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经授权后发布。
作者:李少加
这绝非危言耸听。
我们都宁愿相信一个朴素的真理:熟能生巧。
我们都以为在一个好的职业岗位上勤勤恳恳十年一日就能成为一名专家牛人,进而成为市场的宠儿、高薪的主子,财富自由,指日可待。
遗憾的是,大量事实证明,对于绝大部分职场人,踏入职场10年后,专业能力并不会比现在高多少。
换句话说:在25岁左右时掌握基本的职场技能后,即便盲目努力10年也不会再有质的提高,更不可能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高价值人才)。而众所周知,一流人才的价值堪比二流人才的百倍(按发展趋势来看两者身价会持续拉大)
这才是“35岁失业危机”的直接原因:企业凭啥要高薪养一个经验丰富的“庸才”?
所以当多数人工作一两年(25岁左右)之后止步不前,几乎就宣告了若干年后的“失业”。
这绝非“个别事件”,它具有如此之高的普遍性、隐蔽性,以致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幸免于难,而这背后的本质原因是:
我们是如此坚信不疑的认为:付出终有回报,单纯的努力就一定能持续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公正世界假设)。
而事实及大量科学研究结果都一并证明:并不能。
举一些人人身上都有的例子就明白:
另外,我们稍微观察下周边吐槽“领导无能瞎指挥”的人数之多,则可见一斑(这些领导大都是拥有多年资深管理经验的人)
可见,在某个领域的大量经验不会让你成为牛人。
那么,那些古往今来取得杰出成就的人,难道是天赋使然?
事实上,无论是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富兰克林、乔布斯、马云等人都没有特别高人一等的智力(甚至一些人还比普通人“笨”),哪怕被誉为音乐天才的莫扎特,也是因其在绝佳的“音乐环境优势”下长大……
可见,无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会让你成为牛人。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怎样才能从“你很努力,朝失业狂奔而去”的魔咒中自我解救?
下面,李少加将与各位探索问题的本原,进而给出一个全新、可落地的努力方法,让我们的每1分努力都准确踩在成为“杰出者”路上。
魔咒本原:大脑的“经济偏好”诱使我们放弃“精进”
如果细心留意下刚学走路的小Baby,你会发现,他们是如此的专注、吭奋、不厌其烦的跌倒、尝试,直到终于踉踉跄跄的学会走路。
随着走路这一“技能”的掌握,几乎没有成年人需要思考“如何走路”的问题,时下的我们几乎都能够一边漫不经心的走路一边思考诸如“如何成为专家”之类异常复杂的问题。
是的,这得益于大脑两套系统(即意识系统、无意识系统)的相互配合、协作。简单来说,前者负责认知、学习、训练“全新的技能”,随着“技能”的掌握、熟练,大脑就“移交”给无意识系统。
当需要使用这套“技能程序”的时候,后者会自动化调用这套技能,几乎不需要大脑耗费多少“注意资源”参与(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常年的进化使人脑演化成了追求效率的工厂,哪里用的多,就将哪里自动化,进而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大脑本身就是一套聪明、精密的智能机器。
然,凡事都是相对的。
在我们欢乐的享受大脑“自动化”福利的同时,也意味着:那套被“自动化的技能程序”几乎就停留在初始水平,很难提升了。
就拿“跑步”来说,估计没几个人认为自己“不会跑步”。
但是,哪怕你是一个凭习惯跑了10年的老手,一个经过专业训练几个月的跑者,就能轻松超越你——原因就在于,专业的跑步动作(包括呼吸技巧)其实并非很“自然”。
这也是“10万小时定律”最坑爹的地方:
它由于满足人们“懒得思考”的胃口,迎合人们“付出多少回报多少”的偏好,始终以“被阉割的状态”风靡国内几十年。
它让我们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臻于至善(下图蓝线的状态)。
而实际上,一旦技能“自动化”之后就难以进步,无论你多么“努力”重复锻炼,你的水平也就停留在当初基本掌握后的状态(下图橙色的状态)。
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资深”的庸才。
好!找到了这个病根之后,我们就能针对性制定一个“三步走”策略来持续突破自我瓶颈,通过“刻意训练”来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你想要的高收入、高成就的必经训练)。
具体是哪“三步”训练呢?
