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法客帝国  ·  七大专栏 | 精选法律实务好课 (持续更新) ·  2 天前  
法客帝国  ·  新增6个!最高法院:法答网精选答问第1-12 ... ·  2 天前  
Kevin在纽约  ·  Why does the spirit ... ·  2 天前  
法客帝国  ·  七大专栏 | 精选法律实务好课 (持续更新)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被操纵的愤怒 ——兼论媒体的守护人性之责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6-30 07:06

正文

曾看到过一档地方电视台的节目,节目组找来两位群众演员扮演母子,专门挑选饭店这种公众场合,边吃饭边对话。对话内容听起来十分“刺激”:“儿子”不断逼迫“母亲”去住养老院,而“母亲”则负责表演哭哭啼啼老无所依的可怜状。

节目组通过事先安排好的几组机位,来隐蔽拍摄邻桌客人的反应,试图捕捉不明真相群众面对社会不道德现象所产生的戏剧化情绪反应。其中有一位中年男士,在听到不孝儿子要强制将自己的母亲送到养老院时,几次三番忍耐后终于按捺不住火气,站起身要过来揍这个“儿子”。

节目组这才赶紧出来,向客人解释一番。此时,当得知这只是一档节目后,那个主持正义的中年男士,依旧按压不住内心的怒火,仍不断地斥责那个“儿子”不孝,显得入戏很深,节目组也笑着不断解释误会(当然,邻桌客人的激烈反应也正是他们所追求的节目效果)


中年男士的愤怒,其实是我们大多数正常人的表现,即对于触碰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正直善良的人们都会选择站出来。

即便这种愤怒是由一个压根就不存在的假象所引起的。

这就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

  • 即使我们知道真相后,依旧不愿意放弃虚假错误事实带给我们的愤怒情绪,因为这种情绪代表着正义对于不道德的抵制,以及带给我们的道德满足感。

我一直以为,这种靠虚构故事来撩拨公众情感的弱智节目只是个案,直到前两天,我在家乡电视台又看到了一档类似的节目。不同的是,这档节目做的更为离谱。

隐蔽拍摄场景依旧设置在饭店这种人流密集的场所,而且必须是散台(包间便没人听得到了)。两位女性群众演员,一位饰演未过门的准儿媳,一位饰演准婆婆。

“剧本台词”主题很简单却富有挑拨性:未来婆媳之间关于婚房与彩礼问题的谈判。两人对话声大理糙,尤其是“准儿媳”,自始至终表现出一副混不吝自私拜金女状,几乎每一句对话都是触碰社会道德底线的欠扁言论。准儿媳提出两个条件,第一,婚后要与老公单独居住,婆婆需腾出现在住的大房子让给小两口,自己另外租房。第二,彩礼18万,一分钱不能少,而且女方不陪嫁妆,以上两条不答应就不结婚。两个演员嗓门足够大,话题又足够“挑火”,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周围其他客人的“侧耳倾听”。

但遗憾的是,不论两位演员如何卖力地演出,话题如何明显地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周围客人如何听得津津有味,但始终没有出面匡扶正义之举。唯有一位邻桌女孩听到过分处,忍不住回头呛了“准儿媳”两句,但被“准儿媳”反唇相讥后,便转身继续吃饭,不再吭气。

这种不温不火的节目效果不免令编导很失望,于是通过耳机安排演员将言语冲突升级到肢体冲突。此时“准婆婆”开始歇斯底里哭喊,并掏出手机要给儿子打电话,“准儿媳”阻止导致两人发生拉扯,于是冲突升级。直到这个时候,才有旁边客人和饭店服务员赶紧过来劝架,并有人抑制不住愤怒地对“准儿媳”怒斥(看来旁听了很久)。

在局面开始混乱之际,节目组方才出现,并得意地向好心劝架的客人说明情况。此时,节目画风一转,温情感人的背景音乐开始响起,“感动中国”的煽情模式启动,“天下还是好心人多”的节目主题达到,“正能量”得到了弘扬。

