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演、编剧、剪辑指导:邵艺辉
2. 类型:
轻喜剧、爱情
3. 作品简介:
逞强的单亲妈妈王铁梅带小孩王茉莉搬到新家,结识了所谓清醒恋爱脑
的邻居小叶。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她们彼此温暖互相慰藉。作为已经觉醒的女人们和学习过性别议题的男人们,会遇到什么新问题?会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
4. 核心表达
:
女性觉醒 / 女性互助(超越性别问题,真正的同情理解个体的困境和觉醒,拥抱不完美)
5. 延申话题:
(1) 话痨电影 → 伍迪艾伦 / 侯麦 / 昆丁 / 洪尚秀
(2)宏大叙事的消解 → 轻盈感、波普电影、区别于“老登电影”
(把观点变为台词直接输出,消解议题的严肃性,任何互联网热点话题的调侃本身成为一种趣味 )
(3) 乌托邦叙事 → 另一种上海影像、人物的对比与嵌套
定义:
在3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喜剧类型,它融合了好莱坞式的社会评论、离奇的爱情故事、唇枪舌剑的对白和性别议题,人们后来将这种类型称为“神经喜剧”。
特点:
神经喜剧是一种听觉大于视觉的类型电影,其旨趣完全不同于默片时代的动作喜剧。由于这类喜剧片大都改编自舞台剧,对白密集,是一种说话的喜剧。而观众也都以欣赏男女主人公唇枪舌剑、机关枪式的对话为乐。其次,神经喜剧多为内景,环境缺乏变化,空间有局限,具有鲜明的戏剧风格。
代表作品:
《一夜风流》、《街角商店》(刘别谦手法)、《20世纪特别快车》、《周五女郎》、《育婴奇谭》
影视蒙太奇手法。以声音的最小可分段落为时空单位,以画面蒙太奇为基础,进行声音与画面、声音与声音的各种形式与关系的有机组合。
一般可分为叙事性和表现性两类
。其手法有声音切入切出、声音导前、声音延续、声音淡入淡出、声音重叠和声音转场等。声音切入切出指声音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通常与画面镜头切换一致。声音导前指后一镜头出现的声音先于画面出现,造成一种特殊心理效果。(《广岛之恋》《利益区域》《好东西》)
《热辣滚烫》
最类型化、受众最广、市场下沉最彻底
《出走的决心》
和《好东西》同样高口碑,但票房相差明显。
当下观众对严肃、沉重叙事的本能抵触与拒绝。
对比同时期其他男性导演的作品:男导更钟情外在宏大,女导更关注内在感受;男导更沉迷类型奇观,女导更有表达自我的冲动和欲望。
1. 导演:贾樟柯
2. 类型:
爱情
3. 作品简介:
讲述了女主人公巧巧(赵涛 饰)从千禧年代开始,跨越21年、直到当下的情感历程,是女性的成长、觉醒与改变的过程,也绘就了“变革一代”的命运曲线。
4. 核心表达
:
被时代之风卷起的无名大众以及留下的历史废墟
5. 延申话题:
(1) 中式梦核 → 影像的拼贴化、风格化、影像历史学
(用了《江湖儿女》的人物故事线,使用了《天注定》的地理图谱和《山河故人》的时间/画幅架构,且更明细地将地理操作嵌套在黄河-长江-珠江的「三大长河」序列当中,在几个地理坐标的穿梭中,绿皮火车-轮船-飞机-高铁则以某种交通网络的方式衔接起跨越整个21世纪中国的历史时空)
(2)艺术创作的版权保护 (盗版与正版的对立)(“22天”饥饿营销)
(3) 第六代的创作局限性 / 贾樟柯的作者性
代表作品:
《小武》 《站台》《任逍遥》 《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天注定》
《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风流一代》
核心创作特色:
(1)时代浪潮对个体的吞噬
从《站台》开始,贾导的电影系统(情怀人物、符号系统、自然主义和历史变迁这四大要素)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结构框架。但这也间接导致了在如《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山河故人》这样的影片中,人物在某些时刻几乎蜕变为事件背景板上的牵线木偶,成为宏观社会、政治和历史观念表述的注脚。
注重对于时事的返照,却让故事人物失重。
(2)满载特定情怀的符号系统
贾樟柯二十年来也一直在影片里重复那些能刺激他创作兴奋点的元素。煤矿、三峡、下岗、移民、跳舞、港台流行歌曲、时事广播新闻、草台班子、葫芦屯青年、飞碟、《英雄本色》系的港片,以及可能还有:赵涛。
(3)超现实主义的荒诞感与自然主义式细部展现
