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1 小时前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1 小时前  
玩物志  ·  曾在风口浪尖的明星 AI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老铺黄金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涨;南京德基广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人群越小生意越大?悦鲜活靠什么1年卖出35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再鲜的肉,也躲不开官府和老板的砧板 | 杨时旸

枪稿  · 公众号  ·  · 2018-04-10 21:14

正文


很多时候,娱乐产业新闻比娱乐新闻更有趣。


最近,几大视频平台发表联合声明,誓言抵制豪奢,很快,“总急”又下发了“小正大”文件(注意,不是小正太),板上钉钉。


而与此同时,巨幅背景板上,分明却是那个喧腾的、亮闪闪的《偶像练习生》被指抄袭。


我们生活在一个沸腾又费解的年代。





凭什么要用“视金钱如粪土”来要求明星


文|杨时旸


作者简介: 普通影迷,媒体编辑,纯粹写字,不混圈子 ,某种程度上相信娱乐新闻里潜藏着人们的潜意识以及一个时代的病理。



娱乐业理应是最市场化的行业。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句话都是不争的共识,甚至都没人想起来要就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是啊,这有什么可值得探讨的呢?我作为艺人、明星、偶像,或者作为一个节目组、一家制作公司,我要多少片酬,我愿意投入多少成本,只要市场机制认可,可以收回付出、有所盈余,这其中有什么环节需要外力干预呢?


但是,事情确实在悄悄起变化。也就是最近这几年,反市场化的幽灵总时常闪现在娱乐业的头顶。最显性、最直观的是明星们的高片酬饱受质疑。最初,有人拿小鲜肉祭旗,声称这些只懂得卖萌、自拍和买热搜的年轻人配不上动辄千万甚至过亿的收入。

污点艺人唐尼幸亏生对了地方,才能在高片酬行列多年霸榜

之后,有人搬出了周迅、霍建华的天价片酬,斥以白眼和闲话。 不止于普通观众的情绪沸腾,除了民间,还有来自官方管理机构的表态,他们大张旗鼓地声称要整顿明星高片酬的问题。


于是,一直沉默以对的明星们有人出来辟谣,有人开始喊冤,竟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说,我创造了那样的利润,我配得上这样的身价。


一时间,风头逆转,原本,制作单位都乐于在推广节目时对外声称买下版权斥资多少,男女主角片酬多高,制作费用数以亿计,但突然之间,炫富的人们都开始装穷,至少也闷不做声。


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巨头联合声明


有些事情,一发就不可收。从此之后,对娱乐圈的限薪说辞以各种方式,各种形态被数度提及。


近期,优酷、爱奇艺和腾讯三家机构发表联合声明中的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要“共同抑制不合理的高片酬现象”,而广电总局在也提出要求,广电节目须继续遵循“小正大”原则,不比阔气拼明星,并且明确表示要继续遏制明星片酬过高的倾向。


这一前一后颁布的娱乐圈限令颇值得玩味,前者来自市场,后者来自官方,对于明星收入很有些前后夹击的意思。

天朝“四大流量”的片酬是我等常人难以企及的

作为市场中的主体,三家平台当然有权筛选自己想要合作的明星,就像明星们也有权筛选合作平台一样,但是这样的筛选以及相应的报酬定价是由市场和竞争决定的。


任何一家平台天然想少付出,多回报,对于明星日益高企的身价增添自己制作成本的痛苦是真实的,但是如果市场回报没有问题,这样的高投入高回报的运转将很顺畅的持续下去。他们不会有动力非要扭转,也不可能扭转。


以目前的情势来看,三家彼此之间一直存在着竞争关系,其实,这样的差异和竞争已经逐渐进入良性,无论作品的丰富程度还是对于作品质量的重视,都会在这样的差序化竞争中逐渐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这个角度去看,现在的这些所谓联合声明,更像是对于官方长久以来各种要求和管理决议的顺从回应和积极表态。


优酷的《这!就是街舞》和爱奇艺的《热血街舞团》同期且同类型对垒


而至于官方要求的“小正大”,其中的正与大,我们都不提,那涉及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宣传语境,只单说“小”,小成本与小制作,大排场和大制作,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只是制作单位基于自身定位和市场预判而选择的一种制作模式。


以电影举例,《逐梦演艺圈》算是小制作、无明星、全素人吧?它会被管理部门提倡吗?《建国大业》算不算大排场和大制作?全明星豪华阵容,高举高打的宣传,不也备受管理部门的青睐?再说回电视节目,《中国有嘻哈》的所有歌手此前都籍籍无名,蛰伏地下吧?算不算得上“小”?而每年的春晚呢?多城市设立舞台,那么多大腕明星云集,多么大动干戈的舞美装饰,这又算不算“比阔”?


《纯洁心灵》够不够“小正大”标准?


市场经济成为共识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只要一个行业不是垄断性质,那么处于这个行业内的人无论拿到多高的报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因为那份收入通常来自于个体的努力、天分、运气的共构。


从程序上,这一切都是公平的。而明星的高收入原本不应该被提出异议。明星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是稀缺资源,作为大众的欲望投射对象,他们因为出众的外形或者独特的才艺获取关注,由此进行多维度、多形式的变现,而进一步介入生意和资本市场扩展资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很多人对于娱乐明星总有一种奇怪的鄙夷论调。认为他们不过每天嘻嘻哈哈,凭什么赚那么多的钱?


这种逻辑十分怪异,他们身处的行业叫娱乐业,是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在为大众提供广义上的娱乐产品,不代表他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玩乐。


或许,我们之中有些人的价值观过于朴实和前现代,直到如今仍然以眼见的劳累程度和汗水的多寡去判定这份工作是否该给予高额的物质回报,所以,在他们狭窄的认识中,每天笑着互撕名牌的明星凭什么比满身是汗的搬砖民工赚的多?


网传《当红电视剧明星片酬一览》中流量小生们名列前茅


其实,说到底,每个人的个体收入都是其创造利润的返点,在一个公开竞争,没有暗箱操作的市场中,如果一个人可以拿到极其高昂的回报,那只能说明他所从事的职业创造着巨大的利润。


如果创作出了那些利润,自己的回报为什么要被外力压缩?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方平台联合声明准备遏制明星的高报酬,相较于明星一方,这三个占据市场份额极大的平台如果真的联手,是否涉嫌垄断,倒是更值得探讨的法理问题。


从个人层面讲,明星就应该是光鲜的,富有的,作为明星本人可以选择炫耀或者低调,但那是个人选择,而不是一种外力的强制要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