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优质艺术活动信息,欢迎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浙江省博物馆
长物为伴
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
特约编辑:叶子越 薛晶
图片由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柳如是
的词我们都读过,但她用过的
砚台
,你一定没见过。
作为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
首
”,柳如是出身歌姬又擅于诗词,一生传奇。历史学家
陈寅恪先生,
晚年双眼已盲,以口述的方式,在助手黄萱的帮助下,完成了
八十万字
的《柳如是别传》,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
试着想象一下,柳如是平日里用的是怎样的砚台写经书?这是一方白端砚,砚池与砚堂之间浮雕有一躺卧回首的
牛形
,砚底内凹,刻有篆书“
柳如是写经砚
”。
明柳如是白端写
经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时隔
五年
,浙江省博物馆终于再一次把这方压箱底的砚台拿出来让观众一饱眼福——1956年,收藏家、鉴赏家朱文钧先生之子朱家济将这方砚捐赠浙江省博物馆,此次展出,是继2011年浙博“聚珍荟宝:馆藏珍玩展”、2013年“大雅久不作:寻觅朱家济先生展”以来,
第三次公开展出
。
历经百年,这方程
式
简单的砚台静静地待在展柜里,看起来异常朴素,但凑近一瞧,洁白如雪,莹润如玉,似乎还带着曾被主人使用的温度。叫人不自觉地想起,河东君柳如是“婉娈倚门之少女”的姿态,又高过“蓟门朝士”的气节和操守。
这是
浙博
正在展出的“
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
”。
展览特别选取了
200余件
宋明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
首次
集中来浙江展出的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
出土文物,
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家族墓
出土文物,还有来自上海博物馆藏1966年出土于
上海宝山顾村明朱守诚墓
的部分文物。
展览现场
胡慧媚/摄
站在展厅里,面对这些大小物件,会联想到是谁曾拥有过它们。
除了柳如是的这方,展出的还有一方特殊的砚台,据说主人很有可能是
岳飞。
正因此,它被定名为“
宋岳鄂王抄手式端砚
”。
线索就藏在
砚底
——岳飞亲书行草铭文八字“
持坚守白不磷不缁
”,用笔浑厚圆润,气雄力键;所配的鸡翅木盒盖上,也有杭州画家
汪洛年
所绘的岳飞像。
👆
持坚守白不磷不缁
汪洛年绘岳飞像
👇
宋岳鄂王抄手式端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方砚台石质相当细腻自然,除砚池外,天地四壁都有题铭,分别为南宋
谢枋得
、
文天祥,元鲍恂,明王守仁、于谦、陈继儒,清朱彝尊、王澍、张謇
等四代名家题赞;木盒底部,还有
杨守敬、缪荃孙
题刻。
让我们来看一波现场细节图
同时,这次展览中,也能看到不少来自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
的出土文物——在浙江,如此
大量
、
集中
地展出这座家族墓的出土物,还是
第一次
。
蓝田吕氏是
北宋晚期
陕西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
关中士族之首
。家族中最有名的要数
吕大临
——他是北宋著名古器物学家、金石学家,也是
中国考古学鼻祖
;其兄大忠、大钧二人在碑石学方面造诣深厚,是
西安碑林的奠基人
。
吕氏家族墓发掘至今,共出土器物
10
00余件(组)
。这些随葬品基本都是实用器,以带有使用痕迹的日常之物为主,画风朴素低调,质地以瓷、铁、石、铜为主,作为身份象征的金银器远少于出土的文房摆件。
一件出土自吕锡山墓中的银盒,出土时放置在棺内头骨旁,八瓣瓜棱形,顶心鱼子纹地錾花,中间装饰折枝阔叶牡丹团花一朵,外立沿錾卷草纹——为女子妆盒之一。
北宋银盒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5 吕锡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吕大圭
墓中还曾出土了一件
渣斗
,则是
铜
制的。宋人用这种器皿来存贮残茶剩水的,最特别之处的是这件铜渣斗内部竟然保留了清晰的茶叶痕——从外形来看,与宋徽宗喜爱的白茶很相似。
像这样的随葬茶具,在吕氏家族的所有墓葬中都有出土。
在展厅里还可见异色搭配的茶盏与盏托——茶盏为琉璃质感的青瓷,盏托则施黑釉。这些材质不同的茶具涵盖了宋代各式泡茶方式,足见当时茶事之盛。
同时也可窥见,彼时的茶饮,不仅仅是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其自我文化认同的体现,成为了生活格调与品质的双重象征。
北宋耀州窑青瓷托盏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6 吕大章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
”。
这座墓葬的主人是
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
,据说故宫博物院一半的书画收藏,都曾经他之手,而墓葬中出土的物件,质朴至极,更谈不上精美。
其中,有当时制作的青花日用瓷器;大小五件铜器,也是明朝当代所制;比较有趣的是一套迷你木质家具模型,包括床、长桌、长凳、衣架、盆架,都是日常实物的缩小版,具有明式家具的时代风格,为研究明式家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明木制家具模型一组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项元汴在去世后与
两位夫人
合葬在现在的嘉兴洪合镇良三村,
1975年
其墓葬被发掘,但墓中出土文物却极少,规格更是一般。
为什么这样一位大收藏家死后的随葬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
此次展览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馆员江屿说,一方面是受到了
盗墓
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项家后期家道中落,加之清军入关的洗劫有关。彼时文人,适行的又是
薄葬文化
,而项元汴的大部分收藏,已在临终之时分给了
六个儿子
。
明景德镇窑青花寿星像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拾两铜锭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铜烛扦一对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无论蓝田吕氏家族墓、项元汴墓,还是朱守诚的墓,都是宋明时期典型的文人士大夫家族墓。
它们保留了千百年的日常之物或许不够华丽,却是彼时文人慢生活最真实、最具温度的写照。
随着现场展线从宋代慢慢踱步至明代,许多细节都在悄悄发生改变。宋人将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
称为
生活四艺
,四艺合一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风雅的生活美学;明代文人雅士将雅集发展为
抚琴、赏香、啜茗、读画
四大意趣
,开始从实用功能和礼仪功能,转向审美功能,闲逸的生活形态被逐渐推衍到生活艺术的顶峰。
拿喝茶来说,两宋时期,国君的提倡,文人士大夫的推动,使得士林乃至全社会饮茶之风盛行。彼时喝茶,流行的是“
点茶
”——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煮,而是先将茶饼碾碎后以水冲点,展览中的一件建窑
黑釉兔毫盏
,釉层乌黑,釉面上隐现流淌状的丝丝黄褐色或银灰色的自然纹理,尖细如兔毛,最适合用来观察用“点茶法”冲出来的
白色茶汤
。
北宋耀州窑黑釉鹧鸪斑盏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2 吕大圭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盏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浙江省博物馆藏
到了
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下诏
废团茶,改制芽茶
,自此中国的品茗方式进入了大变革时代: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茶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茶叶的撮泡法,茶具自然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紫砂茶具
异军突起,为更好地衬托茶汤通透的色泽之美,莹白如玉的茶盏成为茶客的新宠。
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五彩松鼠葡萄纹茶盏一对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时候的文士,把品茶、饮酒都当做一种精神追求,需要有合适的情境搭配——松林竹下、山中河边,棐几明窗、时花嘉木,这些常常出现在文人山水画中的景致,也往往被认为是最佳的茶酒之所。
展厅里的各式香炉——博山炉、筒式炉、莲花炉、鼎式炉也
标志着晚明文人将香事推向了新的高潮
,他们设香斋,呼朋唤友,听琴闻香,共品共赏,由此便带动了各种类型和不同用途的香具的出现。甚至,为了营造高雅清香的环境,以及在演奏乐器时燃香助兴,当时还产生了一种专为抚琴弹筝时使用的小型香炉——
琴炉
,是文房用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件。