首先,第1步:
我们需要“活化”思维模式,防止技能“自动化”,这就好比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设施,为“技能”突破瓶颈创造环境条件;
第2步:
我们需要给意志喂饱精神能量,对于“刻意训练”这种高耗能活动而言,意志力薄弱会比较累;
第3步:
我们会通过实施具体的拆解技能、对标专家、加速训练、量化反馈、刻意训练来最终实现“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声明:本文核心思想与畅销书《刻意练习》不同,该书适合成熟领域的“动手型技能”,比如体育、艺术等,而本文更适用于新兴领域的“知识技能”,为避免混淆,故而李少加称之为“刻意训练”
刻意训练第1步:给思维意识来一针“打破自动化”疫苗
生病要吃药。我们的归因思维总是让人以为是“药”将“病菌”消灭从而使身体痊愈。但真相往往有悖直觉——是我们自身产生的“抗体”战胜了病菌。
同理,如果我们想让身体抵抗某种病毒,首先需要的就是将少量的无害病菌注入体内(接种)以此让身体自发产生天然抗体。
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精神疫苗”。
比如,我们想防止单纯的朋友让邪教(或某些大V)洗脑,首先需要的就是预先告诉朋友邪教大概会怎么洗脑(接种)。
因此,绝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刻意训练”的过程半途而废,很大原因是因为缺乏给自己的精神来一针抗体:
毕竟,将关键的“职业技能”从大脑的“无意识系统”中抽离出来,重新打磨,会使我们的精神承担相当程度的“不适”及“压力”。
当我们抵抗大脑“追求经济偏好”的本能,打破“技能自动化”时,必然会有三类病菌入侵:
其中,最先发作的病菌就是:走出“舒适区”。
疫苗1.脱离舒适区
如果你对脱离舒适区无感,不妨即时体验一番:
首先,先尽量憋住呼吸一段时间,同时计个时。
然后,在这个时间的基础上,再增加额外10秒。
对,这额外10秒的感受就是脱离舒适区时候的感觉(很不好受吧)。
好,如果你觉得要成为人中龙凤,这点痛苦不算什么,那么不妨再来第二针第精神疫苗:体验挫败感。
疫苗2.体验挫败感
就跟我们学走路时要摔倒几次,学游泳时要呛上几口带着消毒水味道的脏水一样,当我们一旦开始“刻意训练”时,我们将要反复体验失败的滋味。
对,你没看错,是“反复”体验……(如下图波谷所示)
“刻意训练”要求我们锻炼具体的技能点时,持续采取不同的全新模式(会让人很别扭),直到找到一个突破瓶颈的新模式为主,这个过程充满着无数的“不尽人意”。
然而如果你想要打出一记全垒打,你必须先“后退一步”。
疫苗3.挑战“不确定性”的心理压力
原始的丛林规则使我们的大脑演化了强烈的“厌恶损失”心理——意即我们在本能上是非常恐惧及排斥“不确定性”。
毕竟,对于我们的远古祖先而言,一只萌萌哒的国宝大熊猫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朋友,也有可能一掌拍死你……保险起见,还是保持距离更为明智。
而那些偏好“不确定性”的远古智人们,想必在欢乐的品尝各类彩色蘑菇的过程中……呵呵了。
这就是为何,当我们“刻意训练”时尤其让人难受。
毕竟绝大部分职场技能都缺乏成熟、现成、且适用于所有人的“有效提升方案”,需要我们自行探索。这个过程充满着乱吃彩色蘑菇(中毒风险)的无数“不确定性”。
因此,付出100分,反而能力还“暂时退步”的“不确定性”是需要付出的必要代价,这个巨大的心理落差感将使我们愈发步履维艰。
