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身先健脑
用科学武装身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三家企业同日宣布接入 ... ·  3 天前  
科普中国  ·  堵车时,第一辆车在干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身先健脑

筋膜枪、冷敷、拉伸…练后恢复哪家强?

健身先健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9-12-04 08:02

正文

大家都知道,想要取得最佳的健身成果,光是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并不够。健身房外的饮食、睡眠、休息、恢复,同样对于肌肉生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谈到「恢复」这个话题的时候,可以说是「1000个训练者眼中有1000种恢复方式」了。从老一辈训练者常用的按摩、冷热水浴,到近年来流行的压缩衣、筋膜枪……每一种方式都宣称有着「独特优势」、「科学背景」。


不过,如果你想把每一种恢复方式都试一遍的话,不仅需要很大空间,经济压力也不小。比如近段时间风靡的Theragun,高配版售价高达5000多元(549镑)。


图:Theragun官网


所以,从科学角度来说,哪些恢复方式最有效、最值得投资呢?让我们看看这项来自Dupuy等人发表于2018年的荟萃分析。


01

按摩恢复

「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这篇荟萃分析一共收集分析了99篇发表于1945至2017年的关于「练后恢复」文献。让我们先来看看总体结论:


图:《MINDS》杂志


在其中,最传统的方式 按摩,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肌肉血液循环,以及减少肌肉水肿,作用似乎可以一直持续到运动后的第96个小时(Guo,2017;下图中红色柱子)。


图:Dupuy,2018


对于一般训练者,在训练后2小时内进行持续20-30分钟的按摩,效果似乎是最理想的(Torres,2012),可以显著减轻接下来几天的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它也是消除下一次训练疲劳感的最佳手段:在精英运动员(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身上,它可以有效减轻训练导致的疼痛感,并且让运动员们在接下来的训练中疲劳程度更低(Visconti,2015;Kaada,1989)。

不过,按摩有着它不可避免的缺陷:首先,你得找到个愿意帮你在每次训练后都按摩的人;其次,专业人员进行按摩的成本累积起来可能会很高,对于大部分训练者来说并不经济。

最后,还有一些研究发现,按摩带来的恢复效果可能还有一些性别差异:对于女性而言,按摩带来的减轻疲劳的效果虽然见效更快,但是持续时间也更短一些(Delextrat,2014)。

图:Delextrat,2014


综合小结 :按摩是一种应用时间长、相关科学证据丰富的有效练后恢复手段,但是每次训练后都进行按摩可能对于大部分训练者都有一定困难,在实际应用上有诸多限制。


02

低温恢复

「帮助恢复,但小心掉肌肉」


接下来要说的,是低温恢复。

低温恢复其实指的是一类恢复方式,比如常见的 洗冷水澡、冷水浸泡 (把全身泡在冰桶里),我们在很多篮球运动员的社交网站上就能见到。


图:Youtube


还有一种更残忍的 全身冷冻疗法 ,用坐在-110-195摄氏度的冷室里3-4分钟的方式进行。

说句和题目不相干的话,冷冻疗法可能也是世界上除了抽脂以外的唯一一种有效的局部减脂方式了。图:互联网


就目前的科学证据来说,冷水浸泡虽然可以有效减轻疲劳感及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但是不管是缓解程度还是效应量都比按摩稍微差一些。Bleakley等人在2012年发表的荟萃分析发现,冷水浸泡的效果也可能延续到训练后96小时之久,但是同样效应量很小。

冷水浸泡不仅对于普通爱好者还是职业运动员都有用(Leeder,2012),并且适用运动非常广泛,比如力量训练、足球、篮球、棒球等(Rowsell,2011;Delextrat,2014)。

图:Bleakley,2012


不过,洗冷水澡的方式也有讲究:Dupuy等人的荟萃分析发现,只有在水温15摄氏度以下才有帮助恢复的效果;在 11-15摄氏度的水中浸泡11-15分钟 似乎是最佳方式(Machado,2016)。


相比冷水浸泡,看起来更「高科技」的全身冷冻疗法效果其实并不那么好;它的效果不仅有争议,而且在和冷水浸泡方法横向对比的时候,效果也完败于冷水浸泡。总之,它可能只适用于追求「酷炫感」的壕们。


最后,如果你的训练内容以力量为主,最好谨慎使用低温恢复的方法。很多数据都表明, 长期、持续 地使用冷水浸泡,虽然可以帮助恢复,但是却会影响肌肥大和力量适应性。换句话说,过量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拖慢你的增肌、增力速度。


图:《MINDS》杂志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既然冷水浸泡会影响增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运动员用它呢?答案很简单:冷水浸泡的价值在于帮助急性恢复。如果你是一位篮球运动员,你在赛场上的首要目标是保持体力、不要受伤,而不是肌肉有多大、力量有多强。在这种情况下,冷水浸泡显然是一种好方法。

综合小结 :低温恢复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恢复方式。其中,冷水浸泡的效果要强于全身冷冻,但是如果你的训练主要目标是肌肉、力量的话,最好不要长期、持续使用这种方法帮助恢复。

03

高温恢复

「效果可能被过誉了」


说完低温,再来说说高温恢复的手段。

同样,高温恢复指的是一系列通过升高体表及环境温度的手段,比如桑拿、热水澡、加热毯等等。

图:《MINDS》杂志

至于高温恢复的手段,目前的实验证据可以总结如下:


  • 温度至少要到40摄氏度以上,才会出现显著效果;


  • 加热手段(桑拿、加热毯、热水浸润)似乎不是决定效果的重要因素;


