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车言论
原“颜宇鹏-车言论”,2017换新名字“大家车言论”。聚拢更强汽车大咖阵容,真人真话,道出专业与真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1818黄金眼  ·  相信了“大数据”,三顾“车水马龙”? ·  昨天  
小新说车  ·  中国新能源为啥就干不过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车言论

7座SUV很火,我要不要揪出谁在裸泳?

大家车言论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5-11 07:46

正文



我最近前前后后试了好多款新的7座SUV,试得我都怀疑人生了,好像MPV已经不是主流7人车,而SUV才是。但是7座SUV,是名义上的7座,还是真的能满足7个人的合理乘坐空间和舒适性?7座SUV能坐得比7坐MPV还舒服?


大家都在跟着二胎、限购的潮水,7座SUV行情噌噌往上涨,那有没有谁是在裸泳的?



很明显,同样外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肯定是MPV的车内可利用空间,比SUV要更大一些。这是因为SUV要做到对复杂路况的适应性,需要占用掉更多的车内空间。



MPV则是一种更纯粹的“passenger car”。在有限长宽高,一定车体体积下,尽可能地挖掘出更多的乘坐空间,是MPV的天然使命。最极致的例子就是中国版奥德赛,低床化平台、备胎前移、非独立后悬挂、扁平化排气系统,甚至不惜牺牲一些底盘品质,统统只有一个目的,车内可用空间最大化。



与MPV相比,SUV要承担更多的“脏活、累活”,所以车体本身的设计需求,和MPV有相当不一样的特点:



第一,SUV拥有较高的离地间隙。那些看似高头大马的SUV,因为离地间隙比其他车型要高,而引发了“空间错觉”。SUV们车内空间实质上就是车顶稍微长高一点的轿车,实际上车内垂直地板高度,普遍就是1.2米~1.3米之间,第二排头部空间仅仅比一辆轿车多出来一拳左右。



第二,SUV需要更高的车身抗扭刚性来通过恶劣地形,例如媒体同行们很喜欢的“交叉轴开车门”大法,就需要很强的车身刚性来支持。这就要求SUV们拥有更粗壮的纵梁、A/B/C/D柱、车顶、侧围框架,显然这也是车内空间杀手。



第三,为了更高的地形适应性,SUV们的后悬挂通常设计得比较复杂,而且用料很足,这就占据了很大量的车厢空间。控制臂式后悬挂对第二排座椅影响不大,但这也不过是将压力(侵占垂直空间)转嫁到第三排而已。


这一点,再加上第一、第二点的联合作用,是导致三排座SUV第三排空间,尤其是腿部空间不人道的根本原因。



典型例子就是奇骏7座版。奇骏本身体型就不大,后备厢预留的纵深也不够,再加上奇骏后悬挂有一根硕大的上A臂,所以奇骏“违建”的第三排座椅,便完全没有预留第三排的腿部空间,我能想到最优雅的姿势,就是盘腿而坐,一边打坐一边念心经。



所以,只有当SUV的尺寸大到一定的程度,SUV才会有真正足够的空间来布置有人权的、可以长途使用的第三排座椅。我觉得斯柯达柯迪亚克就是三排座SUV,保障第三排空间基本人权的底线了。



然而柯迪亚克、5008们也有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第三排空调出风口的缺席。我们初春试车,当然感受不到坐在第三排,香(chou)汗淋漓的场景,但是单凭脑补,也能想象得到被后玻璃、车顶、车底三个方向,夏天受到热浪夹击的苦楚。


汉兰达、锐界,还有MPV是怎么解决的呢?汉兰达锐界们,直接在第三排头顶区域布置了空调出风口,所以春风能度玉门关。但这需要在整车布置阶段,就做好空调管路布局,成本、空间(空调风管从车顶经过)都是硬支出,这是紧凑级SUV无法僭越的。


对于MPV来说,就算级别低一点、售价便宜一些的如马自达5,第三排没有独立出风口,但因为第二排是两张独立座椅,中间过道能让第二排出风口的凉气顺利地抵达第三排。



大概就是这样了,所谓的7座SUV,没错是有7个位子,第三排座椅也可以使用,但用户体验肯定要打折扣,体验比起前两排着实打折太多。作为应急用,坐个一两个小时还没什么大碍,要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长途,保不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第三排的人早已经僵硬得动弹不得,只能维持原来的坐姿被抬下车。


就像现实中的篮球界并没有1.8米高的世界级中锋,门槛这东西,真不是靠几句广告词就能逾越过去的。SUV本身需要完成的功能实在太多了,既要公路坦克,又要荒野求生,你现在还想它用2米的身高长出1.8米的大长腿,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