刻意训练第2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上述的三大精神“病菌”所述,除非你像鸣人(“火影忍者”角色)般具有“自带鸡血”的主角光环,否则,“刻意训练”不仅会让你感觉痛苦,导致中途放弃。复归平庸,这就与你的初衷相差甚远矣。
因此,我们如果想要提升成功率,首先就要承认:
吾等皆为凡人。
在我们尚未通过“刻意训练”获得阶段性成功(比如升职加薪受人崇敬)的外在动力之前,我们需要先借助一些“内在动力”来喂饱我们的精神能力。
幸运的是,人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技巧获得三个“内在动力”,更有助于抵抗前述的三大“精神压力”。
内在动力1:转移概念框架
我们都需要记住一句真理:工作本身毫无乐趣可言的,“刻意训练”更是如此。
当我们羡慕才华横溢的钢琴家怎能弹奏如此美妙的乐曲时,可知道他们在幼年时期就得接受无数近乎无情的训练折磨。有个学艺术的朋友曾告诉我,很多人因而私下里脾气狂躁,就是幼年缺乏玩乐的后遗症。
因此,当我们进行“刻意训练”时,为避免歇斯底里狂躁症,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技巧,进而变“折磨”为“虐恋”,化“痛苦”为“力量”。
比如,当我针对“写作”的某个“技能点”进行训练时,我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一名“艺术加”而不是“李少加”,而我的文章也不再是文章,那可是即将摆在巴黎卢浮宫的伟大艺术品。
当我们拥有一个伟大的愿景时,它能赋予人强悍的精神力。
所以我一直非常钦佩托马斯·杰斐逊于《独立宣言》中添加了“追求幸福的权利(pursuit of happiness)”
是的,无论你要进行多么惨无人道的“刻意训练”前,一定要善于利用我们与生俱来的惊人“想象力”对“训练对象”进行“概念转移”。
比如你要训练“英语口语”,你要告诉自己,这不是学习,而是在雕刻语言的艺术……
又或者你在训练“批判性思维”,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训练,而是捍卫灵魂追求真相的尊严……
PS:概念转移的思想李少加是借鉴了NLP身心语言程序学的「换框」,有科学的神经学基础,是一种可以善用的精神技巧。
内在动力2: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一个人对自己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变命运的意念。自我效能越高的人,通常越自信,对事物也保持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
然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自我效能”略低,意即认为自己无力改变局面,一切“但凭天意”。这一方面是由于某些激素分泌导致,另一方面可能是成长经历导致的“习得性无助”等。
无论如何,对于自我效能较低的人群,当面对“刻意训练”所需要巨大的精神意志力时往往寸步难行。
所以李少加的建议是,在训练前,不妨先慢慢培养“自我掌控感”提升自我效能。
怎么培养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体验到“成长”的感觉,无论是多么微小的进步。
比如,男生可以每天做定量的俯卧撑,觉得适应之后每天增加一两个,慢慢找到进步的感觉。
而对于女生,则可以锻炼慢跑,逐步慢慢增加跑步的距离。
内在动力3:适当自我奖励
还记得「少加点班」专栏在前一篇推文“培养用户习惯”中提到的“奖赏回路”么?