  • 训练后加热,总体来说,很有可能产生促进恢复的正面效果(通俗点说,就是练完洗个热水澡,或者整个桑拿),而练前、练中加热,结论则尚有争议;


  • 哪怕这种做法有效果,对于整体训练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并不需要过度纠结。


加热辅助恢复的理论示意图。图:《MINDS》杂志

那么,冷热水交替浴呢?它的作用可能有,但是并不大,并且只对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有一点点作用(Vaile,2008)。


综合小结 :比起冷水浴,热水浴或者冷热交替浴的恢复作用似乎要更小一些。如果你有条件,试试也无妨;没有条件的话,它并不会对你的恢复起到决定性作用,不需要过分纠结。


04

主动恢复

「被很多人忽视的神器」


主动恢复(Active Recovery)指的是用轻重量、低强度进行训练,通过促进血流循环的方式起到恢复效果。在很多力量举计划中,你都能见到一个「恢复日」、「轻重量日」,目的就是这个。

图:Shredded by Science


这可能会和很多人对于「恢复」的印象背道而驰:恢复,其实并不一定要坐着、躺着,简单地动一动,反而会更有效。


从效果上来讲,动态恢复的效果和冷水浸泡差不多:对于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减轻,它的效应量还要大一点;而对于疲劳的降低,效果则不太显著。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 几乎没有成本 :你可能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支撑按摩师,或者没有地理条件每次练完都泡泡冷水澡,甚至连一条泡沫轴都买不起;但是,去健身房用10%的重量或者空杆去做几组深蹲卧推,或者去路上慢跑2公里,是几乎人人都做得到的。


综合小结 :动态恢复可以说是恢复方式的上乘之选了。它虽然效果不出众,但是几乎没有成本,适用于几乎每个人。


05

其它方式

「拉伸、压缩衣、筋膜枪…」


最后是一些相对小众的恢复方式。


拉伸 :拉伸在力量训练者中其实有点「臭名昭著」,因为如果在训练前拉伸不当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力量表现。不过,这并不能说明静态拉伸毫无价值、不论什么情况下都是有害无益的。比如2017年Medeiros等人发表的荟萃分析发现,长期进行静态拉伸(不在训练前),实际上有助于长期的肌肉适应性。另外,静态拉伸强度也很重要,只有低强度的拉伸可能有助于恢复。


图:《MINDS》杂志


压缩衣 :压缩衣不仅可以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还能有效减轻疲劳(Hill,2014),不过效果都不算非常显著;在减轻肌肉损伤上,它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它属于一种很鸡肋的恢复方式。首先,它需要尽量大面积地穿着,比如全身压缩衣的效果要强于只穿上半身或者下半身;另外,它需要穿得很久才能产生明显作用,比如Kraemer等人的研究中,标准做法是连着穿24小时;最后,它只对极高强度的运动才有效,很多发现压缩衣效果不显著的文献,缺陷都是因为运动强度不够大(Pruscino,2013)。

筋膜枪 :和商家宣传的相反,筋膜枪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直接科学证据支持的。


目前有的科学证据,只有关于「自我筋膜松解(Self‐Myofascial Release)」、「震动按摩」和「自我按摩」对于运动后恢复的影响,而不是筋膜枪作为特定产品的效果。


从效果上来说,Cheatham等人发表的荟萃分析发现,自我筋膜松解(比如滚泡沫轴)的效果尚且存在争议,并且目前的文献质量、实验设计都参差不齐,没法得出确切结论。自我筋膜松解可能有助于提高肌肉活动度,但是,如果在训练前做好动态热身,就完全没必要再进行自我筋膜松解了。


而至于对于训练后肌肉酸痛、疲劳程度的帮助,目前实验证据正反方都有,没有什么明确结果。


如果你不差钱,买个筋膜枪当玩具没什么问题;但是它的效果具体怎样,得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才能支持。


总之,有效的恢复手段其实有很多种,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不过,通过这些「奇技淫巧」起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也不要让它们本末倒置了。饮食、睡眠、压力管理永远是恢复的主要内容,在做好这几项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本文提到的小技巧,才能让你的训练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 Olivier Dupuy, Wafa Douzi, Dimitri Theurot, Laurent Bosquet and Benoit Dugué.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for Choosing Post-exercise Recovery Techniques to Reduce Markers of Muscle Damage, Soreness, Fatigue, and Inflamm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Front. Physiol., 26 April 2018.

2. Shagufta Imtiyaz, Zubia Veqar, and M.Y. Shareef.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Therapy and Massage in Prevention of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 J Clin Diagn Res. 2014 Jan; 8(1): 133–136.

3. Scott W. Cheatham, PT, DPT, OCS, ATC, CSCS,corresponding author1 Morey J. Kolber, PT, PhD, OCS, CSCS*D, Matt Cain, MS, CSCS, and Matt Lee, PT, MPT, CSCS. THE EFFECTS OF SELF-MYOFASCIAL RELEASE USING A FOAM ROLL OR ROLLER MASSAGER ON JOINT RANGE OF MOTION, MUSCLE RECOVERY, AND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Sports Phys Ther. 2015 Nov;10(6):827-38.

4. Jianmin Guo, Linjin Li, Yuxiang Gong, Rong Zhu, Jiake Xu, Jun Zou and Xi Chen. Massage Alleviates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 Physiol. 2017; 8: 747.

5. D’Amico AP, Gillis J. The influence of foam rolling on recovery from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7 Sep 6.

6. Bleakley, C., McDonough, S., Gardner, E., Baxter, D. G., Hopkins, T. J., Davison, G. W., et al. (2012). Cold-water immersion (cryotherapy)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muscle soreness after exercise. Sao Paulo Med. J. 130, 348–34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