明龙泉窑青瓷“晨昏一炷“铭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刻花三足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三足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刻铭狮耳簋式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黑釉鬲式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三足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三足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斯人已逝,长物不朽,
10月21日
之前,以长物为伴,去看看宋明文人的慢生活吧。
更多展品
汉绿釉印花陶鼎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5 吕锡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铜净瓶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4 吕景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黑釉瓜棱腹盖罐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2 吕大圭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石瓜棱壶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6 吕仲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酱釉葵口折腹盘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2 吕大圭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定窑白瓷葵口折腹盘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6 吕义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定窑白瓷葵瓣形碗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5 吕锡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酱釉葵口碟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2 吕大圭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盖碗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7 吕倩荣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鼓形盒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7 吕倩荣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宋仿商兽面纹铜尊
浙江杭州环城西路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琮式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金娃娃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银丝盒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鼎式炉形铜镜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塑像
浙江德清县乾元山南宋咸淳四年吴奥墓出土
德清县博物馆藏
宋定窑白瓷印花盘
浙江德清乾元山南宋咸淳四年吴奥墓出土
德清县博物馆藏
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五管盖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青瓷鸳鸯纹盖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青瓷牡丹纹罐
口径6.7 厘米 底径5.9 厘米 高8 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青瓷刻花盒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卍”字三足石熏炉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5 吕省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鎏金铜香匙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5 马氏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套盒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5 吕省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越窑青瓷盖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青瓷花口尊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婺州窑青瓷莲花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定窑白瓷行香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铜鼎式熏炉
浙江湖州练市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铜龙耳鬲式炉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八卦纹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三足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鬲炉
浙江德清乾元山南宋咸淳四年吴奥墓出土
德清县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箸瓶
浙江德清乾元山南宋咸淳四年吴奥墓出土
德清县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印花菊纹盏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6 吕仲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瓜棱腹带盖执壶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 吕大临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宋绿釉唾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盂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束口碗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斗笠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碗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钵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铜筒形罐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 吕大临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缠枝牡丹纹矮梅瓶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 吕大临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银梅瓶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越窑青瓷萱草纹梅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梅瓶
浙江松阳宋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青瓷注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龙泉窑青瓷蕉叶纹注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葫芦形注子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定窑白瓷台盏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2 吕大圭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八卦纹银碗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银盘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宋青白玉螭耳八棱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牡丹纹罐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20 吕大忠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耀州窑青瓷刻花双系罐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4 吕景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铜长颈瓶
