,持续研发适应各类路况的解决方案,并与交通运输服务相结合,不断探索相关应用。

赛文交通网: 中国移动在智慧高速领域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曹鑫: 中国移动在智慧高速领域的长远目标是借助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成为智慧公路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移动凭借独有的通讯运营商能力,利用5G、外呼、车载终端触达等手段,通过全渠道信息触达,形成了交互式的交通引导和出行建议。

同时利用互联网地图等APP、情报板、C-V2X通行信息、行车安全诱导系统等多个渠道,面向智能网联车辆、两客一危车辆等社会车辆提供差异性服务,从原先的风险被动相应向主动干预进行转变。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