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情绪管理方面还受“情绪观”的影响。有些人会认为不应该表达悲伤,而有些人会直接痛苦表达悲伤,造成他们情感表达差异的是 “情绪观”不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文化和情绪观。
研究发现,家庭情绪观可大致分4种:情绪管理训练型、忽视型、放任型和压抑型。
可以坦然接受各种情绪表达,家庭成员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渡过各种情绪难关。但同时这种情绪表达是有限制的,例如,生气的时候可以跺脚,但不可以摔东西。这种家庭里的成员,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很擅长发现别人的情绪问题,并给予帮助。
隐藏各自的情感,尤其是消极情绪。家庭成员间从不袒露情感问题,面对各种情感问题,他们从不互相依赖。大多“忽视型”家庭的产生,是由于家庭中占有强势地位的家庭成员,害怕消极情绪(如愤怒、恐惧和悲伤)会影响整个家庭,会动摇自己的地位。正因如此,当任何家庭成员表现出丝毫的消极情绪时,他们立刻毫不犹豫地选择逃避。逃避其实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只会导致错过最佳的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时机。
可以接受各种情绪表达,但是面对家庭成员的消极情绪,他们不会互相帮助,而是让它们放任自流。“放任型”父母并非刻意忽视孩子的不当行为,他们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恰当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并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绪表达,这种放任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如何处理复杂情绪的指导,所以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不高。他们的愤怒往往充满强烈的挑衅,悲伤往往最终演变为抑郁。
同样认为应该隐藏各自的情感,不过“压抑型”家庭比“忽视型”家庭更为强硬,他们批评甚至责骂表达消极情绪的家庭成员,这种家庭的成员对有悲伤、难过或恐惧情绪的人怀有敌意。这种情绪观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接受他人的情感表达和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并不说明我们赞同他们的所作所为。
当然,每种家庭情绪观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情绪观。还有些家庭,内部成员持有截然不同的情绪观。一般说来,如果孩子对父母双方中的某一方依赖较强,那么他的情绪观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强。
“情绪管理训练型”情绪观最为更积极、有效,由于这一家庭的父母注重如何教育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些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互相接受、彼此尊重,因而往往取得更大的成就。
很多专家认为的所谓一个人的情绪智力(即情商)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的能力,但基于以上的研究,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只有全面体会各种情绪,并利用这些体会达到预定目标的人,才是完整的人。
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观察一群4岁儿童是否能忍住诱惑不吃眼前的第一颗糖,等待第二颗糖的出现),其实也是对情绪智力的一个误读。后续研究表明,一口将糖吞下的孩子到了高中后,羞涩、固执、意志力不坚定、对自我的认知也比较消极,他们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明显低于那些耐心等到第二颗糖的孩子。
那么促使孩子们耐心等待的原因是什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那些耐心等待的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我认为,那些耐心等待的孩子有控制自己对第二颗糖的渴望,并把这种渴望作为促使自己耐心等待的动力的能力,这才是全部原因。
这些孩子并不是简单地扼杀自己的欲望,他们能预知自己最终得到第二颗糖时的快乐心情。对自己情绪的成功管理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消极情绪,而是接受所有情绪,包括梦想甚至幻想,然后将渴望梦想成真的力量转化成促使我们成功的动力,能接受自己各种情绪的人更成功也更具责任感。
戈尔曼的结论其实和我们所倡导的鼓励情绪独立、否定消极情绪的文化有关。风靡全球的耐克广告“想做就做”(Just do it)暗示我们不要顾忌,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但反过来“想不做就不做”,这样的想法却极少被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