他的影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西方观众为主要目标对象,因此他非常注重将人物通过特殊的视听手段与社会政治事件和历史背景变迁挂钩,让影片在影像表现和文本意义两个层面上都具有丰富的可被阐述性。
1. 导演:高朋(处女作)
2. 类型:
犯罪
3. 作品简介:
一把沉默失声的老枪,一场忍无可忍的厮杀。射击运动员顾学兵因故退役,
成为工厂保卫科一名普通的干事,发现同事监守自盗的他,在试图阻止时却发现爱慕对
象金雨佳的儿子耿晓军也牵涉其中。随着盗窃事件中突发的一场意外坠亡,深埋的罪恶
浮出水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一场避无可避的爆发即将到来。
4. 核心表达
:
时代变迁下个体的悲壮宿命
5. 延申话题:
(1)地域电影 → 下岗潮的时代阵痛、东北新文艺复兴
(2)票房的“尴尬” → 分线发行的失败、市场定位的模糊
(3) 华语青年导演的创作 → “病理性”反英雄角色、类型元素驾驭
1. 核心:东北文学
双雪涛、班宇、郑执
辐散 → 音乐人(董宝石、二手玫瑰、弹壳)
辐散 →综艺(李雪琴 贾冰)
2. 影视作品:
《刺杀小说家》《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东北虎》 《刺猬》《我的朋友安德烈》 《飞行家》 《逍遥游》《老枪》
3. 创作母题:
展现前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人阶级的没落和乡愁
4. 东北地域空间气质:
(1)自然空间:萧瑟荒凉雪原
视觉上的“白”、 氛围上的“冷”、意象上的“净”
黑土地→荒废、窒息、荒无人烟
(2)社会空间: 后工业社会“废墟”
老工业区→车间厂矿、铁轨、烟囱、舞厅、溜冰场、下岗工人 历史的出局者
(3)精神空间:集体主义“乡愁”
幽默的感伤→喜剧的外壳,悲凉的底色,用幽默化解忧伤,消化时代带来的阵痛
魔幻现实主义→对“荒诞”的现实隐射
电影《鸳鸯楼.惊魂》累计票房已超1.12亿元,成为2024年恐怖片内地票房榜冠军,猫眼专业版预测《鸳鸯楼·惊魂》的总票房将达到1.2亿,位居内地国产恐怖片影史第四名。
这部电影让出品方赚到了超预期的利润。整部电影仅在山东一栋楼里取景,也没什么像样特效,一眼便可窥出其低成本。整体上座率更是超过了刘德华的《焚城》——后者甚至还是一部口碑黑马。(冷淡市场中“偷偷”赚钱)
1. 导演 / 编剧
:王晟赫
2. 剧情片
:恐怖片
3. 作品简介
:该片讲述了沈言与男友刘振中一行人因一张巨额保单一同住进鸳鸯楼,
众人入住后楼内怪事频发,一场恶“鬼”作祟的故事。
4. 核心表达
:恐怖外壳下的“女性互助”表达
5. 延申话题
:
(1)“girls help girls”的女性议题成为商业保障
(《消失的她》《好东西》《鸳鸯楼·惊魂》)
(2)文艺女演员的惊喜突破 → “婉宁公主”李梦的出演
(3) 恐怖片仍是市场刚需 → 强社会议题 + 中式民俗恐怖元素
2月4日13时22分许,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家中去世,终年86岁。
1. 定义:琼瑶戏指的是一种以情感为主题的电视剧或电影,
主要盛行于60s-80s,以展现爱情故事为主
。这种类型的戏剧既浪漫又感性,通常展现出一种唯美的风格,带给观众一种温馨和感动。
2. 代表作品:《婉君表妹》《烟雨濛濛》 《哑女情深》《彩云飞》 《窗外》《我是一片云》《奔向彩虹》《月朦胧鸟朦胧》
3. 代表影人:刘立立 (巨星公司) 李行、秦祥林、林青霞
4. 类型特色:歌厅、舞厅、客厅 (与台湾新写实主义形成鲜明反差)
5. 核心表达: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唯美呈现
12·3韩国政治纷争,是指2024年12月3日韩国政治纷争加剧,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引发的一系列反应。
1. 定义:政治惊悚片作为政治电影和惊悚片的类型复合,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丰富的历史积累与类型经验。政治电影的本质是内容而不是叙事形式;政治电影本质上是流动的,可以跨越各种类型的边界。
2. 代表作品:《首尔之春》《生死谍变》 《南山的部长》《辩护人》 《出租车司机》《恐怖直播》《特工》《狩猎》
3. 类型特色:
(1)内容层面:一是关于军阀独裁统治时代的政治事件与民主运动的影片。二是关于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局势的影片。三是揭露当代韩国政党斗争和政治腐败的影片。
(2)情节结构:英雄叙事与戏剧宿命
