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交互
分享交互经验,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帮助您打造优秀产品。细节设计成就卓越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未来已来!2025年MAD即将建成的七个作品 ·  22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她的画一定会被喵星人通缉:) ·  3 天前  
庞门正道  ·  噔!蹬!等!灯!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苹果悄咪咪上架了一台新手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交互

“细分”让问题变得简单

微交互  · 公众号  · 设计  · 2017-06-25 08:56

正文

阅读此文大概花费您3分钟时间




最近有一位读者在后台留言问: 如何思考问题?


这是一个很大很虚的问题,但再大的问题,也还是会有些共性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思考,例如 “细分问题” 就是一个通用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有兴趣,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细分问题”,大纲如下:


1.什么是细分问题

2.细分问题的重要性

3.如何细分

3.1 当问题的场景很具象

3.2 当问题的场景很抽象




1.什么是细分问题

当我们接到一个需求(设计一个海报),怎么做?

这时候就需要思考:


  • 主题是什么?

  • 配什么文案?

  • 用什么风格?

  • 选什么配色?

  • 用什么元素?

  • 用什么排版形式?

...


这就是细分问题!将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多个小问题!




2..细分问题的重要性

之前我有写过一篇关于为什么会迷茫的文章,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总是想大问题,而不去细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查阅 : 菜心带你走出迷茫


当问题太大的时候,我们根本没办法思考,比如让一个新手设计师去画下面这个形象:



如果经验少,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如果我们将它细分成下图这个样子:



似乎问题就简单了很多!


所以细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让问题更聚焦、更简单。


2.如何细分?

细分的纬度有很多,但今天主要讲的是: 根据场景细分 。因为这个点对我个人的帮助很大,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工作!


2.1 当问题的场景很具象

当问题的场景比较具象时,我一般会先尝试使用“前中后”法则来细分问题。


什么是“前中后”呢?


举个例子,当我们分析整个看病就医的流程,就可以将整个场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如下图:



那这个法则如何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来个实例:


我曾经面试的时候被问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团队中推动你制定的设计规范?


运用“前中后”法则你可以告诉面试官,你会把整个制定规范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制作前、制作中、制作后。


此话一出,就知道你是有一定逻辑的,加分妥妥的,剩下的就是对每一部分详细阐述。


制作前: 我们需要多找竞品规范,然后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规划好大体框架,并找领导和其他成员确定方向。


制作中: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多与团队其他成员沟通,让他们都有参与感,而不是一个人自嗨,如果不全部达成共识,你的规范最后就很难普及。


制作后: 实际工作上,由于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所以规范的落地是一个很大的痛点,这里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些对应的措施,例如后期大家互相审核他人的设计稿,或者让领导不定期抽查等等,如果多次发现不符合规范的状况,要提出批评。


这样,一份简易的答案就出来了,即使你一点准备都没有,按照这样的思路,说个及格的分数还是可以的。


2.2 当问题的场景很抽象

现在如果面试官问你:你的价值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场景就比较抽象,无法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来分析,但我们要学会转化,将抽象变为具体。


由于面试官问的这个价值是依附于工作的,所以我们可以想一下工作上会有哪些场景:


1.我们需要完成专业上的任务

2.会和产品、交互沟通产品需求

3.测试走查最终的落地效果

4.可能会带带新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