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 6 月中旬,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在《创新的本质》课程的 QQ 群中与学生讨论中谈及四大发明。
郑老师指出「不要强行把高中作文变成论文」,并且谈及到「创新别用古代,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创新」。
学生再次询问,「四大发明这些能不能写?
并且觉得这也是一种创新。
」
郑老师都一一回应道「四大发明不能写。
学术上的创新也不在他的创新范畴,并且强调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定义过。
」
但是从这之后,画风突变,有学生质问老师,没文化,并且指责他是「美分」。
这里透爷提出一个疑问,作出附和的不知道是不是后面进来的那几个学生?
竟然老师的 QQ 头像,昵称都不打码,学生也不应该打码啊,要不你统一打码,要不统一不打码。
不过面对这样的质疑,郑老师还是表现的挺温和的,起码从字面上能看出没有任何粗言烂语,甚至还带有「啊,哈哈哈」等缓解尴尬和耐心的词语。
后面就开始争论起来了,如果了解过此事的可以划过,不了解的可以看看。
最后学生开始质疑老师的学术论文了,并且叫老师把学术论文发出来看看。
最后,这事发到了知乎,引起舆论,直至 7 月 16 日,校方发表声明,「
认定郑文锋师德失范,取消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资格,并停止其教学工作,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 24 个月。
」
首先「
四大发明是不是科学创新?
」这个问题
跟
「
中医到底是不是有用?
」一样。
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不同,生活体验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见解。
但是我们要清楚,四大发明的本身就是带有宣传色彩的,清华教授吴国盛也曾发表过: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四大发明属于技术,不是科学 。
而且像郑文峰老师所说的,四大发明距今时间太长,没有足够的细节和数据去证明。
郑文峰老师的本意是强调大家要独立思考,从学术的角度出发,从第一节课定义的学术范围去讨论,要有数据,有细节。
他错了,但不是太大的过错,错只是错在他把这几个学生当做了学术交流的平等对象。
在交流之中,语言过激,表述不是很严谨,有点太绝对化。
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让一些玻璃心的同学更容易受挫和不服。
当然,学生敢于质疑老师的权威,也是值得称赞的。
而且甚至值得鼓励。
退一步来讲,我们鼓励学生质疑老师的权威,那么我们也应该鼓励老师质疑四大发明啊。
所以网上一大堆因为郑老师质疑四大发明而怒喷的键盘侠,实属可悲。
这本身就是学术观点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
而学生仅仅因为这样,就说郑老师没有文化,是
美分
,这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人身攻击。
鲁迅也曾认为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囯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囯却用它看风水。
任正非也说,不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伟大,我们就无法战胜美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认为鲁迅也是一个美分?
任正非是美分?
其次,网上有很多言论说写四大发明不给过,说郑老师太过权威,太过绝对。
我只想说,只看观点,不看论证,连挂学生不合格的权力都没有的老师,是一个没有学术人格的老师。
而且你我都没去上过课,具体情况是怎样,具体课程的定义,界限范围是怎样我们都是不知道的。
我觉得,对老师的评价,更多是看上过课的同学,我看了很多微博评论,知乎评论,基本说好的都是上过课的,说不好的也不见得说自己去上过课。
当然,这仅仅也是我个人看到的,具体是怎样都不清楚。
但可以说的是,任何理论都是有边界的,如果没有边界,没有范围定义,那就是万能的鸡汤了。
在范围内,给出自己的评判标准,我觉得不为过。
当然我们不知道把这件事发到网上引起舆论的是吃瓜群众还是学生,但总会有推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人,可能他出于好意,在某个时间点和某个方向上,推到了第一张牌,但是后面产生连锁反应和倒下的方向是他远远没有想到或者控制不了的。
还有一点就是那些学生质疑老师的论文,上网查了下,郑文峰在 2005 年至 2019 年共发表 111 篇论文,被引用超过 10 次的文章有 11 篇,h 指数 10,这一数值达到美国大学副教授平均标准。
而且在质疑老师的同时,我们该不该看下那一篇学生的论文呢?
到底是真的把四大发明研究的通透明澈,还只是写不出质量的高中作文呢?
我们可以质疑观点,但不要动不动就人身攻击,你要质疑别人水平的时候,也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水平。
事情发展值此,可以说双方都有错。
但是对于郑老师的处罚实属有些过大了。
而且这个处罚,很大程度上扼杀了老师自由表达观点的意向。
其实作为老师,对学生说 666 ,棒棒棒,强强强,好好好真的很容易,而且也不会闹心,但这真的好吗?
当人们不敢乱说话,怕说错话的时候,赞美会成为日常,社会也会得到歌颂,但我们会在虚伪中堕落。
坚持发声!
长按关注看我优雅的搞事情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的人。
点击留言,说说你对这个处罚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