虽然我们原始的“爬行动物脑”经常会坏事:比如偏好偷懒、短视、容易分心等,但我们也反过来利用它培养好的习惯。
比如,在每次取得非常非常小的进步时,稍微满足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癖好,无论是看部小电影、还是吃点垃圾食品、买件漂亮衣服……whatever。
通过适当的自我奖励可以有效激发我们对“摆脱自动化、走出舒适区”的“刻意训练”形成奖赏回路。
慢慢的就能形成螺旋式成长的正向循环。
好的,到目前为止,如果我们已经很好的“给思维意识接上抵抗自动化的精神疫苗”、“喂饱精神动力”,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后,下面,就可以着手启动成为专家的“刻意训练”了。
刻意训练第3步: MECE技能拆解,对标专家,加速训练,反馈迭代
人类的神经系统决定了大脑(意识系统部分)的最高运作效率是“单线程”模式,意即,每次仅能专注一样工作任务。
而对于绝大部分职业技能,通常都是由一系列独立的“技能点(工作任务)”连贯组合而成。
比如,游泳的第一课,通常就是训练“摆脱水的恐惧”。而不是一上来就“让我们荡起双脚畅游泳池100圈”
又或者,对于“写作”这个“技能”而言,通常包括:
读者分析
主题定位
知识储备
文章结构
措辞风格
拟定题目
切换视角检视
批判性检视……
等等系列技能点,我们不可能同时训练所有技能点,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刻意训练”首先应当是:
1.拆解技能点,直到不能细分为止
任何岗位的主要职业技能都能分拆为若干独立的“子技能”,我们进而得以准确“定位”制约你整体能力的“瓶颈”技能点。
我们以常见的“电话销售”为例,“子技能”有:
发音训练(好声音能极大保证不被挂断)
客户心理洞察(站在客户立场,避免被快速挂掉电话)
产品亮点提炼(有效产生商机)
话术准备(有效产生商机)
意向商机价格谈判策略技巧
建立个人口碑
客户关系管理
……
技能点拆解后,我们就能够清晰的找到自己的“短板技能”,需要优先“刻意训练”的地方了:
比如,当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话到一半被客户不耐烦的挂断时,问题很大可能出现在“客户心理洞察(同理心)”上,那么可以针对此问题进行单点训练;
又或者,如果客户愿意聊天,但最终又对产品兴趣不大(有需求的前提下),那问题更可能出现在对“产品亮点提炼”方面;
但是,聪明如你应该注意到了,上述提到的“子技能”大都还包括若干个更细化的“低层技能”:
比如上述提到的子技能:“产品亮点提炼”,包含的更低层子技能有:
“客户视角思维”
“场景化思维”
“说服心理学(中心路径及外周路径)”
“金字塔逻辑表达”
……
是的,每一样都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这不是恰好说明所有看似平凡的职业都能够训练出厉害的职业人士么,大好事来着啊)。
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按照MECE原则(相互独立不重复,完全穷尽无遗漏)将之拆解到不能再细化的底层技能为止,然后再“逐一刻意训练,单点突破”。
对,需要“刻意训练”的技能点越细,效果越好。
由此可见,牛人们谈笑间信手拈来一句文案即可震撼灵魂,表面看似简易,其背后却是经过无数次摆脱大脑自动化、走出舒适区、持续迭代尝试,重复训练之后才拥有的,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下图所示)。
又比如,东汉末年,曹植之所以能以“七步诗”保全性命于乱世,全凭着将“诗、词、歌、赋、用户心理、专注力、创意素材收集……”等各项子技能训练的淋漓尽致才能出口成章,若换成一般人就不是“煮豆燃豆萁”……
估计直接“君在釜中泣”了。
2.对标外部专家,单点高频训练
当我们训练具体某一技能时,最佳的策略就是找到最优秀的参照对象。
但是,除非在体育、竞技领域,我们能够轻易辨识出“世界第一”,对于“知识技能”而言,无论是哪一个职能岗位,我们都很难找到一个“最牛叉”的学习对象。
比如,我们不可能找到最厉害的程序员,最厉害的运营、最厉害的HR,最厉害的销售……
但这恰恰是(经MECE原则)拆解细化“技能点”的优势,我们可以轻易找到学习某专业技能点的最佳“老师”,而不仅仅局限于向本行业的专家学习。
而事实上,在绝大部分“技能点”上,本行业的专家都远称不上“优秀”。
以销售为例,就拿“同理心(共情)”这一技能来说,再牛叉的销售,他对“同理心”的领悟绝对远不及该领域的心理学专家到位。
所以你需要的不是请教你所在行业的高手,而是找到对应的心理学子科目进行学习、训练,然后将成果应用到你的工作场景进行验证。
又比如,对于“文字驾驭能力”,最好的老师绝不是来写文案的高手,而是那些受过文学训练的人。
诚如一个职业马拉松运动员不会在比赛时尝试新的跑步动作,“刻意训练”最好也尽量安排在职场外。
毕竟,“刻意训练”针对的是一个个非常小的技能点,而职场工作要求的“连贯性”会影响“刻意训练”需要的“高频、大量、重复性”的要求。
当你将这些独立的底层技能都“刻意训练”的差不多之后,你会蓦然意识到:
以前觉得“很厉害”的职场老鸟(凭着直觉磨练过来而非“刻意训练”过的人),其实大都水平非常“业余”。
很多朋友到这里可能会犯难了,这么多细化的技能点需要“刻意训练”,那得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啊。
当然,但也不是没有“加速”的办法。
3.训练加速器:善用“专注敏感度”
一旦你开始学会驾驭大脑的“专注”能力,你一定会惊讶于自己这么多年来,怎么就忽视了大脑这个不离不弃的好伙伴好同志呢。
不信,你尝试下对大脑下达一个指令:
留意你视野内的“绿色”。
是不是突然觉得所有绿色的事物都“凸显”了?