浙江龙游湖镇寺底袁村宋墓出土
龙游县博物馆藏
南宋铜蒜头瓶
浙江龙游湖镇寺底袁村宋墓出土
龙游县博物馆藏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贯耳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龙泉窑青瓷贯耳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鱼耳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青瓷贯耳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净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长颈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长颈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吉州窑黑釉折枝梅纹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方形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吉州窑折枝花卉纹梅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石砚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6 吕仲山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端砚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歙砚
浙江龙游湖镇寺底袁村宋墓出土
龙游县博物馆藏
宋琴形石砚
浙江桐乡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风形石砚
浙江杭州灵隐宋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高宗赐王安道抄手砚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碧玉子”铭石砚
浙江诸暨望云路南宋董康嗣墓出土
诸暨市博物馆藏
南宋墨锭(2 件)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北宋铁镇尺
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M1 吕大雅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南宋石雕犀牛镇纸一对
浙江诸暨望云路南宋董康嗣墓出土
诸暨市博物馆藏
南宋青玉兔形镇纸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水晶辟邪镇纸
浙江龙游湖镇寺底袁村宋墓出土
龙游县博物馆藏
南宋白玉兽钮印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水晶山形笔格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水晶山形笔格
浙江省浙江龙游湖镇寺底袁村宋墓出土
龙游县博物馆藏
南宋青玉笔格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石雕山形笔格
浙江诸暨望云路南宋董康嗣墓出土
诸暨市博物馆藏
南宋青玉莲苞瓶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瓜形水注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铜蟾蜍砚滴
浙江龙游湖镇寺底袁村宋墓出土
龙游县博物馆藏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小盖罐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水盂
浙江龙泉地区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石雕龟钮水丞
浙江诸暨望云路南宋董康嗣墓出土
诸暨市博物馆藏
宋磁州窑系白釉点彩三连水盂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白玉荷叶笔洗
浙江衢州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花瓣形盖盒
浙江省博物馆藏
·
第二单元 明——与古同游·
玩物鉴古
▼
明铜烛扦一对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兽首小铜簋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铜豆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小铜罐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青釉弦纹三足炉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鼎式炉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双耳瓶一对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梅兰竹纹长颈瓶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铜镜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仿汉禽兽博局纹镜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宣德仿汉神人瑞兽画像镜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仿唐天马瑞兽葡萄纹镜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仿唐舞鸾纹菱花镜
浙江省博物馆藏
晚明—清初景德镇窑白瓷琮式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园林雅集
▼
明谢彬祝渊抚琴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祝天裕成而行先生行乐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小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小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小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中晚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圆牌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中晚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故事纹盆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空白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梅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崇祯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罐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木叶纹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万历款景德镇窑青花翠鸟纹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方碟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刻花八角盘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万历提梁小锡壶
浙江嘉兴洪合良三项氏墓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壶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小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飞凤纹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花小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青釉小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小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景德镇窑红绿彩鱼藻纹小茶盅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蕃莲纹梅瓶一对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执壶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爵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印花爵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德化窑白瓷把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
明夔龙纹犀角杯
浙江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