(3)文化表达:对政治现实的批判审视,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参与实践,对民族情感的唤起与疗愈。
在这个缺少惊喜的一年,《手册》同样无法仅仅靠一份片单为影迷探出未来,这份片单更倾向于为电影寻找一块自留地,试图将其与议题中心剥离开来,尽管并没有完全成功。
《宽恕》
导演:阿兰·吉罗迪(法国)
悬疑惊悚与情景喜剧的类型流转
布努埃尔式的黑色荒诞
极简主义的电影风格
《五月十二月》
导演:托德·海因斯(美国)
戏中戏结构(元电影)
对表演和好莱坞情节剧的解构(真实与虚构的模糊)
《在水中》
导演:洪常秀(韩国)
模糊虚假的影像片段
低成本的高概念电影
话痨电影
对中产文艺阶层的讽刺
《利益区域》
导演:乔纳森·格雷泽(英国)
声画分离、极端中立的镜头记录(间离化的美学效果)
数字影像的侵入性
《想象之光》
导演:帕亚尔·卡帕迪亚(印度)
生活流影像
阶级问题与女性困境表达
第三世界苦难现实展现的国际艺术电影
《罪犯们》
导演:罗德里戈·莫雷诺(阿根廷)
漫游式的情节结构(注重日常的偶然性,小形式)
致敬法国新浪潮
《邪恶不存在》
导演:滨口龙介(日本)
神秘主义元素、生态电影
配乐引导电影叙事、作者导演的新突破
《我这一生》
导演:索菲亚·菲力瑞斯(法国)
法式喜剧、中年女性治愈之旅
手持摄影
《陷阱》
导演:M·奈特·沙马兰(美国)
好莱坞类型创作中的作者表达
希区柯克史的悬疑叙事
《分手派对》
导演:霍纳斯·特鲁埃瓦(西班牙)
爱情轻喜剧、迷影情节、环状叙事
2024年第九届海上影展暨论坛将于11月14日-16日在上海举行,活动主办单位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本届海上纪录片论坛主题为“生态影像和行动的摄影机”
《芭雅》:一辈子生活在广西大山里,被儿孙们叫芭雅(壮语:老祖母)的壮族老奶奶,在临终病榻回顾她一直处在时代最底层挣扎生存的一生,尤其是她的九个儿孙后辈死于事故和职业病的痛苦经历。一个人,一个女人,可以承受得住多重的苦难而不被压垮,还能保持人格的健全,理性和情感?《芭雅》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无去来处》在当代高新技术和极权主义的语境下,人类对核能的选择,呈现了全球变暖的窘境。影片追溯了人类社会核灾难的历史事件和现状,在视觉上具有未来感,同时接近于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力求在当下创造一个人类寓言。他重访的每一个核电站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时间:日本福岛作为正在进行的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作为隐匿的过去;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是永远孤独的现在,而芬兰的翁卡洛则是未来的未来。
1. 女性主义电影:
《热辣滚烫》
《好东西》
《出走的决心》《某种物质》《鸳鸯楼·惊魂》《山花烂漫时》《坠落的审判》
2. 新主流电影:
《志愿军:存亡之战》《解密》《扫黑 决不放弃》《维和防暴队》《第二十条》
3. 话题电影:
《破·地域》《浴火之路》《野孩子》《祝你幸福》《逆行人生》《我们一起摇太阳》《白日之下》《年少日记》
4. 传统文化题材电影:
《白蛇:浮生》《红楼梦:金玉良缘》《只此青绿》
5. 喜剧电影:
《
熊猫计划》《爆款好人》
《抓娃娃》
《来福大酒店》《末路狂花钱》《飞驰人生2》《红毯先生》
6. 悬疑片 / 惊悚片:
《乔妍的心事》《默杀》《周处除三害》《谈判专家》《长腿》《断魂小丑3》《异形:夺命舰》
7. 科幻 / 奇幻电影:
《749局》
《从二十一世纪安全撤离》
《异人之下》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焚城》
8. 动作电影:
《门前宝地》
《九龙城寨之围城》
9. 影展电影/ 大师电影:
《完美的日子》
《风流一代》
《狗阵》《你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雪豹》《刺猬》《繁花》
10. 经典重映:
《如父如子》《这个杀手不太冷》《哈利波特》《海上钢琴师》《食神》
11. 好莱坞商业IP电影:
《沙丘2》《角斗士2》《小丑2:双重妄想》 《毒液:最后一舞》《变形金刚:起源》《 狂暴女神》
12. 纪录片:
《里斯本丸沉没》
《坂本龙一:杰作》《金的音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