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因可燃杂物长期堵占楼道通道等情形,丰台、密云、石景山区消防部门依法对“不听劝”居民进行罚款处罚。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小区的楼道通道中,
尽管通知和告知书不断,但堆物堆料依旧顽固
。杂物杂料“堆了清,清了又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西花市一个居民小区,建成于21世纪初,分成商品房和回迁房两部分。住在回迁房的市民反映:
“楼道里堆杂物,走路都困难。”
记者走访发现,商品房区域楼道秩序良好,回迁房区域楼道堆物普遍。
在回迁房西区3号楼1单元,记者从11楼往下走,几乎每层楼梯间都有杂物,包括自行车、废旧衣架、纸箱、浴盆等。楼道、楼梯间,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是消防通道、紧急出口。这一点,物业和居委会也在楼道里用提示和通知明示了。
今年6月、8月、9月、12月,物业联合居委会,多次张贴相关通知,明确禁止在楼道内堆放易燃易爆杂物,禁止停放电动车、自行车。
通知虽然还贴在墙上,但杂物堆放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有楼层电梯旁堆放的纸箱子,明显是有人专门收集起来,高度接近一个成年人身高。记者走到6、7、8层楼时,楼道里堆放的自行车,堵死了楼梯拐角处。即便侧身,也很难通过。有些自行车已落满灰尘,而且残缺不全,但依然占据消防通道,甚至锁在楼梯扶手上。
物业和居委会的通知,就夹在废旧自行车的后座上无人理睬。记者走访了附近其他几栋楼,发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楼道堆物现象。
类似情况,也在健安东路旁的樱花园小区13号楼、19号楼上演。樱花园社区有多栋不同产权的居民楼。记者在13号楼走访发现,高约15层的电梯楼内,有不少杂物。在两个楼层的楼道拐角处有废弃床垫,多个楼层电梯口摆放着衣柜等物品。一些楼层楼梯间门后堆积着小柜子、泡沫箱、纸壳等杂物。继续沿楼道走访,一张此前张贴的通知显示,将对“无主堆物进行清理”。不过,通知并没有杜绝堆物堆料行为。
19号楼的堆物堆料更触目惊心。在多个楼层,
“禁止私人堆放杂物及易燃品”的通知和消防安全告知书下方,明晃晃就是堆物堆料
。该楼一部停用多年的电梯进出口区域,被多个楼层的居民用生活杂物侵占堵塞。柜子、单车、脸盆、大葱……“我从来不堆放在外面,只要是不影响通行,倒也可以容忍。”一名女士说,但她也担心堆物堆料会滋生火灾风险。一位大爷则说,希望清理杂物,更期待电梯能够恢复使用。
菜市口大街附近的平原里小区,建成年代比较久远。记者走访的几栋居民楼都没有电梯,属于比较典型的老旧居民楼。有居民反映,这里的楼道堆物已形成“破窗效应”——
看到有一家堆放物料,其他家就跟着堆放
。记者走访发现,不只是楼道里堆物,楼外堆物、阳台堆物、飞线充电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地存在。
在小区10号楼13单元,尽管一楼楼道内墙上喷着醒目的“禁止楼道堆物”,但在喷漆字样下方,
自行车、婴儿车、纸箱、铁锅、布料等,堆积在一起
。一楼有人堆物,楼上的也不含糊,竹筐、布垫、塑料桶,都堆在楼道里。在其他楼的楼道,还有装修材料等物品。
“楼道是每一位居民的生命通道。”关于楼道堆物的安全警示,小区里随处可见,有的是标语,有的是通知。有的楼层号,还专门制作了“请保持楼道清洁”等字样,可堆物还是屡见不鲜。记者在一栋楼的一楼看到,有一张刚打印不久的A4纸上印着:“xxx车主:您的电动自行车已由消防人员移至车棚内。”
“屋里面积小,东西都放不下,只能堆外面。”有居民说,堆物的情况在该小区由来已久。在小区一些楼及其周边区域,呈现出
“楼外堆、楼内堆,一楼堆、楼楼堆”
的画面。一些企业更是嗅到了商机——将出租储物柜的广告贴到了楼道里。记者咨询后得知,
平原里小区附近的储物柜生意很好,目前都租满了
。要想租,还得去稍远的清芷园、韵竹园小区附近的储物柜。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副科长祁兴龙,多年间调研了包括低层和高层住宅、普通居民楼与商住楼等在内的不同类型小区。他发现,占据楼道通道等空间堆物堆料之所以高发,主要有几个原因,包括
居民认为购房时有公摊面积,
应当利用起来;
不懂法,认为楼道是公共区域,
可随意占用;认为屋内空间拥挤,故而堆放;有人有拾荒堆放的习惯,以及存在
跟风心理
。
记者调查发现,楼道杂物已成堆了清、清了又堆的“地鼠”,甚至引发居民矛盾。此前,朝阳某小区一男子酒后回家时,因不满邻居杂物占道,离谱地用打火机将杂物点燃……这个荒唐的错误做法,多少也显示出楼道堆物堆料之痛。(此前报道:
离谱!北京一男子不满邻居堆杂物竟酒后纵火,获刑!
)
记者向西花市一小区物业反映情况,工作人员记录了相关信息后表示,小区老人比较多。“贴通知让他们清理吧,也不清。物业给清理吧,他们就到物业来要东西。我们再加重点儿力度吧……”
社区居委会是否有处罚惩戒措施呢?记者询问属地居委会工作人员,其表示居委会主要联合物业去现场查看。发现有易燃物品,就挨家挨户敲门问是谁的,还要不要。对自行车,基本上也是这样,
“居委会没有处罚的权力。”
樱花园小区13号楼包楼社工也表示,会定期清理楼道杂物,但由于不是强制性的,“慢慢地它又堆出来了,我们只能再过一段时间再清。”
物业公司和社区居委会缺乏对堆物堆料的强制执法权,是一个现实问题。祁兴龙介绍,不论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还是《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不乏物业、社区居委会、消防等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和权力。
物业和居委会等方面通常有告知和提醒的义务,违法行为处罚权主要是在消防、城管等部门。
但从消防角度说,面向个人的罚款不是目的,前期主要通过口头劝导、下发告知书等手段,督促不法行为及时改正。“劝阻劝导和宣传警示仍是主要手段,
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可依法处以罚款等,但这后续会影响到个人征信等其他事项。
”
“楼道或消防通道堆放东西,不仅是不文明不道德,更涉嫌触及安全和法律底线。”祁兴龙介绍,一是,一旦发生火灾,
将极大影响消防救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