两位出面主持正义的路人,她们在面对采访时表现各异。那位回头呛声的女孩满眼是泪,哽咽地向记者描述自己的境况:男朋友家经济条件不好,女孩的妈妈决定不要彩礼,以致女孩感觉妈妈很不容易很伟大。显然这个女孩入戏很深,她将节目组虚构出来的可怜母亲形象投射于自己母亲身上,并产生了共情。

另一位劝架并怒斥儿媳妇的女士,在得知真相后,心情复杂地回到自己座位上,面对记者尴尬地直摇手,并拒绝接受采访。

这个节目进行中,还不断地插播主持人和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两人在饶有兴趣地分析节目进行中的各种状况,以及观众的心态变化。

我为什么讨厌此类节目呢?因为我感觉自己的情感被人操纵了。

第一
节目编导没有弄懂“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是有界限的”这个基本常识。

两位演员虽身处饭店这个公共空间,但在饭桌范围之内,属于她们的私人空间。只要没有影响到其他客人,旁人不能随意侵犯这个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私人空间。

根据安排,两个演员将本属于私人的话题,故意通过近乎叫喊的方式来进行沟通,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周围客人的注意(事实上她们也做到了),并试图将他人拉扯进本属于家务事的私人空间之内。但周围客人始终还保持克制,因为凭借本能,人们也明白他人的私人空间是不能随意侵入的。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其他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电视节目编导应该属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但显然没有搞清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

第二
当言语冲突发展为肢体冲突后,两位演员的私人空间便不复存在,因为她们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周围客人的安全以及饭店的正常经营。

要知道节目组选的这家饭店经营的是涮串串,这是一种类似于涮锅的食品:高温的锅底、尖利的竹签是何其危险,餐桌与餐桌之间距离又如此之近,一旦两人打起架来,一旁客人难免会被殃及无辜,此时当然会有人赶快拉架。

所以拜托编导,这种邻桌客人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怎么就能扯到人家具有见义勇为、努力维护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尚的境界了?这种不能自洽的逻辑,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第三
这种节目,本质上存在着一切不良媒体的通病。

即为了追求节目的收视率,刻意安排虚拟冲突场景,来撩拨旁观者的脆弱神经,并引发不明真相群众对于社会不公、违反公德人群的愤怒。而这种愤怒,本就不必产生的。当得知真相后,一部分能很快“出戏”的路人,不免有一种“被涮了”的尴尬之情,这种尴尬,稀释淡化了挺身而出者的朴素正义感。事实上,旁观者为了维护社会道德底线而愤怒,事后却发现自己的愤怒是被操纵的,此时善良人们的情绪不仅尴尬,更有一种说不出嘴的“靠”!

其实类似的节目前几年在一家地方卫视便出现过。在一档家庭情感类访谈节目中,苍老孤苦的父亲在节目现场痛哭,怒斥不孝儿子的种种不孝行径,引得观众情绪激动,义愤填膺。事后才知道这是节目组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刻意安排的演员和故事,事后这家不靠谱的电视台受到了广电部门的处罚。

这种节目,与其归入家庭情感类和社会调查类,不如归为整蛊恶搞类更为合适。

这里还要说到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的实验伦理问题。其实类似的社会学实验,在国内外高校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领域的研究者的主持和设计下,经常进行,但研究者一定会注意实验伦理问题,即要考虑应否强迫毫不知情的受试者面对被制造出来的社会冲突,并衡量受试者心理会受到何种刺激及不良情绪的影响,这点恐怕也是节目组未曾考虑的因素。

都说国人中较多“冷漠的看客”,是“沉默的大多数”。在这个人们习惯打着算盘过日子,按着计算器来衡量自己做事标准的“只论利弊,不问是非”的世界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已然太多,这种勇于挺身而出的人性光芒更显得难能可贵。

奉劝我们的媒体,作为引领社会公义、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中坚力量,你们应该小心翼翼地维护这种已然十分脆弱的人性之光,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去故意操纵它,利用它。否则它终将退缩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最深处,并用厚厚的铠甲层层保护,再也不敢轻易出来。

到那时,谁会笑到最后呢?

作者:张宏伟。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法律读库 欢迎原创文章来稿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