对,当我们针对一个技能点进行训练时,可以强制唤醒该技能的“职业敏感度”,这将极大的加速训练进展。
例如,如果你需要“刻意训练”李少加常年强调的“用户(客户)视角思维”(这对于市场、销售、产品、运营、客服、HR等面向人的工作岗位都非常核心的能力)那么,唤醒你的职业敏感度(类似职业病状态),你可以把一切都当做训练对象:
比如,当你看到领导忙的焦头烂额时,就可以适当移情到自己身上:
当你自己很忙碌,别人跟你沟通时,你希望他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一步到位,直接说事)?
当你下属给你汇报时,你希望看到怎样的汇报材料(言简意赅,注重结果)?
又比如,当你妈妈觉得你冷,拿衣服给你穿,你极其不耐烦的推掉时,你就可以移情下:
当你觉得你狗狗冷,给它添衣还被它咬一口时的心情……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刻意训练“文案的说服力”,你依然可以把周边的一切都纳入训练对象:
它的卖点是什么、怎么吸引注意、怎么唤醒渴望……
诸如此类,借助“专注敏感度”吸收业余时间的大量高频训练,不用多久,你就能随时切换到不同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这就是那些“年轻有为”之人的成长模式:刻意、专注、敏感、加速升级。
4.找到镜子,寻求反馈,持续迭代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长得帅不帅,那么你不应该用美颜相机,而是需要一面镜子。
同样,如果你想要知道“刻意训练”是否有效,就必须事先找到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镜子),随时给到自己反馈,即刻调整,而不至于反复训练“错误的技能”,以致走火入魔。
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技能都非常容易找到各类精确的反馈指标:
比如,新媒体运营,可以通过阅读率、阅读完整率、分享率、收藏率检测你的训练成效;
又或者,对于电话销售,可以通过有效客户的“挂掉电话所在环节”的统计数变化来反馈;
对于一些实在难以统计到数据的职能岗位,可以通过目标的主观反馈来判断。
比如前面提到的“用户(客户)视角思维”,你可以留意其他同事(客户)是不是比以前更愿意跟你聊天了,互动更多,对你评价更高了……等等。
全文总结
进化使得人脑本能的将“新学的技能”进行“自动化处理”,这导致大部分职场人的技能水平保持在“够用”之后,就再没能进一步突破了。
这也是大部分人必将面临“中年淘汰”的最本质原因。
本文,李少加根据诸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思考,提出人人均可习得的“刻意训练”方法(下图):
我们直觉会认为,那些被社会淘汰的人大都是因为自身懒惰,不思进取。
然,事实却总是出人意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异常勤奋、努力。
但单纯的努力就好像“愚忠”一般并无多大价值,我们需要的是“有技巧的努力”。
“刻意训练”的方法虽看似繁琐,但它却是任何一个牛人,从资质平平的普通人磨炼而来的“必经之路”,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真正的“捷径”。
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精彩的诠释了李少加常说的那句话:
难路易行,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